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久违了,小米----从零开始,玩转MAC MINI CAS(更新-空间再... [复制链接]

查看: 687152|回复: 585
191#

拆换SSD的过程,网上教程很多。推荐一个换双硬盘的视频,看过,包你信心会足不少,其实,注意技巧,很EASY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4MzczMjQw.html

下面主要说说几个不同于网上图文教程的个案:

1、工具一套是不够的。

话说,我拧,一颗、两颗。。第3颗悲剧了。。T5的头,拧花了。。我XX,100多啊,还不如买那套山寨货呢



不得已,淌着水,咱到马路对面我女儿同学的老妈的二舅爷家开的杂货铺,又拿了2把T5\T6.。。不要钱,白送。。。雪里送炭啊,看着老爷子,抹了把脸,我眼眶里的雨水忍不住又滴了下来。。。

提醒:买工具,成套是漂亮,但精度或许不足,尤其小尺码的螺丝头。对多功能工具没信心的话,还是多买几把固定尺寸的备用吧,还好,你们不用淌着水过河,只需要多跑几趟就OK了。

用这把不要钱的T6,耗时30多分钟,终于把风扇拆开了。拆开后,别去拔风扇的插头。我试过了,指甲差点给废了,也没弄开,其实根本不用管它,除非,你对它的生理结构真的很感兴趣。

拆开,放一边好了,对你下面的手术没丝毫影响。


这个塑料压片的东西看似多余,其实用来固定硬盘插口的,盖上,不用担心震动的时候,弄松硬盘的迷你接头。又可以遮住不美观的散热排线。让整体更加整洁,利用率很高的设计。拆除的,按方向轻轻压下拔开,就OK,没有任何卡壳的现象。

TOP
192#

再顶楼主的图文教程,继续学习。
TOP
193#

接着,拆WIFI接收器和保护金属网,需要注意的是:
1、金属网两个螺丝是和硬盘两个孔相连的,我们拆掉原装硬盘,更换SSD到位置,一定要观察硬盘和金属网的两个孔是否吻合(后面有图更清楚一些)

2、金属网连着WIFI接收器的连线,连线是弯曲隐藏在侧边,拆金属网的时候,按方向,先上抬,再小心抽出,不需要任何蛮力,轻松拆开,而且不会弄断WIFI的连线。连线同样不需要挑开接头,不影响后续手术的。

3、拆开金属网,还需要拆开两个内六角螺丝,这两颗螺丝是紧固后盖用的。用那个成套工具,一样无法拆开。还好,以前还收藏着一套内六角工具。

4、拨开硬盘连线。其实,不用工具的,手够纤巧的话,向上轻轻扣开即可。我为了照片专业点,做个样子而已,哈哈。
TOP
194#

下面,就是激动人心的更换硬盘了。

不需要拆主板,不需要学ifixit网站那棒子拆解专业户那样把mini大卸八块。用巧劲就OK了。先推,后挪,先右,后左,不到1分钟搞出来了,比接生容易多了。

需要注意两点:
1、硬盘上的黑色薄膜,是屏蔽用的。如果你要保留这块硬盘(安装双硬盘),就别动它。让SSD装在这块硬盘的下面就OK。前提,去淘宝买条加长的硬盘数据线给SSD用,价格不便宜,随便问问也要4XX。ifixit网站卖的更贵。加2块硬盘的话,两块硬盘的话,之间最好有一些缓冲或铺垫,没有成品的话,自己用薄膜剪一个,没什么问题的。也有人,会在SSD下面贴上双面胶,做稳固用,避免滑动和震动。

如果只用一块SSD,建议拆下来给SSD穿上。穿衣总比光腚强嘛。


2、硬盘这层膜有张贴纸,是防止硬盘连接部件松动的。硬盘上有苹果的条形码标签,保修没什么问题的。因此,拆开,连上SSD后,照样贴好。



3、硬盘旁边的两颗螺丝很重要。是固定硬盘卡位的。用手电筒,能看到里面有4个开孔。上面两个就是原装硬盘的卡位,装1块SSD的话或双硬盘的第二块,一定要卡准位置,否则,无法确保硬盘稳定,并且硬盘的两个螺丝孔,无法和上面的金属网对位。安装一块SSD的话,别忘了,把这两颗螺丝拆下来,装到SSD上。
TOP
195#

