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梁祝》 [复制链接]

161#

回复 157楼shinelb的帖子

好久没发过图片了,几乎忘记怎样发了。
三十九度 发表于 2018/7/26 14:09:33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8-07-26 14:14:2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2#

二十多年了,封面有点发黄,好在碟片完好。
TOP
163#

终于找到了 多谢
TOP
164#

回复 139楼皇家芭蕾的帖子

这一阵子听“梁祝”听的头大,手头六个版本反复听,还在网上听其他人的,就录音呈现的效果而言,太平洋西崇崎子版排第一,比排第二位的吕思清直刻版好很多,因为手里没有马可波罗吕思清的普通版,无从比较,但就聆听经验来说,这个直刻版应该不比普通版好太多,此版标有“认证此产品乃由西曼国际有限公司提供真实母版原音”,太平洋版注明“原始珍贵的开盘母带,通过世界顶级开盘机导出当代原始的纯模拟录音资料,原汁原味”,母带、母版应有玄机吧。吕思清的版本从录音来说一般,而太平洋的声音温暖,动态一流,小提琴真实的如近场聆听,伴奏乐队也是如此,从演绎来说,个人更喜欢西崎崇子的版本,强弱的对比,快慢的对比更富有戏剧性,更有张力,而陈燮阳的乐队是个拖累,就像有人喜欢卡拉扬,有人不喜欢,纯属个人需求。
C2F7D6A1-3283-46E8-8C05-3CF48D9910D3.jpeg (, 下载次数:0)

(2018/8/2 19:26:32 上传)

C2F7D6A1-3283-46E8-8C05-3CF48D9910D3.jpeg

073E1D78-7F78-42E9-94FD-DDAD365239A9.jpeg (, 下载次数:0)

(2018/8/2 19:26:32 上传)

073E1D78-7F78-42E9-94FD-DDAD365239A9.jpeg

最后编辑发烧无止境 最后编辑于 2018-08-02 19:26:32
TOP
165#
TOP
166#

再谈谈梁祝。

看到这个帖子又开始讨论,觉得有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曾经有过疑问,为什么国际音乐界对梁祝并不感冒?事实上我又查了查媒体相关报道,应该确实是事实存在,梁祝只是在华人圈(甚至仅仅是大陆)有一定的听众,在西方音乐界并无建树。第一是当时的大师无人演奏,存世的大师们也基本不演奏,包括帕尔曼、穆洛娃、克莱默这种经常来访中国的大师,就算来中国,出于礼貌也好像应该有个安排?但是确实没有。第二是国外的听众没有听过,大师们不演,听众当然听不到,也没太多的人感兴趣。那么到底是为什么?

我又重新的翻看了一下梁祝的历史,多少有点收获。先来看作曲家二人,这两人从曲子诞生以后,就翻目成仇,为了一个排名成了敌人。这种心态就不是什么大师。陈钢,原来是浙江越剧团一个拉二胡的,因为领导要求小提琴走进群众,所以到上音来进修小提琴,根本就是个门外汉。何占豪,也是戏班出身,后来成为一个配器的,他更不会拉小提琴,所以陈钢觉得何没啥功劳也是有道理的。

创作起因,是为了响应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上音一个领导下乡,问地头的农民懂不懂小提琴,农民说不懂,领导觉得他们有责任让农民懂,所以策划了几个节目,一是深入工农兵,二是为国庆献礼,和梁祝一起的有《女民兵》,《大炼钢铁》(多么可笑),梁祝完全是一个政治任务。

第三,陈钢的曲调是原创的吗?非也,他是越剧团的,耳濡目染,满脑子都是越剧的曲调,陈自己承认,梁祝的曲调和过门,都是从越剧而来,只不过用了小提琴表现出来。当然,不得不说,陈是有天赋的,生拉硬拽,移花接木,倒也弄出一个七七八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祝这个作品,为什么得不到西方音乐界的认可。作者是半路出家的二半吊子,创作思路是为政治服务,旋律和曲调来自越剧,你叫一个从小生活在西方严肃音乐培养和宗教信仰下的西方人,如何去理解这个作品?
TOP
167#

