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爵士天碟缤纷录”(请勿转贴或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 11767|回复: 75
51#

        “科研级旗舰”朋友所说在某一方面很有点道理,特别是就录音的“发烧”以及音乐的可听性而言,你所提出的两张都算得上是“发烧”的天碟。

     不过,就我个人对所谓“天碟”的要求——“具体到爵士‘天碟’,应该做到演录阵容超一流、演录水准超一流、制作水准超一流、总体艺术价值(主要是音乐方面,也不能忽视音响因素)及感染力超一流”——而言,它们还是力有不逮的。为什么?或者因为歌手(乐手)本身的爵士风格不够地道(比如Radka Toneff),或者因为他们缺乏开宗立派的大师风范以及乐坛地位(Radka Toneff与CAROL KIDD都是这样),或者因为他们缺乏自己具有代表性的个性化作品(绝大多数是“口水歌”),或者因为他们的唱片音响性强过音乐性而有些舍本逐末···其实,简而言之,如果某张碟是因为录音够“发烧”而被人捧为“天碟”的,那么不管它所容纳的是不是JAZZ,它能不能够被称为“爵士天碟”还是值得另行甄别一番的。

    其实我也很喜欢听Radka Toneff这张“FAIRYTALES”,而且已经买很久了,但我不觉得它能称为“爵士天碟”——或者,说它“EASY LISTENING”会更加合适。至于CAROL KIDD,她在“发烧”圈中名声赫赫,在英国爵士乐坛也薄有令名,不过并不代表她的“GOLD”、“AULD LANG SYNE”等唱片可以列入“爵士天碟”之中。

    至于ESTHER,她唱的东西多是犹太民谣,或者用希伯来语,或者用古老的依地语。她的两张“发烧名碟”我都有,不过不能归入爵士乐中。

    其实,以上列举的种种“天碟”只是我的个人心水之选,所体现的只是我个人的艺术价值观以及所喜所好,不过我的甄选标准在客观上还是比较靠近西方人的眼光而已。我不会以声音“发烧”来作为第一甄选标准,我第一推崇的还是唱片(或者说专辑)本身所积聚的爵士艺术价值以及它对百年爵士乐发展的客观贡献。当然,正像我在附带评价中说到的,以上爵士“天碟”每一张录音都是上上之选,或许都当得起大家平时对“发烧天碟”的高要求,不过我所着重介绍和指出的并不是它们的录音特色而已。

    “爵士天碟”并不等同于“发烧天碟”,这一点很明白。可以说我列出的“爵士天碟”都是“发烧天碟”,可“发烧天碟”却未必都是“爵士天碟”。
最后编辑mydisc
TOP
52#


        第三十二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99345348249.jpg[/upload]


        这张可能大家都熟悉,我就不说了。
TOP
53#


        第三十四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99493488481.jpg[/upload]


       KEITH JARRETT 四重奏妙碟,不能不听!


    本碟信息请参看“爵士当铺”网站之“ECM全碟录”相关页面:

http://www.jazzsky.com/ECM/Detail.asp?txtSearch=EYES+OF+&Submit=%E6%90%9C%E7%B4%A2+Search&fldid=10424
TOP
54#

兄三十几张即三十几颗重磅炸弹,坛中能啃下去的兄弟不多,硬来的话会消化不良,甚至于撑坏肚皮,不读书何听乐?
TOP
55#

听爵士乐一定要看自己的接受程度,我比较难以接受千篇一律的旋律。不过楼主对爵士乐的丰富知识和收藏确实值得学习。PF!
TOP
56#


        第三十六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1832698820.jpg[/upload]


        长号,也就是俗称的伸缩喇叭,大约于公元1400年出现在欧洲,当时被称为低音喇叭,后来才渐渐演变为现今的形制。长号的总长度几乎是小号的两倍,主要管身是圆筒形,末端向旁扩张成喇叭型,整体修长。长号改变音高的方式不是按键式的活门,而是以右手前后拉动音管,以产生原和音系列之外的音符。有时演奏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在7个把位间抓到准确的位置,相当困难,但这种特殊的演奏方式却刚好能制造出特殊的滑音效果,所以经常被运用于爵士乐中。就音域而言,长号是铜管乐器中的中低音乐器,其音色醇厚高贵,能表现豪情万丈的气势,而在舒缓的旋律中也能体现威严庄重的神韵,在快速的旋律中更能演奏出灵活调皮的感觉。传统爵士大乐团(BIG BAND)编成中的长号比大型交响乐团里的还要多,一般有4支,与小号的数量是对等的。作为一种独奏协奏两相宜的乐器,即使是在小型的爵士重奏团里,长号往往也能发挥自己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目前的唱片市场上,爵士小号大碟的种类是相当丰富的,相比之下,长号演奏唱片的数量就要少得多!

