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5276277278279280281282» / 33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老版、古典、流行。每日新增! [复制链接]

查看: 1347396|回复: 3369
2781#

2023.10.12
今日唱片
CBS 马勒-第3&4交响曲 伯恩斯坦 Bernstein/ Mahler 3CD 84凸字内圈细字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44665006/[/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04333196[/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668190.html[/url]
[url]https://m.tb.cn/h.56aD4BI?tk=uIAcWbNAkrr[/url]

马勒是伯恩斯坦最认同的作曲家,他们都作曲、都指挥,都是犹太人。而且两人都抱怨“用来作曲的时间太短”;两人皆不需要靠指挥维持生计,却无法抵抗指挥的魅力。马勒从维也纳指挥指到了纽约,伯恩斯坦从纽约指到了维也纳。
伯恩斯坦从1960年(马勒诞辰100周年)起指挥纽约爱乐、伦敦交响乐团灌录了他的第一套《马勒交响全集(Sony SM2K 47573-85)》,七十年代他则指挥维也纳爱乐、伦敦交响乐团演奏马勒全集的影片(DG录制),八十年代他指挥号称三大马勒乐团(纽约、阿姆斯特丹、维也纳)录制实况了《马勒全集(DG 435162-2)》。这三套伯恩斯坦自己听起来都会感动的录音录影,无疑是他一生的丰功伟业,也是他毕生认同马勒的心血结晶,欧洲文明绚烂到顶点的鉴证。(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2#

2023.10.13
今日唱片
A&M 卡朋特-昨日重现/CARPENTERS-YESTERDAY ONCE MORE 2CD 日版JVC长城标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48194346/[/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08023214[/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687162.html[/url]
[url]https://m.tb.cn/h.5TNELsf?tk=K0rTWbHdiKn[/url]

卡朋特Carpenters  昨日重现  《Yesterday Once More》精选集
卡朋特乐队(Carpenters),美国流行乐二人演唱组合,由理查德·卡朋特、卡伦·卡朋特兄妹组成。组合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期风靡一时。哥哥Richard 出生于1946年10月15日,妹妹 Karen 则出生于1950年3月2日。卡朋特兄妹于1965年开始组织乐队,1969年11月15日,卡朋特乐队的单曲《Close to You》(靠近你)一举走红,其后,他们在整个1970年代大获成功。《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Top of the World》(世界之颠)、《Please Mr. Postman》(请等一下,邮差先生)等歌曲广为人知。令人惋惜的是卡伦·卡朋特年仅32岁便过早地离去。她死于神经性厌食症。这是由于她为了保持身材的苗条,长期服用轻泻剂,与长期节食的严重后果。1983年2月4日她死于深爱她的父母怀中。卡伦·卡朋特嗓音优美,演唱亲切自然,略带伤感,加之他们运用了多轨录音技术,因此他们的唱片无论在艺术上或技术上都非常成功,是当代流行音乐的精品。(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3#

2023.10.14
今日唱片
LONDON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 郑京和 三洋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51487797/[/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10271471[/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701739.html[/url]
[url]https://m.tb.cn/h.5TscTdf?tk=oZ8aWbxlEoW[/url]

郑京和是当今世界一流的女小提琴家,1948年出生于韩国一个富裕的家庭。姐姐郑明和是大提琴家,郑京和4岁开始学习钢琴,6岁改学小提琴。1961年入美国茱莉亚学院深造,师从加拉米安。1967年在莱文特里特竞赛中与祖克曼同获头等奖。1969年起师从西盖蒂。1970年在伦敦演奏获得成功,从此活跃于世界乐坛。
郑京和可说是女性小提琴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佼佼人物,她弓法精准利落,快板明亮爽朗,慢板柔韧致密,演奏宜古宜今,如此全方位的表现即使男性小提琴家中也罕有其匹。辑中收录之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均是郑京和的拿手好戏,分别录制于70年代与80年代,担任协奏的肯培与迪图瓦亦是一时之选,表现较郑京和毫不逊色。录音虽有模拟与数字之分,而有不同的质感,但就聆赏上效果同样出色,郑京和于演奏中所散发的个人魅力,亦丝毫不见减损。
留声机杂志——这是神奇、光灿的出色演奏,充满门德尔颂式的优雅,久已未见如此大师级的演奏了。郑京和是位可畏的演奏家,她的弓法锐利钢劲且精准…布鲁赫作品中的抒情乐段明亮丰润,自始至终均有最出色的表现。(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4#