多谢大家的意见。

《梁祝》的艺术形式是西式的,采用西方的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写成。这种作曲技术,在西方很早之前就达到高峰了。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已经将这种写作技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因此,在写作技术上,梁祝无法与贝多芬或勃拉姆斯相比。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这些人录制的唱片,都是贝多芬、勃拉姆斯这些人的经典之作,因此大卫等人没有录制梁祝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梁祝最好的一点,是这部作品的内容,这部作品是讲中国人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追求的,体现了爱情这一艺术中永恒的主题之一。音乐也反映人性的,梁祝这部作品,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情感,使我们产生共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8#

西方人有偏见,也是正常的。虽说未能成为广受瞩目的世界级的作品,但也不影响它的受欢迎程度。仅就动听而言,梁祝还是可以靠前的。诞生至今,也就六十年吧,要求它成为世界经典,怕是有点不实际了。放眼世界,现代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广为熟知并深受欢迎的也是极少,沙龙式的实验性的,倒是有,但也就是供音乐史学家们研究了,百姓喜欢的凤毛麟角。
TOP
169#

《梁祝》我是百听不厌,在中国人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14亿人喜欢还不够吗?
TOP
170#

梁祝的可听性并不比那些经典的小协差什么,除了那些欧洲古典小协常被演奏外,世界范围内近代的小协也应该有,但也不被世人所知,如果有一个好的推广渠道,有世界顶尖的大师来演奏录音的话,会被世人所知的,即使再好的欧洲古典小协,如果没有名家来演奏,一样的石沉大海。
TOP
171#

一次看完这个梁祝会,真够累眼。每次听这个作品都。。。。好
TOP
172#

孔朝晖是国内演奏《梁祝》的名家,他主要录制了两个版本,一个在雨果,一个在风林。
在雨果的版本,是与胡炳旭,中央乐团交响乐队,1997年录制的,
下面是这个版本的CD和LP: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3#

另一个版本就是E版介绍的这个录音,
是孔朝晖与邵恩,澳门乐团,2008年录制的,这个录音风林以前发行过33转LP,后来发行了45转LP。
见下图: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4#

陈钢:《我在最黑暗的时候,写最光明的东西》




当年,两个20岁出头的学生写爱、写人情,似乎有其所难。“谁都没见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是,我们写的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梁祝的爱情传说,更是在书写心中的爱情。”

一生一世父子情

前不久,陈钢携小提琴家黄蒙拉、女中音歌唱家王维倩、女高音歌唱家王作欣和青年钢琴家薛颖佳,以“玫瑰与蝴蝶——陈钢和他的父亲陈歌辛的音乐奇缘”为题举办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重新转动出了老唱片中的上海味道。

为了这台音乐会,陈钢悉心准备良久。陈刚看了看本刊记者,笑言,对于你们年轻人来说,说起陈歌辛,或许不一定知道。但给你听几首歌曲,可能就唤醒你的记忆神经了。

随即,《玫瑰玫瑰我爱你》《花样的年华》《蔷薇处处开》《夜上海》等洋溢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气息的旋律在音乐小屋中缓缓展开。一种久违了的舒心与感动在人的心底油然而生。父亲陈歌辛的鲜艳玫瑰和儿子陈钢的爱情蝴蝶,几乎成为了公众眼中这对音乐父子的代名词。

以通俗音乐闻名于世的陈歌辛,是陈钢的第一位音乐老师。在儿子陈钢的心中,父亲是阳光、热情、向上的。陈歌辛的爷爷是印度人,他继承了爷爷亚热带血统的浪漫情怀与乐观性情,却在反右中备受折腾,含冤病逝在安徽白茅岭的劳改农场。