    ——《瞬间刺激》(“IN THE SPUR OF THE MOMENT”)
    主奏:斯蒂夫•图瑞(STEVE TURRE)
    出版:美国TELARC公司,2000年
编号:TELARC CD-83484

       本碟无疑是目前并不多见的爵士长号唱片中极优秀的一张,担纲独奏者是当今爵士乐坛名声赫赫、正当壮年的长号圣手斯蒂夫•图瑞。斯蒂夫•图瑞的演奏素以优雅轻柔著称,而他在演奏中表现出来的超卓的即兴能力也是很令同行异己爵士乐迷们折服的!本碟收曲10首,分为3个部分,包括斯蒂夫与“节奏布鲁斯之王”、盲人音乐家雷•查尔斯(RAY CHARLES)合作的乐曲《老雷的羽衣甘蓝》(“RAY’S COLLARD GREENS”)、《薄雾迷离》(“MISTY”)、《公爵老雷》(“DUKE RAYS”)和《今夜之路》(“THE WAY YOU LOOK TONIGHT”)4首即“爵士中的蓝调”部分,与爵士钢琴名家斯蒂芬•斯科特(STEPHEN SCOTT)、低音提琴手巴斯特•威廉斯(BUSTER WILLIAMS)、鼓手杰克•德约尼特(JACK DEJOHNETTE)合作的《艾林顿联奏》(“ELLINGTON MEDLEY”)等3首即“现代与模式”部分,以及与第三世界乐手们合作的“SUENOS DE LA HABANA”等3首即“非洲与古巴之声”部分。在本碟中,斯蒂夫•图瑞使出浑身解数,不但频频变化技巧演奏长号,还亮出独门绝技大吹海螺,给本碟音乐增添了特异而极为迷人的色彩!
TOP
57#


        第三十五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1824591430.jpg[/upload]


        《天使之城》,由低音提琴大师CHARLIE HADEN(查理·海登)率领自己的“西岸四重奏”于1988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美国好莱坞演录。此时,“西岸四重奏”中的鼓手已换成拉伦斯•马拉伯(LARANCE  MARABLE),而才气横溢的吹管高手厄尼•威茨除了吹奏次中音萨克管,还分别在《孩提游戏》(“CHILD’S  PLAY”)、《财富传闻》(“FORTUNE’S  FAME”)两曲中演奏了摇铃和雅马哈WX7木管合成器。唱片中收入乐曲10首,包括查理自己创作的《“山顶”的星期天》(“SUNDAY  AT  THE  HILLCREST”)、《第一曲(献给露丝)》(“FIRST  SONG(FOR  RUTH)”、《孩提游戏》,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作品《绿中蓝》(“BLUE  IN  GREEN”),奥尼特•柯尔曼的作品《阿尔法》(“ALPHA”)和《孤独的妇人》(“LONELY  WOMAN”),巴西著名作曲家文斯•门多扎(VINCE  MENDOZA)专为这张唱片所写的《财富传闻》,阿兰•布罗德本特的作品《塔兰特拉舞》(“TARANTELLA”),厄尼•威茨的作品《经历你的梦》(“LIVE  YOUR  DREAMS”),以及派特•米塞尼专为这张唱片创作的《红风》(“THE  RED  WIND”)。

《“山顶”的星期天》一曲是有特定来由的。1958年到1959年间,查理•海登曾在著名的“山顶”爵士俱乐部当过乐手,其时,奥尼特•柯尔曼等爵士名家也经常在“山顶”俱乐部举行星期天爵士乐即兴演出,查理这位小奥尼特7岁的年轻人恭逢其盛,积极参与,与奥尼特等人合作,才组成后来声名卓著的四重奏同台演出,从而开创了自由爵士乐派。用查理自己的话说,他之所以创作这支曲子,就是为了“向所有那些曾在‘山顶’俱乐部参加过星期天即兴演出的伟大音乐家致敬”。
TOP
58#

同意mydisc兄高见,Radka Toneff的“FAIRYTALES”并不能算是JAZZ,你不见《CD圣经》也把它列入“流行”类吗?
TOP
59#

mydisc 在 2004-2-28 8:57:00 发表的内容

       楼上的朋友这张是上次得的论坛奖品吧?连那句话都是照搬我的,懒啊真是懒,不亚于我了!