2023.10.15
今日唱片
TELARC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K.525 &320 马克拉斯 美凸D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55033807/[/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15310370[/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720301.html[/url]
[url]https://m.tb.cn/h.5TCcmkP?tk=ykWjWYYxLdm[/url]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又称《第13号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Allegro) 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Romance) 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Menutetto)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本乐章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Rondo) 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它在该乐章**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查尔斯·马克拉斯(1925年11月17日—2010年7月14日),美国现代指挥家,出生在美国纽约州谢涅克塔迪;他早年就读于悉尼的新南威尔斯音乐学院,后前往布拉格音乐学院进修。他在1948年担任英国的塞德勒威尔歌剧院(后改为英国国家歌剧院)指挥,1954年任BBC音乐会乐团首席指挥。1966年到德国的汉堡国家歌剧院担任指挥,1985年任里兹爱乐协会音乐总监。后任苏格兰室内乐团的音乐总监,捷克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三藩市歌剧院的首席客席指挥等。由于在布拉格修习指挥之故,使得其对于如雅那切克等捷克音乐较为熟悉,除此之外对于歌剧的指挥也有丰富经验。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5#

2023.10.16
今日唱片
DG 莫扎特-第25&19钢琴协奏曲/塞尔金 Serkin/Mozart 英无字胶圈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58130109/[/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17824061[/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739504.html[/url]
[url]https://m.tb.cn/h.5hS9wOn?tk=m8E6WYfPmy0[/url]

塞尔金是20世纪杰出的钢琴演奏大师,他的演奏触键敏锐,发音给人晶莹剔透的感觉,他演奏莫扎特作品在清新精致方面,所达到的意境无人能及。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协奏。(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6#

2023.10.17
今日唱片
DG 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克莱默/尼迪什 日本天龙24K金碟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61347903/[/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25319759[/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760913.html[/url]
[url]https://m.tb.cn/h.56gckwq?tk=WkxKWY8RP50[/url]


莫扎特专长演奏钢琴与小提琴,而在他的5首小提琴协奏曲中,这首在1775年谱写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浓浓的意大利风格最是迷人,是最受人热爱而最常拿来演奏的曲目。整个乐曲,沉浸在莫扎特独有的快速、明朗、优美的风格中。在第一乐章里,管弦乐和独奏小提琴的对话,给予演奏者尽情挥洒的空间,能听到高难的技巧手法,又不失丰富的音乐性,产生无与伦比的华丽效果;第二乐章是优美的E大调;第三乐章既狂野又热烈,奔放的活力就在独奏小提琴和整只乐队的演奏下,渲染了聆听者的心,整个人的思维跟着节奏一起跳动,一种光辉灿烂、朝气勃发的力量,透过音符散发出来。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622),是为当时维也纳宫廷乐队的单簧管演奏大师斯塔德勒而作,因此又叫做斯塔德勒协奏曲。这支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轻快,一定让你觉得像是赤脚趟在清凉的溪水里,淙淙的水声里跳跃着扑朔迷离的树影和明亮闪耀的阳光,所有的声音和光影都是夏季绿色的。——写完这部作品不久,莫扎特就告别了人世丨他的音乐,欢乐里透露出一些忧郁,但忧郁是短暂的。
第二乐章最甜美不过,美得直要让人想落泪,似乎有拂试不去的忧郁,让你想起许多往事,尤其是那些令你心动或伤感的往事——是在黄昏时分,晚霞柔和,湿雾迷蒙,远处飘来袅袅的炊烟,归巢的鸟儿在你的头顶轻轻地缭绕,那些往事如雾一样弥漫在你的心头。莫扎特在这一乐章中,不仅将单簧管本来所具有的高音区域的特点信手拈来,演奏得优美动人(乐章开始时单簧管的反复咏叹,乐队弦乐的配合,可以说天衣无缝,单簧管的高音运用得如同天上高蹈的云朵,透明而浩渺);而且将单簧管的低音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些由单簧管中发出的低音,并非仅仅是呜咽,而是那样像是水滴渗透进地底下,湿润在别人看不见的大树的树根,揪着你的心随它的旋律做海底潜行,观看一般肉眼难得看到的珊瑚礁和沉船的断楫残桅。然后恢复的高音,单簧管的几声独奏,音调凄厉,如鹤高飞云端,再不是刚才的样子,像是一个小姑娘转瞬之间长大成了大人——不是少女,也不是老太太,是一个略显得沧桑的中年妇女发,站在你的面前,用一双曾经熟悉而动人的眼睛望着你,多少让你觉得有些面目皆非的伤感和惘然。(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7#

