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爵士天碟缤纷录”(请勿转贴或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 11765|回复: 75
31#


        第二十张,就是上碟评论中说到的JASON MILES制作的专辑《“天气预报”乐队音乐礼赞》(“CELEBRATING THE MUSIC OF WEATHER REPORT”),TELARC出品,不过是DVD-AUDIO版本(SACD版我也有,不过懒得扫描封面了)。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9102038321.jpg[/upload]


       《“天气预报”乐队音乐礼赞》(“CELEBRATION THE MUSIC OF WEATHER REPORT”)
    出版:美国TELARC唱片公司
    编号:TELARC DVDA-73473

        WEATHER REPORT即“天气预报”乐团是爵士乐迷们熟知的一支老牌爵士乐团,乐团的灵魂人物、黑人萨克管大师韦恩•肖特(WAYNE SHORTER)至今仍在乐坛上十分活跃。2001年,由马科斯•米勒(MARCUS MILLER,贝司手)、乔•桑帕(钢琴手)、约翰•斯科菲尔德(JOHN SCOFIELD,吉他手)、迈克尔•布瑞克(萨克斯手)与兰迪•布瑞克(小号手)兄弟、斯蒂夫•盖德(STEVE GADD,鼓手)等25位“老中青”爵士名家合作演录了本碟,以向“天气预报”乐团致敬。本碟中收录了这些乐手翻奏的11首“天气预报”经典作品,包括《鸟岛》(“BIRDLAND”)、《上等人》(“ELEGANT PEOPLE”)、《加农炮》(“CANNONBALL”)、《羽帽妇人的追击》(“PURSUIT OF THE WOMAN WITH THE FEATHERED HAT”)、《神秘的旅行者》(“MYSTERIOUS TRAVELLER”)、《丑角》(“HARLEQUIN”)、《穿绿衬衣的男人》(“THE MAN IN GREEN SHIRT”)、《年轻与美好》(“YOUNG AND FINE”)•••因为是1999年完成的“新”录音,所以本碟可以在音频上做足功夫,备有DTS 5.1声道环绕声、DOLBY双声道立体声甚至MP3这3种目前比较“主流”的音频格式供人选用,前两种格式可以直接在DVD影碟机上选中菜单进行播放,而MP3格式则只能用电脑上的DVD-ROM读取播放。MP3就不必提了,而在TELARC制作出版的所有多声道DVD-AUDIO唱片中,本碟演录的高品质是最有代表性的!

    2月13日晚上我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后台休息室对WAYNE SHORTER作了为时约40分钟的个人专访,其间也提到了这张向他和他的伙伴们致敬的唱片。
TOP
32#


       第二十一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9244079201.jpg[/upload]


        《回到“鸟岛”》(“BACK TO BIRDLAND”)
演奏:乔治•谢林五重奏(GEORGE SHEARING QUINTET)
出版:TELARC唱片公司,2001年
编号:TELARC CD-83524

如果不事先提醒,您一定不会意识到乔治•谢林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爵士钢琴大师竟是个盲眼之人——那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迷人琴技,那云淡风清、恬和不惊的从容气度,又岂是一般明眼人所能够企及的?“鸟岛”(BIRDLAND)是纽约著名的爵士乐俱乐部的名字,但同用此名的有两家俱乐部,一家位于百老汇靠近第52街处,另一家则在西44街,本碟碟名中的“鸟岛”指的就是后者。1952年,应西44街“鸟岛”老板之邀,乔治•谢林写下《“鸟岛”摇篮曲》(“LULLABY OF BIRDLAND”)作为“鸟岛”的招牌曲,半个世纪以来唱奏过此曲的爵士音乐家和乐团真是不计其数!2000年10月12日,已近耄耋之年的乔治•谢林带上他的五重奏回到西44街“鸟岛”,接连3天倾情献演,本碟就是那3天演出的现场录音精选辑。乔治•谢林五重奏的编成是钢琴、铁琴(即电颤琴)、吉他、低音提琴和鼓,演奏的12首乐曲都是50年代他曾经在“鸟岛”演奏过的,包括《带我飞向月亮》(“FLY ME TO THE MOON”)、《星期天、星期一或者永远》(“SUNDAY,MONDAY OR ALWAYS”)、《轻言细语》(“SPEAK LOW”)、《快乐春天》(“JOY SPRING”)、《只是设想》(“JUST IMAGINE”)等,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那首《“鸟岛”摇篮曲》。本碟中的钢琴和铁琴都发扬了音色明丽、如行云流水般畅快的优势,情致悠然,吉他弹拨捻拢、缓疾自如,低音提琴和鼓则谨守着节奏部,点到即止,分寸适宜••••••这样一支顶尖水准的爵士五重奏,真值得我们虔心聆听呢!
TOP
33#


