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教各位乐友!LP音质比录音带音质好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 50126|回复: 91
61#


过多纠结于绝对的数据指标没啥意义

老兄用的阿玛尼LP10?这个套装机的动态比高级的黑胶那是差太远太远了。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6/11/2 16:53:50

你觉得我会把LP10接在这样一台唱放上么……我上传了几个这台唱放的转录片断。若你有兴趣,可以用我的数字文件去对比一下你LP系统信号。









.


        1、电子管稳压、电子管整流分体电源,全电子管放大+升压牛+输出牛。放大56000倍(94db)。        
        2、1000个小时老化后唱放实测底噪,使用Prism Sound AD2采集,在非屏蔽室,未接物理大地环境下,唱头输入正常联结,唱臂线未屏蔽时,唱放输岀底噪为-63dBu,-67dBu,唱放线路净增益94.5dB。等效输入噪声为-157.5dBu;-160.5dBu。折合0.0109uV;0.00775uV(不计权)。
        3、无物理接地环境下工作,使用0.2mV的唱头,如果不考虑唱针摩擦噪声,可以获得85dB的不计权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已达到早期CD唱片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或者是说,LP所记录的信息,不会受到唱放底噪的影响。亦可以说,基本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唱片的原貌。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6-11-03 20:30:22
TOP
62#

其实LP的流行就和蒸汽朋克的流行是一个道理。
LP有操作实感,你能看见唱针贴着唱片划出声音来。这让人产生一种亲近声音的参与感,因此迷倒了很多发烧友。

然而,一个人迷恋什么和他的知识背景,社会经历,以及天生的性格是有重大关联的。
各花入各眼,作为一个烧友,你只能亲近你所能理解的美。

老一辈发烧友们年轻的时候没来得及人数了解数字系统,没能赶上信息时代这个潮流,故不能理解数字音频是怎么一
HappyWater 发表于 2016/10/26 19:40:16
TOP
63#

五十岁、六十岁算老烧友么?
他们玩数字播放的极少么?我接触的多了!
从听音玩乐的角度,并不是必须要玩什么才能听好音乐,而是选择什么方式玩得自如、玩得愉快,这才是根本。
TOP
64#

黑胶的信噪比的确不如CD,但制作和状态优良的唱片在信噪比方面是不会影响聆听的。至于动态,说黑胶动态不好的,很遗憾真的是没听到动态好的黑胶系统。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6/11/1 21:12:07
非常认同,用仪器测试出来的指标,如果人耳不能明显的感觉出差别,可以忽略这个硬性的冰冷的数字。
TOP
65#


过多纠结于绝对的数据指标没啥意义

老兄用的阿玛尼LP10?这个套装机的动态比高级的黑胶那是差太远太远了。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6/11/2 16:53:50
黑胶唱盘,唱臂,唱头,唱放,本身的质素,搭配和调教,差别太大。用天地之差并不过分,80%的黑胶的声音不是好听和不好听的概念,是错误的声音。这个概率是没有经过实际测试的,也许还是保守了。

所以黑胶玩好是有挑战的,但玩好了,那真是欣赏音乐为主的烧友的福音。
TOP
66#

4份1商业原版带网上不难找,和同版CD对比下可证明,很多状态不错,正常欣赏没问题。2分1能用状态好高规格机子15速原版带返录也不错。或国外现也正版也在售。
Real 发表于 2016/11/3 19:26:52
70,80年代的商业版,包括2轨,欣赏是可以,达不到HIFI要求的。
TOP
67#

另外单从黑胶来讲,唱片本身的状态,版本,速度格式,制作方式,差别又是非常大。

最好的黑胶唱片播放,当是直刻,45转,头版(或者工厂测试版)。而不同公司,又是区别很大。

总之,玩黑胶就是自找麻烦,解决了麻烦,就带来了新天地,可以听曲起舞啦,哈哈。
TOP
68#

不在同一频道,实在没有争论的意义……各自快活吧!

播放状态中对唱片输出信号转录采样,下图是一小片段的频谱。

以24/96Khz采样,AD转换设备只能记录到43kHz,之后信号频谱进入抗镜像滤波锐截止区,LP系统实际播放,唱片拾取信号到60K左右应该很明显。

这是上面频谱图采样唱片中的一个小片段文件:
http://pan.baidu.com/s/1bp42U2V

以前都只在一些高手的贴子中看到LP唱片信息的一些频谱图片,但没有真正实践过。
这次小实验,借着采样校测唱头、唱放电学特性的机会,算是真实领略过这一环节的真正结论了。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6-11-04 15:20:25
TOP
69#

个体的听力、听感参差不同,但是无论个体差异如何,音响重播所呈现的听感区别,都基于电学与声学的基础参数的不同。
也就是说,你所听出来的声音差异,在一套音响系统的音频电学、声学的参数上都能找到对应的可以解释的电学、声学数据的差别。反之,一套音响系统所具有的电学、声学的参数差异,也对应着不同的声音重播状况,也就是平时听友所常说的听感的不同。

就象音响线材的争论一样,一套系统上换不同的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甚至地线……产生声音的不同,难道只是个人听感差异的表面现象么?
看一下避震梁前辈的相关贴子,线材产生的声音重播的区别或差别,同样也是与材料、编织、焊接、屏敝、线径大小长短等等不同而导致的音频电学参数相互应照而来的。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6-11-04 15:52:24
TOP
70#

4份1商业原版带网上不难找,和同版CD对比下可证明,很多状态不错,正常欣赏没问题。2分1能用状态好高规格机子15速原版带返录也不错。或国外现也正版也在售。
Real 发表于 2016/11/3 19:26:52
这些商业发行的磁带,是全新的录音还是60年代的模拟录音?是60年代就已经发行并保留到现在还是现在重新复刻发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