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音响悖论?——“小音量美学”的误读(我的阐述P1,P10,P11... [复制链接]

查看: 95302|回复: 298
271#

1.长达27页的讨论,看来众多专家,高手,老烧基本达成的是意见是:关氏理论是一种妥协的美。受教了!
2.那么,居于高素质足够推力的功放有无一个具体可参考的标准。能否建立符合这一原则的具体指南,描述空间体积,音箱指标,功放指标之间的合理组合关系?甚至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TOP
272#

回复 222# kdbker 的帖子

看到23页终于有一个中肯、到位的回复。
赞!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73#

原帖由 许志安 于 2016/1/8 5:45:00 发表
其实人的耳朵是很奇怪的,同一种生音,每个人感觉都不一样。这是天生的。比如一个女孩说的是娃娃音,有人觉的是天籁之音,但有些人却觉得毛骨悚然。当年香港的一个徒弟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们设计东西的声音与其他品牌的声音不一样,是不是我们走错了。我回答他,既然全世界的品牌都不一样,哪一个是对的呢?其实只要声音正确,比如别人一听就知道这件是什么乐器,一听就听出是谁唱的,不用猜。这就是正确的。不同的声音是不

很难得,提到阅历与积累。
赞许兄。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74#

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认同残剑楼主
兼听则明。
TOP
275#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11 23:32:00 发表
1.长达27页的讨论,看来众多专家,高手,老烧基本达成的是意见是:关氏理论是一种妥协的美。受教了!
2.那么,居于高素质足够推力的功放有无一个具体可参考的标准。能否建立符合这一原则的具体指南,描述空间体积,音箱指标,功放指标之间的合理组合关系?甚至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任何标准都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很难有绝对标准。比如胆机,功率充足的单端845,212类型机器国外大牌an,kondo,国内麦乐迪,欧博,alps等等都有机型,当然,素质方面就差别非常大了。而石机,基本上各个品牌的高端旗舰,次旗舰之类的型号也都是以中大功率为主。空间体积也要以不同的声学环境作参考,音箱指标说起来就更丰富多样了,所以根本无法定出所谓的绝对标尺。一切都是根据个人具体配置和预算而定的。环境和预算不允许的情况下,自然只能找那种妥协的美了。反之再去刻意追求小功率+小音量,并认为其表现古典音乐是合格的甚至是hiend的,那就是明显的误区了。
  因为我身边是有这类人群的,所以才引发思考并开贴一谈。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76#

原帖由 bamobei 于 2016/1/12 15:42:00 发表
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认同残剑楼主

谢谢老兄的关注和认同。欢迎以后多多参与讨论交流。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77#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11 23:32:00 发表
1.长达27页的讨论,看来众多专家,高手,老烧基本达成的是意见是:关氏理论是一种妥协的美。受教了!
2.那么,居于高素质足够推力的功放有无一个具体可参考的标准。能否建立符合这一原则的具体指南,描述空间体积,音箱指标,功放指标之间的合理组合关系?甚至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里的房价,听音面积的投资已远超音响器材本身的采购费,特别是那些面积较大的听音室更应当充分地发掘出它的能提升音质的潜能.
根据本人的体会,15平方米且音箱能放短边的听音环境是一个适合使用小口径喇叭书架箱与否的分水岭,听音面积到了15平方米如果音响器材的低频不行,整个声音听起来会偏薄,特别是在播放大场面,超低音充沛的节目时更明显,而此时听音面积可是满足你播放,但你的音响器材却是落后于你的听音环境.
最后编辑烧到残废 最后编辑于 2016-01-13 15:48:25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278#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11 23:32:00 发表
1.长达27页的讨论,看来众多专家,高手,老烧基本达成的是意见是:关氏理论是一种妥协的美。受教了!
2.那么,居于高素质足够推力的功放有无一个具体可参考的标准。能否建立符合这一原则的具体指南,描述空间体积,音箱指标,功放指标之间的合理组合关系?甚至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上一帖里讲了15平方米大小面积的听音环境是关系到是否适合关氏"小音量美学"组合应用的一个分水岭,分水岭的划分又是以音响器材的超低音性能能否与听音面积所能营造的低音表现相匹配来界定,那么您说的音箱指标,功放是否具备足够的推力指标有相当大的部分也与整套音响器材的低频表现如何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音箱有不同的超低频下潜频率,对于15~20平方米的听音面积的且音箱具备放短边条件的听音环境,音箱的超低频下潜频率最好能在40~45周范围内,对于20平方米以上则需要具备下潜至35~39周.
人们平时说的有些音箱难推,除开有些是由于功率分频器的设计质量不搞的原因外,最大的正常问题就是播放音乐时低频段的实际情况,有两方面:一是通常音乐中的超低频段的能量,准确讲是功率会比其他频段要大数倍之多,造成要大量"吃"功放的功率,二是锥盆的超低音喇叭在超低频段还有一个谐振阻抗峰,这又要求功放具备较高的输出电压,综合以上两点,总之是要求功放具备一定的储备功率
90年代<无线电与电视>期刊里有介绍说通常家用晶体管功放要具备50瓦(按8欧姆音箱阻抗计)的额定输出功率基本满足要求.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279#

原帖由 烧到残废 于 2016/1/16 21:20:00 发表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11 23:32:00 发表
1.长达27页的讨论,看来众多专家,高手,老烧基本达成的是意见是:关氏理论是一种妥协的美。受教了!
2.那么,居于高素质足够推力的功放有无一个具体可参考的标准。能否建立符合这一原则的具体指南,描述空间体积,音箱指标,功放指标之间的合理组合关系?甚至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上一帖

谢谢您的理念分享:)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80#

回复 278# 烧到残废 的帖子

谢谢老兄经验之谈!对威信这些箱子下到20的低频,是否很难发挥出来?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6-01-16 23:28:3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