       第二十三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939792476.jpg[/upload]


       《英国巡演40周年纪念音乐会》(“THE 40TH ANNIVERSARY TOUR OF THE U.K.”)
编号:TELARC CD-83440-SA
演奏:戴夫•布鲁贝克(DAVE BRUBECK)四重奏

戴夫•布鲁贝克是乐迷们熟知的美国老牌白人爵士钢琴大师、清凉爵士名家,近年来与TELARC公司合作,推出了不少个人专辑以及四重奏唱片。早在1958年的时候,戴夫•布鲁贝克曾经率自己由萨克斯手保罗•戴斯蒙(PAUL DESMOND)、低音提琴手尤金•莱特(EUGENE WRIGHT)、鼓手乔•莫雷洛(JOE MORELLO)加盟的四重奏到英国巡演,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时隔整整40年之后也就是在1998年11月,戴夫又率四重奏造访英伦,故地重游,先后在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威尔士海滨城市加的夫(CARDIFF)的圣大卫音乐厅以及北安普敦的DERNGATE音乐厅举行了纪念音乐会。在此次的英国巡演阵容中,只有戴夫自己是40年前的“老人”,而萨克斯手、低音提琴手和鼓手都已易人。在这3场演出中,TELARC的老板之一杰克•雷纳亲自操刀在现场进行了录音,本碟就是那3场演出录音的精选合成。

本碟收录乐曲9首,其中有戴夫自己的作品《我们的疯狂时刻》(“THE TIME OF OUR MADNESS”)、《你可以跑(但你不能躲)》(“OH YOU CAN RUN (BUT YOU CAN’T HIDE)”和《别了,老朋友》(“GOODBYE OLD FRIEND”),也有《总有一天我的王子将会来到》(“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在老旧小镇里的一间陋室中》(“IN A SHANTY IN OLD SHANTY TOWN”)、《深紫》(“DEEP PURPLE”)、《我的一切》(“ALL OF ME”),甚至有乔治•格什温的名作《我抓住了节奏》(“I GOT RHYTHM”),总播放时长为71分钟。TELARC的JAZZ LIVE录音一直极具水准,这张戴夫•布鲁贝克四重奏的大碟自然也不例外,演奏精彩绝伦,录音玲珑剔透,现场感好得无以复加,再加上采用SACD格式,本碟堪称是不折不扣的“名家靓版”!
TOP
34#

       第二十四张,是复刻版的LP: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9511172414.jpg[/upload]


       LOUIS ARMSTRONG:爵士小号大师,歌手,创作者,就其对爵士乐的贡献来说,“百年爵士第一人”的称号当之无愧!

    DUKE ELLINGTON:爵士钢琴大师,最多产的爵士作曲家,世纪大师,百年才出一个的卓绝人物。

    爵士乐史上“数一数二”人物的精彩合作,加上玲珑剔透的录音,这就是“天碟”的当然理由!
最后编辑mydisc
TOP
35#

        第二十五张,是DVD-AUDIO: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1002675273.jpg[/upload]


        JOHN COLTRANE(约翰·柯川),已故最伟大的次中音萨克管大师,“BLUE TRAIN”专辑是他的代表作,而这张由美国发烧唱片厂牌CLASSIC RECORDS制作出版的DVD-AUDIO保有了BLUE NOTE公司原始录音的一切珍贵内涵,不叫它“天碟”算是对不起它!
最后编辑mydisc
TOP
36#


      TO BE CONTINUED···
TOP
37#

图文并茂得很,要放进收藏夹,慢慢咀嚼。
TOP
38#

好帖!!!!!!!!
辛苦了,佩服。
TOP
39#

       第二十六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1721723352.jpg[/upload]


