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怦然心动,陶然忘机——沐声DA006解码器用家札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5204|回复: 231
21#

整理思路时,突然发现一个问题:DA006的声音风格,与DA005差别很大;与之前的DA002/003/004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作为沐声的老用户,从2013年开始,使用过沐声几乎所有的解码器(除2012年最早的DA001外):从使用ESS9018pro芯片的DA002和DA003、使用ESS9028pro芯片的DA003mkii、最后到使用ESS9038pro的DA004和DA005,都曾经使用过。沐声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使用ESS90XX系列DAC芯片,多年深耕不辍,逐渐掌握了ESS芯片开发设计的关键,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例如,变态的解析力,巨大的信息量,宽广深邃的3D音场,凌厉的动态表现,极佳的瞬态响应……但在4个小时的初步试听中,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些HIFI要素!是这些要素不复存在了?还是注意力被吸引到其它方面、以至于忽略了这些要素?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2#


心里很是困惑——这台DA006的声音很陌生,虽然是十年的老用户,但有一种宛若初见的感觉。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

次日,从晚上7点开始第二次试听。这次专门选择了一些HIFI效果比较明显的资源,如“立体声之旅”、“白头佬”、喜多郎的《古事记》、《央金玛》中的《六世**喇嘛情歌》、《阿姐鼓》中的《羚羊过山岗》等等,仔细聆听,发现该有的HIFI元素都在,解析力、信息量、音场、定位、声像聚焦、动态、瞬态等等,都不亚于DA005,而且音场的纵深感明显比DA005胜出一筹。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4#

原来是DA006具有浓郁的音乐味,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所以竟然让人一度忽略了其HIFI属性。如同月明星稀,不是因为星星消失了,而是月光掩蔽了星光。
于是豁然开朗,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5#

于是继续聆听,很快习惯了这种“新”的声音,并且越听越喜欢。

想起领导提的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化繁为简、直击要害,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尝试用一句话概括DA006的声音风格,想来想去,想起90年代雀巢咖啡的广告——“味道好极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6#

说得跟一朵花似的,那有没有缺点呢?
当然有!
跟熟悉的DA005相比,至少有3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1、高频延伸似有妥协
2、低频下潜的深度、量感有明显的差距
3、空气感有所不如,缺少微动态、微细节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7#

当然,比较的条件不完全一致——一则DA005是使用了四五千小时的熟透的器材,而DA006是全新机;二则DA005一直是按我自己独创的加热升温法加热到45~48度,而DA006暂未进行加热升温,在室温30~33度的条件下,机身温度稳定在42度。从DA005的使用经验看,40度以下的声音的润泽感也是水润,45度以上才有一些油润;同样,40度以下的声音空气感一般,45~48度的时候才会有大量的微动态、微细节(我猜是与蒙多福电解电容、GAD油浸金属箔电容有关)。


所以,不急于下结论,先如实记录第一印象,然后就是24小时持续不断的煲机,计划煲机1000小时左右(40来天)。待解码器基本煲熟了,在加热升温到45~48度进行比较。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

等的就是马背总这篇文章
再过一个月adiogon上的老外用户DBB估计也要出文,他还在煲机,说要煲够300小时。
TOP
29#

回复 28楼zaar的帖子

谢谢关注!
煲机300个小时不够,500个小时起步吧。我是准备煲机1000小时再正式试听,到今天为止煲机大概700小时,8月底完成煲机。

煲机500小时以后,低频下潜的深度和量感出来了,跟DA005一样,而且低频的弹性和分析力更胜一筹;高频延伸也不错,但感觉跟DA005比差了一丢丢。
偶尔有油润的感觉,但还是以水润为主;空气感还是没有出来——看来最后必须依靠外置加热升温,加热到45~48度才有希望。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

三、匠心独运,叹为观止——产品解析
本节目录
野狐参禅(业余人士的产品分析)
外观设计
整机功耗
产品功能
内部工艺
专论: DAC芯片与解码器
DA006的总体技术框架
DA006的电源设计
DA006的时钟系统
DA006的模拟电路(I/V转换与LPF电路)
DA006的DSP处理
DA006的USB输入
DA006的校声与用料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