2023.10.18
今日唱片
PHILIPS 保罗莫里哀-精选/Paul Mauriat-GREATEST HITS/日3200元三洋无字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64439894/[/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30771705[/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783691.html[/url]
[url]https://m.tb.cn/h.5hcgZKY?tk=VlLxWYnzvuL[/url]

保罗·莫里哀(Paul Mauriat),法国轻音乐大师,世界著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指挥。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时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乐的热爱,莫里哀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1944年19岁的保罗开始了通俗乐队的指挥生涯。1965年他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也就是后来成为世界著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保罗·莫里哀乐团与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团、英国曼托瓦尼乐团并称为三大轻音乐乐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指挥。

保罗·莫里哀(Paul Mauriat)十分注重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紧密有机相结合,形成了他那将优美的旋律,生动活泼的节奏和明朗的气氛结合起来的独特风格。从严格的意义来看,保罗·莫里哀灌录的诸多轻音乐唱片横跨古典与流行两界,没有古典音乐具有的深刻、内在,也没有流行音乐对**心绪的抒发、表达。保罗·莫里哀的轻音乐和谐、优美,对位的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格调。年轻一代的听众大约很难从保罗·莫里哀的音乐中体会那种与欧洲浪漫派艺术相通的情致,他们更愿选择摇滚与时尚歌星的唱片;而对另一批具有知识与文化背景的听众而言,他们要找的是纯粹的、没有电声乐器的古典乐器发出的声音。保罗·莫里哀在轻音乐里完成的跨界工作,试图把古典音乐普及化、通俗化,甚至表层化,音乐作品表现出抒情歌曲与古典结构的嫁接效果。电声乐器的运用,古典乐队的编制,显示出时尚与古典混杂的特色。(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8#

2023.10.19
今日唱片
上榜天碟 TELARC 雷斯庇基 - 罗马之松/鸟/罗马的喷泉/雷恩/松下钢刻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68721255/[/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34422701[/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803141.html[/url]
[url]https://m.tb.cn/h.5hCYD6f?tk=7hQ6WYHLasD[/url]

★雷斯皮基:罗马之松
路易 Lane 指挥亚特兰大管弦乐团
Telarc CD-80085    
罗马之松这个曲目最好的版本当推托斯卡尼尼及莱纳,前者听诠释,后者享受音效,而现在又出了Telarc这张罗马之松。这张罗马之松与莱纳那张有很大的不同,单就一开始的铜管气势就不如莱纳。但是就整体音域的平衡而言,Telarc这张好过莱纳,它听了不致于像莱纳那张大好大坏。只要器材有中上水准皆可享受它醇厚的声音。(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89#

2023.10.20
今日唱片
电影原声 MCA Somewhere In Time 时光倒流七十年 美JVC长城标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73382358/[/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39595568[/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824494.html[/url]
[url]https://m.tb.cn/h.5Sy7P50?tk=3R4CWYzQL51[/url]
曲目:
1. Somewhere In Time
2. The Old Woman
3. The Journey Back In Time
4. A Day Together
5.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6. Is He The One
7. The Man Of My Dreams
8. Return To The Present
9. Theme From "Somewhere In Time"

