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bay一资深黑胶唱片卖家的大骗局,今日得以揭穿,贴以大家警示 [复制链接]

查看: 92447|回复: 204
41#

无难兄这张印刷时候套色没套准,只是印刷失误。

再看Thauer这张



上面为正版,下面为伪造。



取一区域
正版的黄色部分用的是专色印刷,颜色过渡平滑,没有印刷网点。
伪造的黄色部分用的是普通四色印刷,颜色过渡不平滑,有四色印刷网点。

所有DG的黄标正版用的都是专色印刷,手头有DGG大花或者小花唱片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用放大镜看不出蜂窝状的点。

诸位手里有近年复刻DG的话,也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投入高成本”了。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11-14 19:15:00 发表
从印刷的粗糙角度看我这张唱片真的是仿得极差极差的了,但这的确不是仿版,以下大家看到的绝对不是你眼睛花了,也不是我的手抖了,这个印刷它就是这样,我估计如果带上立体眼镜绝对是张立体感极好的图片,哈哈哈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42#

再请看。

造假者手头有这张Thauer的原版片,正面和反面用激光扫描重新制版,所以字体图案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然而,扫描脊侧就比较难了。造假者大概不忍心将封套完全拆开,对脊侧文字进行扫描,所以脊侧甚至都没有印字。

是谓漏洞百出。

古典留声二手黑胶网址:gudianliusheng.com
TOP
43#

纯粹低仿。需要到天朝取经。

原帖由 乐友老徐 于 2012-11-15 5:12:00 发表
再请看。

造假者手头有这张Thauer的原版片,正面和反面用激光扫描重新制版,所以字体图案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然而,扫描脊侧就比较难了。造假者大概不忍心将封套完全拆开,对脊侧文字进行扫描,所以脊侧甚至都没有印字。

是谓漏洞百出。

TOP
44#

原帖由 乐友老徐 于 2012-11-15 5:12:00 发表
再请看。

造假者手头有这张Thauer的原版片,正面和反面用激光扫描重新制版,所以字体图案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然而,扫描脊侧就比较难了。造假者大概不忍心将封套完全拆开,对脊侧文字进行扫描,所以脊侧甚至都没有印字。

是谓漏洞百出。


凭此可完全断定为高仿版
TOP
45#

回复 42# 乐友老徐 的帖子

老徐狄仁杰没少看啊。。。
推理,分析,结论;嫂子只好扮演元芳了
TOP
46#

世上只怕认真二字。
教训也就是:便宜没好货,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
超级歌剧迷
TOP
47#

这帖看下来,有两点基本可以判断碟片是后仿:1,两张完全不一样的公司,碟片材质居然都类似地泛棕;2,Thauer的唱片封套侧脊没有——这是在dgg大禾花立体声首版碟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假造得确实水平还不够,不过也需要警惕了,现在ebay上这种反复卖同一套碟的基本就这哥们——他卖的navarra极有可能也是后来自己压的。建议告知ebay对这人需要立案调查,属于诈骗行为。
犀牛黑胶微信:rhino_vinyl
TOP
48#

回复 47# bruce1906 的帖子

这么小众的市场,都有人盯上造假,难怪市场崩溃
TOP
49#

看以上論斷還是充滿疑惑,老徐不要介意,也是探究而已。


現在看馬爾齊那張,盤蕊印刷是兩張不同唱片同家公司發行,二者色彩差异,還是不足以證明是仿品。


DG那張最大的疑點在于印刷質素和側標,不過既然是白板未正式發行的試聽片又似乎可以妥協,不要說側標,我見過別的公司的試听片,不要說側標,封套根本是用其他專輯的封套,外面貼上兩張獨立印刷的封面紙手工貼上去的,但那張絕對不是仿品,音質明顯好過大批發行片。


既然樓主手上有這張片,何不花上几十分鐘上機試听呢?外觀可以高仿,音質是無法仿的吧?這個測試不難,自己拿不准也可以找几個老友,一起試听參考。黑膠世界,狀況百出,畢竟是唱片,工業品,外觀上的差异不足以10o%說明問題。


在一切沒有權威答案之前,賣家在你的威協之下退了款,你又不退貨,有失公允。值得商搉。
TOP
50#

黑胶唱片的复制其实在爵士界早就存在了,起初是爵士爱好者为了挽救传播一些停产的lp,制作工厂一般在东欧,制作成本也不是很高的。现在有些歌剧迷也是热衷于此举。初衷并不是牟利,但是一棵树上总有几个坏果子,有商业利益就有歪心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