陈钢是在“文革”中被关进牛棚,被打成脑震荡,但他心中依然存有坚定信念,向往阳光与自由。再多的困苦也不能阻碍他创作的**,他写下了《苗岭的早晨》:“我在最黑暗的时候,写最光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现在年轻人常说‘郁闷’,写东西时没有精气神,这是一种信念的缺乏。”

在陈钢杂而不乱的写字桌上,有一幅他和荷兰爵士歌后劳拉·费琪的合影。去年,费琪在上海、香港等地举办个人音乐会,用中文演唱了《玫瑰玫瑰我爱你》。

“这是我听过最慢版本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她在演唱会前,特地来到了我的工作室。”陈钢指指那台靠墙放置的钢琴,就是在这台钢琴旁,劳拉·费琪给陈钢一字一句地、用情歌风格缓慢地演绎起老上海。

“她的演唱,奔放、有力、别致,又是一种风格,想必我父亲知道了也会高兴。”陈钢浅浅地回忆道。费琪去香港开音乐会时,陈钢把老歌星姚莉也请到现场。这位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第一个唱红“玫瑰”的歌星,被陈钢当场称为“中国第一玫瑰”,那一晚交汇着几代人情感的共同诉求,让人们尽享绵长的音乐之美。

陈钢认为,父亲和他这两代人,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把雅俗共赏的中国音乐共同推向了世界。他们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对爱、温暖、自由等人类共通价值的美好向往,所以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世界的认可。

《梁祝》的偶然与必然

时隔多年,陈钢对于当初创作成名曲《梁祝》的整个过程记忆犹新。少年**的陈钢,带有一些逆反心态,他14岁便“冒充”18岁青年去参军。同样的逆反心态,还表现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大二学生何占豪找到陈钢共同创作时。

“我觉得自己写毕业作品要紧,没那么多的时间分心,而且管弦系感觉是业余搞创作,自己是专业的,哪能在一起合作呢?”直到他的作曲老师、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丁善德表示,陈钢的毕业作品可以不写,他才欣然应允。

当时,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向全校师生提出“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口号。两位富有浪漫**的青年学生,大胆放弃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纯情的年**始琢磨纯情的作品。

在那个特定历史阶段,想要把中国的才子佳人通过西方小提琴协奏曲的形式呈现出来,是需要一定胆魄的。《梁祝》的每一步好像是偶然又是必然,突破思想禁忌后的两个年轻人,如饥似渴地把中国传统戏曲越剧中的人性之爱倾注到了五线谱上。

1959年,《梁祝》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试奏后,同年527日下午3点在兰心大戏院正式亮相。从此,《梁祝》的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在《梁祝》五十余年的音符飘荡中,199772日,好莱坞碗型剧场的演出,让陈钢最为难忘。“正值香港回归祖国,《梁祝》的旋律响起,这是中国的交响音乐第一次在这个剧场演出。向中国喝彩的自豪感无以言表!”陈钢回忆。

《梁祝》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1600多年,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不可信、不合理。“梁山伯作为一名聪明的秀才,边上一个漂亮女孩子陪了那么多年,还不知道,怎么可能呢?”陈钢摊手一笑。

和小说创作相同,作曲艺术是需要虚构的,但又是不能复制的。“作曲本身是很多种东西融合在一起诞生的产物,是超现实的、超**的。”陈钢认为,只有融会了全人类感情的事物,才能解释超越中国,传遍世界。

“可能,梁山伯身上带有傻里傻气的劲儿,但正是这样一种冒着傻气的爱情,才感动了聪明灵秀的祝英台。”陈钢觉得,《梁祝》的文化传承超越了现实,从而成为了一个爱情的符号。“中国人几千年来追逐的,不就是这种执着的、不朽的,带有一点儿傻里傻气的爱情吗?”