    提到TOOTS THIELESMANS,下面这张正好是他的现场录音。

        第十八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8435924974.jpg[/upload]


        虽然这是一张SPECIAL PRICE版的CD,但是丝毫不妨碍我叫它做“天碟”,因为它实在是太值得珍藏了!
                                      
作为一种簧乐器,口琴向来以其明丽流转的音色、清雅脱俗的气韵和丰富多变的技法为人们所喜爱,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普及性最高的乐器。而在一般由音色比较厚重的键盘、铜管、木管、弓弦和打击乐器编成的爵士乐里,一旦出现一只“压得住台”的主奏口琴,它所独具的音色、“听感”和对整个乐团的“牵引”能力就必然会牢牢地抓住听者的心神,整个乐团音色的粗与细、厚与薄、明与暗的对比都将达到进一步协调。

可惜的是,以口琴担纲的爵士现场演奏会本就不多见,而这样的演奏会出版成唱片传世的就更如凤毛麟角了。在这里,我要向乐友们介绍的,就是一张难得的爵士口琴现场演奏集锦唱片,这张唱片中的“挑大梁”者,就是数十年来一直享有“爵士口琴第一人”称号的比利时爵士大师图茨•西尔曼斯(TOOTS  THIELEMANS)。

德高望重的图茨•西尔曼斯迄今仍健在,不过年事已很高了。他的这张演录俱佳的现场演奏集锦唱片于1987年出版,标题就叫做《现场实况》(“LIVE”,CD编号POLYDOR 831 694-2),收入12首乐曲。之所以说它是“集锦”,是因为它并非某一次演奏会的全程实录,而是从1974、1976和1978年3次现场演奏会的录音中精选得来,不过,经过录音制作人员巧妙的后期混编,让人听起来总会错觉这是一次完整的演奏会。CD内页中并没有分别注明这3场演奏会的乐手班底,只是印出了所有与图茨合作、参与现场演奏的乐手名单,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久享盛誉的爵士低音提琴手尼尔斯•亨宁•奥斯蒂德•彼德森(NIELS  HENNING  ORSTED  PEDERSEN,丹麦人,1946年生,硬波普乐派名家),其他乐手也堪称一流,包括低音提琴手罗勃•兰格雷斯(ROB  LANGEREIS)和维克多•凯哈图(VICTOR  KAIHATU)、吉他手维恩•奥佛哥夫(WIM  OVERGAAUW)和约普•索尔顿(JOOP  SCHOLTEN)、电钢琴手罗勃•弗兰肯(ROB  FRANKEN)、鼓手布鲁诺•卡斯特鲁奇(BRUNO  CASTELUCCI)、铃鼓手兼节拍器乐手希斯•斯拉玛(CEES  SCHRAMA)。看来,这3场演奏会的乐手基本阵容还是固定的,只是低音提琴手和吉他手因为某种原因作过更换。

······

在《你是我的蓝调机器》(“YOU’RE  MY  BLUES  MACHINE”)一曲中,图茨用的是一只口风琴,音色更见丰富,表现力也更强。不过最令人感兴趣的倒不是乐器的选择,而是图茨在吹奏过程中极自然又极自由地加入的人声低吟、笑谑、粗喘等效果,这种人声效果是无实义的,但一经用上,就让人感觉它似乎本就应该是和口琴的演奏相交融而浑然一体的,它有独特的感染力和渲染效果,如果免除它的话,反倒会让人觉得有缺憾——也许,爵士乐最为人称道的自由即兴、恣肆不羁的特性就正体现在这样的地方?


       下面这首就是碟中的“YOU’RE  MY  BLUES  MACHINE”:


TOP
60#

我有其中的几张,确实是爵士乐的代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