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朋友质疑电脑的电源线和避震,这个已经是“月经”问题了,年年月月,月月年年,如同马克思嘴里的50只鸭子,轮番上场,经久不息,每个月不折腾那么几次,浑身不得劲。咱也月经一下好了:
前面提过台湾、香港朋友RIP CD的独家秘笈:电、动、棒。。。其实,用在广义的HIFI上也差不离。。。。
电:供电。没考究自家用的是核电还是水电,但起码知道用电的相位是准确的,供电的电压是稳定的,插拔的插头是紧固的。。。。至于用什么线基、用什么材质、用多少N的纯度,咱不是科学家,不懂那玩意,但咱也没耳背到跟隔壁二大爷一样要使用助听器的程度;
动:震动。CD有转盘会震动,电源有牛会哼哼,功放散热会热胀冷缩。。。。如果你让人不停的摇晃你的肩膀,你还能心平气和、不喘不踹的唱完一首歌,那么,你可以无视避震了,当然,也恭喜您可以飞出地球去当外星人了。。。一直没怎么明白木内老头关于环境调试的出发点,偶尔,使用脚钉,灵光一闪:脚钉其实调教的不是单单一个器材,这些器材厂家调教的时候,并不会用你现在使用的脚钉,你用一万个脚钉,也不可能和厂家调教、试音的环境等同,因此,你用脚钉调教的是整个空间,通过改变震动,让声音在你的环境发出自己喜欢的声音(其实,有可能还原成厂家调试的“正常”声音而已)。但,前提,你的器材、空间提前已经定型。看来,木内老头还真不是推销他的脚钉的,他其实已经承认了:玩脚钉,一定要在器材定型之后(越好的器材,声音的平衡度越好,脚钉的调教和变化就越明显),环境改造之后(越好的环境,声音受干扰的因素越少,对声音的变化越敏感),否则,你玩脚钉,就是无穷尽的变数,纯粹就是自虐,哇哈哈,真是个诚实的好老头。
棒:棒的硬件、棒的软件、棒的环境、棒的一切的一切,用你能买到最棒的。。。然后,去享受音乐吧,当然,用电动棒去YD也没人会反对,只要不是在公共场所。
至于纠结这些问题的人,那么,再次恭喜您,您可以远离苦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