曾经有媒体安排陈钢去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活过的草堂,想以此作为背景来录制他的专访节目,但被他拒绝了。陈钢说,他只希望有一台钢琴,让他感到,背后便是整个世界。

最终,他在杭州大剧院做了这个节目,坐在简简单单的钢琴面前,让他找到了和世界音乐对话的空间。“就像中国的传统戏剧《牡丹亭》,白先勇先生把它进行改良,让全世界的观众感受到了中国的古典爱情,《梁祝》中的爱情也是具备全球共通价值的。”

陈钢认为,爱情是全世界文艺题材的真正的、永恒的主旋律。当年,两个20岁出头的学生写爱、写人情,似乎有其所难。“谁都没见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是,我们写的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梁祝的爱情传说,更是在书写心中的爱情。”陈钢说。

陈钢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从他色彩丰富的工作室中可见一斑。

陈钢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有着翩翩君子的风度,戴着细细的金丝边眼镜,发型一丝不乱,举手投足之间,颇有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中描述的上海“老克腊”之风,腔调考究而精致。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陈钢有他自己对海派文化的理解。他说,和中国古老而丰富的农耕文明不同,老上海体现着城市文明的活力:文化上有鲁迅和张爱玲;音乐上有第一个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爵士乐团;绘画、出版、话剧、戏曲等行业各领**;在岁月的更替和战争的洗礼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这个文明只有当时的上海才有,而且只有三四十年代有,也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我父亲才创作出那么多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来。”陈钢这样形容父亲的作品:“既是海派的,也是国际的。”

陈钢认为,解放后,在特定年代的同一化需求中,海派文化式微。但伴随着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海派文化和城市文明逐渐复苏,就更需要把海派文化的精华继承下来。

陈钢有次去德国演出,那个城市的老市长在表演结束后激动地表示,以前知道中国文化就是京剧,不知道中国还《梁祝》那么高水平的古典文化。

一曲《梁祝》,让人们认识了陈钢;也正是因为这一曲的空前成功,多少让陈钢之后创作的曲目受到“抑制”。其实,《梁祝》之后,陈钢一直在作曲,试图把中国音乐用交响乐的方式更好、更多地传递给世界。他的作品《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王昭君》等,都成为著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性作品。

陈钢希望能去各地举办《蝴蝶与玫瑰》《红色小提琴》音乐会,用音乐来重建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的海派文化。“上海是国际化大都会,也是现代城市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国文化精英的集聚地。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融入国际,希望今天的上海能找到城市的语言和灵魂,再度让世界为她的文化痴迷、疯狂。”

常年在音乐学院生活工作,陈钢对于现在孩子的音乐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发现,现在有些孩子学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被父母逼得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去弹、去考级。“把弹琴当作干活,不是一种艺术。”陈钢叹了口气。

陈钢说,现在上音乐学院的学生,有的就是混个**,专业课也不怎么去上,为了考级、为了拿奖,父母一家人齐上阵,为孩子找家教开小灶。“在现在的音乐教育体制下,付出了这么高的成本,一旦失败,将是全家人的悲哀。”

他一再强调,学艺术在最本质的东西上,如果违反了艺术,就是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莫大悲哀。学艺术,首先要喜欢、爱上艺术,才能融进去,悟出来,真正弹出好的音乐来。

陈钢举例,比如傅聪,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傅雷的学问与艺术修养,在钢琴之路上走得潇洒自若、怡然大方。傅聪牢记父亲的临别赠言:“做人,做艺术家,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陈钢说:“如果仅仅是去表现音乐,就是和艺术不搭界的,是违反艺术规律的。”

他说,1917年蔡元培提出“美育救国”,这至今仍值得音乐教育界重视。“美育是形而上的东西,不能量化。艺术恰恰需要一些‘唯心’,也就是需要精神,需要境界。而这一切并不是苦练技法便可得到的。现在有的青年钢琴家很出挑,技术方面已经相当了得,但是,如果缺乏对于音乐真正的理解,恐怕就难以成为真正的钢琴大家。”