        米尔特•杰克逊毫无疑问是爵士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铁琴演奏家。

    凭借在铁琴演奏上的不凡造诣,日本爵士名家增田一郎(他也是GML唱片公司的老板)在东方爵士音乐界也被公认为“铁琴第一人”,同时他又擅长吹奏次中音萨克管。

    增田与米尔特之间是很有渊源的。在东方,恐怕还没有任何其他音乐家象增田一郎一样热爱、了解、钦佩和尊崇米尔特的音乐,而米尔特也很欣赏增田这个东方知音,每次到日本开演奏会时,他都会去拜访增田一家,这种惺惺相惜般的重聚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日益加深。当年第一次听到米尔特的音乐时,增田就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之感,通过这比较频繁的交往,增田对米尔特越来越了解,而越是了解米尔特,他就越是为这位黑人爵士泰斗那海纳百川般的大师风范所折服。增田认识到,与米尔特的艺术高度相比,自己还差得很远。他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在寻求提高自己的技艺、缩短与米尔特差距的方法。为了学习和掌握那种似乎是美国黑人血统里与生俱来的拍子与节奏灵感,他花了大量时间聆听米尔特的所有演奏录音,并且经常尝试用慢一些的速度来演奏这些音乐。

    1999年10月9日是增田最悲痛的日子,就是在那天,米尔特•杰克逊驾鹤西去了!其实此前增田知道亦师亦友的米尔特已经在病禢上受了很久的罪,他一直害怕听到米尔特不治身故的噩耗,如今最害怕的事已经成了现实,他觉得自己简直就象一个丧父的孤儿一般地无助。按照日本习俗,增田在此后的一年中停止了铁琴演奏,以此向米尔特这位爵士铁琴伟大先驱者的去世表达自己心中的无比哀恸。一年期满以后,他远涉重洋,赶到美国纽约,与几位美国本土的爵士名家以及被东海岸音乐家们亲热地叫做“大吉姆”(“BIG  JIM”)的著名录音师吉姆•扎克(JIM  ZACK)合作,在NOLA录音室完成了7首乐曲的录音,之后,又于11月19日在东京胜利公司的录音室(《M与M》专辑就是在此录制的)与日本爵士名家合作补录了一首格什温兄弟的名作。一共8首凝聚了增田一郎和其他爵士名家深沉情意的演奏乐曲,就构成了我要向各位乐友介绍的这张最近刚刚由GML出版的向米尔特•杰克逊致敬的XRCD2新碟《怀念“眼袋”》(“REMEMBERING  BAGS”,CD编号GML-XRCD-30411)。

说到《怀念“眼袋”》这张新碟,担任节奏部演奏的爵士名家们不可不提。鲍勃•克兰肖(BOB  CRANSHAW)这位低音提琴手是爵士乐迷们绝不陌生的人物,他曾经是米尔特•杰克逊乐团中的重要一员,也曾加入次中音萨克管大师桑尼•罗林斯(SONNY  ROLLINS)的乐团到日本演出。格雷迪•泰特(GRADY  TATE)是个杰出的鼓手,也是一个优秀的歌手,曾和爵士乐坛的众多大人物如贝西“伯爵”(COUNT  BASIE)、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奥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等等合作,此次是他二度应邀与增田合作。比鲍勃和格雷迪年轻得多的是生于1963年的白人爵士钢琴家本尼•格林(BENNY  GREEN),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曾为杰出女歌手贝蒂•卡特(BETTY  CARTER)做过5年钢琴伴奏,后来又于1987年与爵士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鼓手阿特•布莱基(ART  BLAKEY)的“爵士信差”(“JAZZ  MESSENGERS”)乐团签约,当了两年钢琴手,近年来他锋头更劲,成为前辈大师雷•布朗的麾下爱将,同时也以独奏家的身份频频出击,先后于去年和今年在TELARC录制出版了两张个人独奏专辑,是当今美国爵士乐坛炙手可热的人物。钢琴手KOTATO  TSUKAHARA是当今日本爵士乐坛一颗闪亮的明星,曾有幸加盟演录《M与M》,并且得到了米尔特高度的评价,得知这次录音的消息时,他请求增田给他一个机会,哪怕是只参录一支曲子也好,以表示他对米尔特的致敬之意,而在演录中他所显露出来的水准与本尼•格林相比也不遑多让。

    去美国录音之前,增田一郎有两个心愿,那就是去米尔特的家中对米尔特的夫人表达他对这位大师的敬意,并且再去看一看现在一家博物馆展出的米尔特生前常用的那架铁琴,可惜,因为机缘不巧,他的两个心愿都没能满足。不过,《怀念“眼袋”》这张演录极佳的XRCD2天碟的问世就是他对米尔特最好的纪念,倘若米尔特九泉有知,也当陶然含笑了!
最后编辑mydisc
TOP
40#


       第二十八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22817493162751.jpg[/upload]


        依然是LOUIS ARMSTRONG与DUKE ELLINGTON这两位在爵乐史上“数一数二”的伟大人物携手出演,由美国CLASSIC RECORDS公司制作成DVD-AUDIO版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