《时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是约翰·巴里制作的影视原声音乐专辑。该专辑是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的原声专辑,于1980年发行,共收录9首歌曲  。
1981年,约翰·巴里凭借该专辑提名第3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 。
原声专辑《时光倒流七十年》中采用的是贴近流行音乐中的抒情风格,它是男女主角爱情的明确写照,比较直白。这段音乐的旋律非常简单,节奏也很缓慢,但在小提琴组和钢琴的互相配合下,听起来却非常动听,用在这部电影中,恰到好处地表达了男女主角的浪漫爱情 。
第一次出现在影片45分钟左右,一见钟情的场面,由于音乐的衬托并不显得落于俗套,反而使观众屏住呼吸感受到爱情的浪漫与美好。加弱音器的提琴独奏出的委婉旋律,形象地勾勒出了女主角含蓄、娇美的轮廓;第二次出现在影片1小时4分钟后,这里的音乐旋律没有发生变化,但主旋律的演奏乐器由小提琴组换成了管乐器,伴奏乐器由钢琴和弦乐器换成了竖琴,这时候的场景在音乐中显得更加温情、动人;第三次出现在影片1小时16分钟后,音乐缓缓响起,它充分渲染了男女主角互相强烈吸引、爱恋的情绪;第四次出现在影片1小时22分钟后,音乐插入,显得忧伤无比,似乎预示了悲剧的结局;第五次出现在影片1小时26分钟后,感情充分爆发,音乐烘托出角色因失而复得而幸福到极致的情绪;第六次出现在影片1小时34分钟后,音乐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再次响起,感觉不再是温情,而是绝望和痛苦;最后一次出现在影片结尾处,音乐重新焕发了明朗、浪漫的色彩,速度也改为中速 。
除了主题音乐,还有其他几段配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们与主题音乐有所区别,但又密切相关。《The Old Woman》出现在影片开始3分钟后,这段音乐的前半部分就表达了这时候老人心里的回忆,音乐听起来既典雅又忧伤,小提琴带人们回到了很多年前的某个时刻;《The Journey Back In Time》出现在影片29分钟以后,音乐出现在这个时候,大概分三个部分,开始是乐队非常低沉、阴暗的演奏效果,接着弦乐出现,单调、焦躁的效果,然后是乐队与弦乐的合奏,稍作停留后,进入第二部分,键盘乐器与弦乐交替演奏,最后第三部分是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长达4分多钟的音乐烘托了男主角焦急回到70年前与女主角相会的情绪,在尾声处音乐有所缓和,预示男主角即将成功回到70年前;《A Day Together》出现在影片1小时3分钟以后,音乐是电影配乐中常用的旋律和节奏,它借用了主题音乐中的部分旋律材料,速度相对较快,听起来轻快,画面感较强。烘托了男女主角的愉快心情;《The Man Of My Dreams》出现在影片1小时13分钟后,女主角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情不自禁对观众说遇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这段感慨非常动人,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情窦初开、陷入爱情中女人的真实心理,这段音乐就是为这段话所创作的,就像是诗朗诵要配上音乐一样,音乐的背景性较强,音乐旋律的材料仍旧是来自主题音乐,竖琴和小提琴组相互交替,加上女主角那温柔、磁性的嗓音,让人心灵都为之颤动。
影片的所有配乐主要是围绕着这两个音乐主题,一个充满了西方音乐中浪漫主义乐派的风格;另一个带有现代抒情流行音乐的风格。虽然属于两个音乐派别,但在影片的感情抒发上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们共同配合情节发展,烘托着影片的场景情绪和气氛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2790#

2023.10.21
今日唱片
CBS 五轮真弓 五輪真弓 名もなき道 日JVC长城标首版
[url]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377090540/[/url]
[url]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6743733918[/url]
[url]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6842081.html[/url]
[url]https://m.tb.cn/h.5hbyuNJ?tk=OkXiW1dGfDu[/url]

曲目:
1. 忘れたくない恋
2. マイ・ラヴ
3. 伝説
4. おまえ
5. 星くずの街
6. もっと近くに
7. 国境
8. カフェ・ノワール
9. そして今は夢
10. 名もなき道

