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127345|回复: 587
301#

大家继续看天藏兄的这张图(这张图太可爱了,后面还会用到)


唱纹上有无数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有的已经被嵌到唱纹里了,有的可能刚刚落到唱纹上,而这些新落上的小颗粒在唱针的带动下可能会直接蹦出唱纹,也可能最终会被嵌到唱纹里,而这些嵌到唱纹里的小颗粒就会带来针尖不应该有的震动,也就是炒豆声

因此要想保护您心爱的唱片,就要注意唱片的清洁工作,每次落针前的刷唱片工作是必不可免的

继续看图,唱头输出的大小只与唱纹带给针尖的振幅有关,而针尖的这个振幅基本与针压无关,施不施加偏压,只要保证垂直循迹角的正确,就不会影响到声道的平衡!如果说要通过施加偏压来保证声道的平衡,那么您的调整是有问题的!
最后编辑蒋鹏 最后编辑于 2012-10-11 09:06:28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302#

补充下,静电会吸走轻的唱片垫,但不会带来劈啪声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303#

回复 301# 蒋鹏 的帖子

如果唱头是固定不动的,您这个“唱头输出的大小只与唱纹带给针尖的振幅有关,而针尖的这个振幅基本与针压无关,施不施加偏压,只要保证垂直循迹角的正确,就不会影响到声道的平衡!”的论点或许可以成立,问题在于唱针通过悬挂与阻尼与唱头壳联动,唱头壳固定在唱臂上,唱臂本身是活动的。当针尖摆动的时候,除了线圈动作,还会带动唱臂。
形象点解说一下:一侧有内侧滑力,不加偏压以平衡,就好比汽车处于两侧悬挂不平衡的状态,行使的稳定性和汽车的操控性能不受影响吗?所以,在没有平衡内侧滑力的状态下,遇到大动态时必定拆声。出现拆声不是去平衡两侧受力,而是加大针压,好比在左右悬挂不平衡引起汽车颠簸厉害的时候,加大汽车载重量,还是有问题就干脆加到超载。这个是解决之道吗?汽车和路面的损耗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无影响?
还是建议不要通过音染严重的音箱系统去调整唱臂,再凭完全依赖主观的听感去调整,能达到准确的可能性很低,既然是从事产品开发,一张测试碟,一部AD,测试碟会提供偏压,天顶角,VTA等很全面的测试讯号。录下测试信号进电脑,然后看看软件图表。(测试碟大约300元,AD高级的精度当然更好,最便宜可以用光头损坏的二手CD录音机,软件可以下载。)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2-10-11 21:39:33
TOP
304#

Kuang版这个比喻非常形象、生动和贴彻!

怪不了近期汽车悬挂特畅销、马路路面经常要维修、交警抓超载成绩显著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05#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10-11 21:37:00 发表
如果唱头是固定不动的,您这个“唱头输出的大小只与唱纹带给针尖的振幅有关,而针尖的这个振幅基本与针压无关,施不施加偏压,只要保证垂直循迹角的正确,就不会影响到声道的平衡!”的论点或许可以成立,问题在于唱针通过悬挂与阻尼与唱头壳联动,唱头壳固定在唱臂上,唱臂本身是活动的。当针尖摆动的时候,除了线圈动作,还会带动唱臂。
形象点解说一下:一侧有内侧滑力,不加偏压以平衡,就好比汽车处于两侧悬挂不平衡的状态

赞同D版的分析。
TOP
306#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10-11 21:37:00 发表
如果唱头是固定不动的,您这个“唱头输出的大小只与唱纹带给针尖的振幅有关,而针尖的这个振幅基本与针压无关,施不施加偏压,只要保证垂直循迹角的正确,就不会影响到声道的平衡!”的论点或许可以成立,问题在于唱针通过悬挂与阻尼与唱头壳联动,唱头壳固定在唱臂上,唱臂本身是活动的。当针尖摆动的时候,除了线圈动作,还会带动唱臂。
形象点解说一下:一侧有内侧滑力,不加偏压以平衡,就好比汽车处于两侧悬挂不平衡的状态


旷版于基本概念上可能还是没有理解透彻。
我不想再在基本理论上做过深的解读,前天牛仔兄的问题确实说到点子上了,当晚就想做深入解读,但一直感觉难以组织浅显易懂的语言因而放弃了。
只讲结论吧,无论受不受到唱臂的影响,只要施加到足够的针压后(保证唱针能够紧贴唱纹),唱头输出信号的大小只与唱纹的振幅有关,与针压无关!也就是说与偏压无关!
如果兄仔细观察气浮唱臂就会发现,唱针、唱臂是时刻被唱纹带着左右甩动的,不仅仅是内甩的!加了内侧力会有助于唱臂循迹,但不会影响到左右平衡,也不会导致拆不拆声!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307#

唱头比做车,音轨比做路!
车动,路不动;唱头不动,音轨动。
车主动运动,唱头被动运动。
车是完全质量向下施于路面,唱头在音轨里被顺着走。
针压调大,唱头仍旧不是全部质量地球引力施加于唱片,依旧被顺着走。
比喻有点意思,但还不是类比。
差别是根本的,别的不知道。
继续学习。
TOP
308#

回复 306# 蒋鹏 的帖子

转轴唱臂和正切臂分开讨论吧?气浮是正切啊,正切调准之后就没有补偿角,何来内侧滑力?
TOP
309#

“依旧被顺着走”但是会走得不顺,需要使用超过厂家建议针压才能消除“拆声”就已经说明唱针在正常针压下无法正常循迹了。

请思考一下,难道唱头生产厂家都闲得蛋疼,要搞出完全没意义的个适应针压范围,还要标上温度范围,有的还标注上精确到0.1的建议针压?唱臂厂家也都是闲得蛋疼,搞一个毫无意义又增加成本的偏压装置?测试唱片难道也是为了骗钱,这些测试内容都没有意义?

反复解释同一个问题我有点不耐烦了,各位如果觉得超载对汽车和路面都没有问题就继续加吧。
TOP
310#

斗胆在大师们的讨论中插个嘴,仅个人观点。

请问邝版,假如唱片纹不是螺旋形而是同心的圆圈,在某一圈旋转,此时唱头唱臂不变仍旧有补偿角。您认为是否仍存在侧滑力?

适当的针压肯定是必要的,从微观上来看,因针压改变而改变的东西太多了。
使用中,外侧沟槽施加力量使针往内上方向运动,而内侧沟槽施加反作用力,此时若没有向下的力量抑制,则唱针必定上滑乃至脱离轨道(针尖在内外坑纹间来回摩擦撞击),因此需要第三种力的加入,也就是针压了。这是个三角的关系,这三者之间达到一个最平衡和稳定的状态时,就是发挥最好的时候。调较针压实际上就是奔此目标而来。

正如蒋兄所说,针尖实际上是在沟槽的坑纹间左右摆动而不是朝着轴心线性运动。因“悬挂、阻尼”的弹性作用,线性运动的只是唱臂和唱头(理想的状态),其实也就是我们要调整达到的目标。这也是对顺性、阻尼会有一定的要求的原因。

关于侧滑力我还是认为利极微而弊无穷。基于描述极为繁复累赘、且未必有人认同和看得下去的原因,就不再多费口水和多招口水。
对于抗侧滑,或许有的厂家认为有必要,有的认为没必要。因为绝大多数用户都认为为需要此功能,为了市场而增加抗侧滑装置也非不可能。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