最后,就是把SSD装回去了。这里是最难的,诀窍是巧力,巧力还是巧力,别用蛮力。安装注意几点:1、观察机壳里的两个对位点,估摸硬盘上螺丝的位置,找准位置,确认卡上就往里按;2、右边注意电源连线,容易受干扰。我是先右边,再进左边,相对容易一些。3、硬盘装好绝对是水平的,任何上翘、下沉都是没卡准位置,装上也没用。再提醒下,硬盘的螺丝口就是上面的金属网对位口,对上了,说明你的硬盘安装正确,对不上,那是你手艺不够完美。同时,对上后,硬盘连线的卡扣应该是一个很舒服的位置,很容易扣上。

其他没什么好说的的,多参考下视频教程,多看看图文资料,耐心细心加决心,20分钟搞定一块SSD,还是木有问题的。
实在不行,或者担心手抖悲剧的同学,还可以向苹果维修站求助。已经电话咨询过,他们提供更换硬盘的服务,原装硬盘无物理损坏,保修也没问题。

换完SSD,最好准备一个移动硬盘盒,便于将原系统克隆或备份到SSD上。图片上,硬盘已经装在了SSK硬盘盒上,但悲剧就要开始上演了。。。。
TOP
196#

我在犹豫,楼主这套东东与embla比怎样?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197#

原帖由 yavis 于 2012-11-3 15:41:00 发表
我在犹豫,楼主这套东东与embla比怎样?

如果,声音和歌匠CD ONE不相伯仲的话,不知兄还会犹豫吗?
EMBLA和mac mini,个人感觉,声音方面:前者声音清爽、线条和质感会更好一些,干净且貌似有洁癖,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后者声音更加柔和一些,HIFI性或者弱一些,但好在耐听和舒适。兄经常说的数码音源性冷淡,情感欠佳的症状,或许在mini身上,配合调教,会让你有新的感观。
操作方面,对于不喜电脑者,追求与CD式操作方式,希望越简单越好的烧友,选EMBLA吧;如果对电脑操作,IPAD遥控不抗拒的烧友,那么MAC MINI会让你更有成就感。至于提供的电脑平台的其他功能,是白送的,不要钱,呵呵。
TOP
198#

2、mini的系统恢复并不容易(说20分钟搞定的,都是YY)

话接上回,换了SSD后,就是给新硬盘恢复系统了。原以为很简单的一件事,windows装了没1000也有800回了。看来下mac现在的狮子系统,无论是恢复克隆、时光备份、网络安装、云备份等等,貌似都比windows的GHOST、封装打包、破解激活等要高级的多,而且保证是正版。

换上SSD,开机,按CMD+R,选择“磁盘工具”,选择源磁盘为原装硬盘,目的磁盘为SSD(已提前格式化)。。。由于原装磁盘容量为500G,SSD为128G,提示容量不足,此路不通。看来,MAC系统的恢复功能,跟GHOST硬盘复制一样的弱智。

TOP
199#

既然MAC系统磁盘工具不行,就用第三方工具吧,请出Carbon Copy Cloner,据说超越GHOST几条街,很智能一个工具。耗时1小时21分钟,终于把100多G的原盘内容复制到了SSD。

满怀希望启动SSD,进入系统,却发现致命错误。。。。启动分区的问题。。。此路也不通也!

屏幕快照 2012-10-30 上午9.49.05.png(146.52 KB)

TOP
200#

已经失去耐心,对于据说同样容易丢失分区的时光备份也懒得尝试了。既然,MAC系统提供了网络恢复功能,就直接全新系统安装吧。

不得不说,蛋疼的苹果服务器遇到蛋疼的国内网络,让这个安装过程比安装windows更要考验人的耐心。看到下载3.8G安装文件 的 预计时间,我的小心脏哇凉哇凉的啊 。。。

早上10点开始下载。。中间断了一次。。居然不支持断点续传。。我XXX。。。。。一直到晚上23:15分 ,我迷迷糊糊的用另一台电脑整理完了 近400多张 专辑后 ,终于听到了旁边的 小米激动人心的 重启声。

因此,强烈建议,如果要给mini mac 重装系统,对自己的网络没有信心的话,还是午夜12点开始吧,或许真的睡一觉就OK了,不用受长达10几个小时的煎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