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ilkinson的黄金录音是一个神话! [复制链接]

查看: 9893|回复: 56
21#

看完上面几编文章,大家不妨找几张代表性的唱片来对比一下,检验一下这几种不同录音方法的效果:
1:PHILLIP的《李斯特第一,二钢协》 李赫特,康得拉辛。(这是MERCURY原班人马和设备的制作)
2:DECCA的《格里格,舒曼钢协》 鲁普,普列文。
3:EMI的《德沃夏克钢协》 李赫特,克莱伯。
这三张可以说是这三种录音技术和三间公司风格的代表作。如果对第一张的代表性有怀疑,可以选MERCURY的《拉赫曼尼洛夫第二,三钢协》贾尼斯。听完这三张,应该对它们有个感性的认识了。
TOP
22#

TOM 在 2003-8-27 22:27:41 发表的内容
是吗?要比较一下才能确定音质有否差别喽。

如果比过我怕你会骄傲的。
TOP
23#

是吗?要比较一下才能确定音质有否差别喽。
TOP
24#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就比较长了,可能要分几编来说,先说个人对几大古典唱片公司的“CD”听感:
可能是我听过的器材不够好,对于这几大公司的CD我的印象和AAD兄有点出入,我总觉得DECCA的CD弦乐音色稍偏薄,清晰度,擦弦质感和同透性都较高;而EMI的CD中频明显比DECCA的来得丰厚,但音场偏窄偏浅,单以CD的清晰通透来论,还是DECCA占优。MERCURY的CD录音清晰是够清晰了,动态也大,但和DECCA,EMI的优秀出品相比,则高频有点偏“恶”。我自己认为如果说DECCA的录音音色不如PHILLIP,EMI我绝对赞同,但如果说模糊就有点难接受了。
TOP
25#

4D录音是早期CD改善音质的尝试之一,现在DG公司自己都不用了。

DG公司的录音不追求某一声鼓声多么饱满厚实,但是往往整体音乐性比较好。其他公司的录音音质在某些方面可能好于DG,但是乐队在演奏的时候总觉得少点神韵,那种准确的节奏,各种乐器适时地加入奏鸣的阵容,真正体现了交响的含义,这种奏鸣的效果会因为某些乐器的自由发挥而谬以千里。比较一下DG的天鹅湖与RCA的皇家芭蕾、或DG的贝5和RCA的贝五就明白了。

当然,RCA、DECCA、EMI都有很多传世佳作,比如DG的歌剧就不太喜欢,应该说是各擅胜场,但是我对DG录大乐队体现出的音乐性印象深刻。
最后编辑2000
TOP
26#

Wilkinson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录音师!!!!!!!!!!
TOP
27#

说EMI较为正统、严肃一点,还可接受。但说到DG,我一向觉得其录音质量一般般,包括现在的4D录音,实在不怎么地。
TOP
28#

楼上说的有什么根据吗?能在交响乐里这么干简直是奇迹呀。在流行歌曲里这么干也是有了电脑剪辑设备之后的事。
TOP
29#

aad 在 2003-8-24 11:28:46 发表的内容
他的碟中间乐器声场模糊,不信与EMI或水晶的碟比较就知到我说的正确性。EMI六七十年代的录音非常好,大家要留意哦。

如果说他的弦乐音色偏亮那还说得过去,至于音场,那可是他的看家本领,号称天下第一,尤其以纵深层次,恐怕未有能与之比肩者。
EMI的录音师中,成就最高的是帕克及ELTAM两人,他们的特长是弦乐的质感,音色,声场表现虽佳,但未能达WILKINGSON之深远,尤其是以歌剧差距较大。
至于水星,它自品牌创立之日,即是以录音发烧著称,首席录音师及监制范恩夫妇合力,几乎包办了它家全部立体声录音。它家的录音以凌厉的动态著称,尤其是以35MM磁性胶卷录音效果惊人。但它家的录音失之于音场过于前冲,音色略嫌生硬。
TOP
30#

AAD 在 2003-8-26 8:39:30 发表的内容
你们在好一点的器材上去认真听一下,并与EMI等优秀录音比较之后,也许会明白我所说的问题。否则,纵有几千张韦氏的碟又能怎样呢?水晶的录音纵深是不够,但左中右声场均衡,声音质感强烈。


我推荐一个能够大家都承认的评判标准吧。

反方认为,Decca 的录音声道分离严重,导致音场中间清晰度,定位大受影响;正方认为,Decca的定位素质优异,真实感强。
如果按照一般辩论,大家都坚持自己的感觉,按照自己的思路考虑;并且考虑到有人会认为对方“器材不够好”这些无法说清的因素。这样下去肯定没有结果,尽管可能有一方其中表现出对一些客观知识的不清楚而在辩论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我提出大家都能心服口服的评判标准:
看声道之间的听觉分离度,可以量化计算。我们只要计算两个声道波形之间的相关度即可。并没有一个定值标准说只要相关度是哪一个值时最好,但幸亏现在只是比较哪个录音的分离度较大,所以能够得出结论;
至于说定位,也就是说清晰度。这个也很容易解决。每一样乐器的声波是有特征频率的,当然具体乐器可能之间有少许差异,所以特成频率添加上微扰项就是真实的特征频率系。现在从要比较的两个录音中根据特征频率系提取出样品出来,提取出来的就是该门乐器录音的声音,只要比较两者同频率的振幅即可知谁比较清晰。
CD格式更加有利于上述运算。因为如果是连续函数图像,上面还要多重积分,现在CD把数据离散化了,只需要直接求和即可,用C++编个程序即可。关键是提取数据。

好了,现在根据“谁反对谁举证”的原则,反方有请。不过根据我多次建模的经验,多数人感觉出来的东西,多多少少都是有道理的,并且理论计算出来的都是和人们感觉的东西吻合的。真想去找一个模型说明多数人的感觉失误(指的是在听觉、触觉这些明显的感觉),还真的挺难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