现在的陈钢,除了作曲和教学外,还迷上了写作。他人缘好、口碑佳,他把和朋友们的交往写成了散文集《协奏曲——陈钢和他的朋友们》。和音乐一样,他把写作当成艺术创作来对待。

陈钢的文章,读来文笔娴熟、有趣耐读、张弛有度。他说,行文如作曲,“乐曲是感情流的波影,而随笔只凭兴感的联络求得。”

13岁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长脚归来兮》。这么多年过去了,文学仍是他对音乐的补充,也是他除“A弦”之外,另一根发出奇声绝响的弦。在这根弦上,陈钢发现了一个与音乐同样宽广的表情天地,在这里,“格子似乎霍地破纸而出,跳上了五线谱,谱写出一曲曲无音歌,发出那咯咯作响的文字音响。”

他说,无论是古典音乐、现代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只要是好听的音乐他都爱听。父亲的好朋友丁聪在世时,曾给他画过一幅《第三只耳朵听音乐》,图上,他愣是比常人多长出一只耳朵来,笑呵呵地,憨态可掬。

出版的《我为大师画素描——李岚清素描作品集》里也有一幅画,画的是他父亲陈歌辛。寥寥数笔,一位在黑暗中不忘光明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落款处,有这样的题词:“通俗歌曲大作家,粉丝无数歌星忙。玫瑰玫瑰我爱你,中外歌星都爱唱。”

在有限的生命里,音符写就的人生是无限的。陈歌辛、陈钢父子的乐坛奇迹,将伴随着属于他们各自的音乐领域,历久弥香。


(本文转载自网络)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8-09-17 23:59:5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5#

现在我要从新出发,我计划把更多与《梁祝》有关的资料集中在这个帖子,完善这个帖子。
采用的资料,我尽量标明出处,感谢原发布者。
我希望对喜欢《梁祝》的朋友有用,甚至对音乐专业人士也有参考价值。
总之,这是一个我和大家一起交流的窗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6#

“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陈钢:艺术家始终要有一颗赤子心

本文转载自: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180418/195549.html

作者:姜方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8-09-18 10:29:4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7#

曲曲折折的小径,布满绿色植物的栏杆,挂满晾晒衣服的墙面……如果不知道路将通往作曲家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工作室,兴许还会以为身在某条充满市井气息的小弄堂里。陈钢说:“上海音乐学院是我的家,而这栋小房子就是我的家中之家。它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代表着上海的过去,我一直舍不得搬离这儿。”

▲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工作室中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8#

四月的阳光格外明媚,亮光透过窗户洒在这位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的身上。83岁的陈钢去年在金钟奖获奖感言里说,“‘终身’就是意味着终身不忘初心”。和生养与哺育了他的海派文化一样,这位作曲家觉得自己将永远新潮,永远时髦,并把艺术人生过成寻找、发现、创造、捍卫和继承美的“美的历程”。

▲上海音乐学院陈钢工作室一角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9#

DIY工作室、节目册封面的“老克勒”爱时尚,音乐会上还要穿一身“爱马仕红”

走进这栋面积并不大的工作室,记者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橱窗里挂着各式各样的雕塑、饰物,墙上有面红色音符装饰的时钟,给拜访者落座的椅子上盖有五颜六色的毯子……陈钢说,工作室从设计到装修,都是由他DIY的(“Do It Yourself”缩写,指自己手动完成)。

▲上海音乐学院陈钢工作室一角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0#

就连下个月将上演的“陈钢作品专场音乐会”的节目册封面,也由他亲自设计。“我写了‘岁月芳华’四个字,颜色则选了略微偏向橙色的‘爱马仕红’,它在我心中代表着充满亮色的生命。”陈钢还透露,当天演出时他会穿一身“爱马仕红”颜色的西装,这抹亮色也与他笔下诸多音乐作品相呼应。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