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相见恨晚!新玩具之德国之声RG10 MK4 REFERENCE HD合并功放(初... [复制链接]

查看: 338863|回复: 381
21#

其实器材有一定质素买回家不能表现出来很大原因就是你有没有用心调教配搭有很大因素
TOP
22#

仲有,有无定落个心嚟饮茶,淡定D听,器材都会靓声D㗎!
TOP
23#

回复 22# 大卫 的帖子

享受型,赞。
信息型就冷血很多,心情差的时候听不到的细节,心情好了同样也听不到。
TOP
24#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3-8-8 18:41:00 发表
原帖由 阳光枫林 于 2013-8-8 8:09:00 发表好功放且价格不是那么贵的还是有的,问题是只有在合理的搭配下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素质。你觉得RG10 MK4厉害是因为富盛用合理的搭配来展现了它的素质,但换一个商家也许这个帖子你就根本就不会发了,因为被商家用不合理搭配扼杀的器材,太多了。
不否认富盛峰哥既精通音响器材、又掌握唱片的门
我不是否认在家不能搭配出好效果,我认为一台RG10如果能改变一个人的听音观的话,那他也许是真没怎么听到过合理的搭配。
TOP
25#

回复 24# 阳光枫林 的帖子

有没有想过,或许每个人的“理”都不尽相同?
TOP
26#

关于合并与分体想说几句。
大家心目中会有前后级分体会比合并“好声”或者“高档”的惯性思维。因为在同一品牌中,绝大部分情况下合并机都是相对低档一些的型号。但对于不同品牌之间,如果仍用这个观念去比较就有不妥了。
分体的最主要目的首先是独立供电,前后级是前后级部份分开供电,单声道是每声道独立供电。所以高级机型通常会以一前两后的分体形式出现。
回到这台德国之声,外形上是合并,但一个机箱内就有前级和左右声道后级独立的供电!严格来说,这是一台装在一个机箱内的一前二后的分体机。这样的好处一是节省了机箱成本,二来是用家可以节省了两条电源线和一对讯号线的开支。我自己就觉得10万元之内投资功放,除非对功率要求特别高,实在没必要搞分体。(大电流后级的电源会干扰前级弱讯号,不太适合做合并)功率不超过200瓦,左右声道后级又没有分开独立供电的前后级组合个人觉得并不划算,中看不中用,唯一好处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电源线和讯号线调整声音。
TOP
27#

不评价合并、分体哪个好。只想说选择德国功放总会有惊喜的。
TOP
28#

呵呵~~~
TOP
29#

说真的,这部RG10的价格的确不便宜,价格相近的功放随便数数也有十多个,主要还是看个人要求吧。
一直以来我对于系统的要求就是忠实地还原唱片里面的信息。我在上面贴的3张唱片,如果有认真听过的应该可以明白,特别是老肖的第11交响曲,真是一个非常变态的录音!
记得去年东方宾馆音展168网友聚会的时候,主持人之一的赖英智前辈也用全套的ATC喇叭组成的多声道系统播放了一段肖11,播放之前赖前辈就说他从业以来数十年的家访中,从未试过有发烧友敢用这段音乐做示范。虽然文件里演奏的只是日本乐团,水准难以及得上大会堂乐团这样的欧洲顶级乐团,不过效果仍然是相当震撼!
海丁克指挥大会堂乐团的这个录音,在发烧友中间的名气是不及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版本(HP选入TAS榜),但海丁克在这个演绎中采用了较慢的节奏来处理第二乐章表现大屠杀的打击乐段,当大鼓、小鼓、定音鼓、各种敲击乐器、大锣的声音机械地、剧烈地以缓慢而坚实的节奏不断重复时,营造出来的死亡气氛无疑更加令人窒息。而这套唱片是80年代的数码录音,荷兰的压片有着极高的信噪比和动态,强弱对比十分悬殊,要播放得好难度极高,特别是当第二乐章的打击乐段突然戛然而止转到弦乐队的弱奏这一段,能过关的系统绝对是极少数的。
TOP
30#

德国之声精进了,欢喜更多人认识到他的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