五轮真弓,年轻的朋友大概都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了,但是如果你对八九十年代的港台流行音乐有所了解,对她的音乐就一定不会陌生,她和中岛美雪一样,曾是港台流行音乐的坚强后盾,大量歌曲被翻唱,促成了当时港台流行音乐的繁荣。喜欢听老歌的朋友不妨拿去听听。
  五轮真弓少时曾受到良好的古典音乐训练,弹得一手好钢琴,并且精通法文。1972年,21岁的五轮真弓出版了个人第一张大碟《少女》,在这张专辑里她即显露出了大将风范,展示了惊人的创作才华———几乎包办了专辑内所有作品的词曲创作。后来,五轮真弓以平均每年一张唱片的速度向乐坛绽放芬芳,并开创了属于自己风格的音乐路线。大约在70年代末,她即沉稳地跃上了日本着名女歌手之列,在80年代到来时,她攀上了个人事业的高峰,先后出版了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专辑,例如《恋人啊》、《潮骚》、《风之诗》等广受好评的专辑,盛行一时。此后,她的音乐事业进入了平稳期,80年代中期后,这位实力派女歌手稍稍减慢了出新专辑的速度。进入90年代,她的创作能力明显有所衰退,在1990年、1991年、1992年、1994年出版过四张专辑后,她遂淡出歌坛,隐身幕后,基本已不再出个人大碟。1998年,她再次露面创作了一张《21stCenturyMayumiItsuwa》,从此告别歌坛。
  五轮真弓曾在70年代中期时开过几场轰动日本的演唱会,进入80年代后,她也曾有过演唱会的经验,1992年她为自己进入乐坛20周年举行过一系列的演出纪念活动。由于在中国香港等地影响力颇大,她也曾数度受邀来中国演出。她的台风沉稳端庄,落落大方,毫无兴趣玩噱头———她从来都是气质型歌手。
  当一个人完全有能力依靠内在光华来悦目自己和别人时,似乎没有多少必要去耗费口舌谈论她的外貌了。但是,这并不表明五轮真弓自己是不在意的。五轮真弓从出道到后来的七八年里,脸颊两边一直垂着长发,所有的封面照都只露出狭狭的脸与“不属于日本”的表情。20多岁的时候,她不仅缺少日本少女的纯真与可爱,在面孔与表情上也完全没有“少女”的样子,反而是人到中年后才愈发地显得不同于普通的美丽与华贵。写到这里,我忽然感到生命在不同地方存在的某种默契,在华语乐坛,郑华娟、蔡琴这类气质型歌手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1980年,五轮真弓出版《岐道》专辑时,终于“狠下心”“拨开乌云”———她在照片中露出了自己并不好看的面颊后腭骨———她脸上线条硬朗,有些像越南女子。此时的五轮真弓对着镜头的样子已经明显区别于早期的她,显得端庄、淡定。但是,五轮真弓的“真相”并没有露太久,她就悄悄地进行了整容———这个才女对自己的长相倒是一直在意的。整容后的五轮真弓没有了突出的后腭骨,面部线条变得柔和了许多。事实上,许多年来音乐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与铸造着五轮真弓的形象。几年前,有人看到她曾在上海国际音乐节露面,据说,她气质高华、魅力不减———命运总是这样,你生命中浸淫什么最久,那种看不见的精神或追寻就改变了你。
  在中国的知名度得益于香港歌手的翻唱
  五轮真弓的名字在中国之所以能被一些歌迷所熟知,事实上应该“归功”于香港乐坛当时萧条的音乐创作环境。大约80年代初前后,香港乐坛正面临着原创音乐的饥荒期,当时粤语音乐创作人才匮乏,许多香港歌手把国外歌手的曲填上自己的词来演唱,这种“事半功倍”的手法当时甚为流行。那一时期,香港歌手翻唱歌曲较多的来自于日本歌手德永英明、玉置浩二等等,而五轮真弓则是“遭”到翻唱最多的女歌手。
  而在这其中,香港红极一时的大牌歌手徐小凤又是翻唱五轮真弓歌曲最多的人,徐小凤非常喜欢五轮真弓,她几乎在自己的每一张专辑里都收录了五轮真弓的作品。例如她的一些着名歌曲《夜风中》、《月色眼内浮》、《黄沙万里》、《喜气洋洋》等都是五轮真弓的原曲。徐小凤嗓声低沉,其实上比五轮真弓的中音更有着独特的韵致,但她曾经对别人把她和五轮真弓相比,表示“引以为荣”,她自己也一直非常遗憾不能像五轮真弓那样拥有出色的创作才华。
  另外,香港另一位着名歌手谭咏麟也是五轮真弓歌曲的得益者,他的《雨丝情愁》(原曲《重演》)和《忘不了》(原曲《恋人啊》)都在五轮真弓的出众才华“帮衬”下,得以荣获当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或者十大劲歌金曲奖。(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