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版本新论 [复制链接]

查看: 25206|回复: 65
21#

原帖由 xiaocao 于 2012-9-24 23:31:00 发表
瓦尔特版末乐章弦乐跳跃发展起来的小高潮太出色了

老实说,我真听不出有什么“高潮”可言。我感觉到嘅一点高潮只是《田园》旋律里面、文字解释当中的高潮;瓦尔特..........唉!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22#

算了,各有各的审美观。
田园的高潮在“暴风雨”里?俺真长见识了。
最后编辑sutao0688 最后编辑于 2012-09-25 12:41:27
TOP
23#

回复 7# 仁厚里权少 的帖子

同意,草上飛!!
TOP
24#

心中最好的贝六属旺德,其次伯母,再次阿巴多
TOP
25#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2-9-25 12:39:00 发表
算了,各有各的审美观。
田园的高潮在“暴风雨”里?俺真长见识了。

sutao0688 兄误解小弟了;小弟只是老瓦在说“暴风雨”里没有“暴风雨”里的感觉,末乐章没有真正把整部交响曲推向高潮;而老瓦把第一乐章就已经“高潮”了。阿巴多给人是一种不知不觉把你带向最颠峰的艺术处理手段;兄长不妨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翻,才30分钟多一点,不会阻兄长的时间!!建议最好拿一台开扬一点的音源。谢谢兄长支持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26#

原帖由 星外星 于 2012-9-25 13:01:00 发表
心中最好的贝六属旺德,其次伯母,再次阿巴多

伯母版的《田园》俺也喜欢,但自从知道阿巴多这个版以后,很少听了,碟子也卖了;本帖俺暂时不讨论这个版本,有机会再说吧;旺德俺也有,意境很好,比瓦尔特的要强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27#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2-9-25 14:49:00 发表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2-9-25 12:39:00 发表
算了,各有各的审美观。
田园的高潮在“暴风雨”里?俺真长见识了。

sutao0688 兄误解小弟了;小弟只是老瓦在说“暴风雨”里没有“暴风雨”里的感觉,末乐章没有真正把整部交响曲推向高潮;而老瓦把第一乐章就已经“高潮”了。阿巴多给人是一种不知不觉把你带向最

大伙看法不同很正常。
阿巴多版俺没有,无法从个人主观感觉去评述。
田园的重心在末乐章,乐圣借助对乡村美景的刻画,来着重体现出对造物主(或者神圣大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是典型的写景喻物手法,并非单纯的标题音乐,所以俺认为暴风雨作为末乐章的铺垫,起到对比与渲染气氛的作用。
暴风雨要怎样“爆”才够分量?只要意境到了就能起到烘托气氛作用,并非单纯靠大力音响或者逼真的雷鸣闪电,做过头了怕有喧宾夺主的反效果。只有约翰施特劳斯那样毫无意义的波尔卡才是纯粹感官享受。
从这种角度讲,我认为瓦尔特的表达是比较充分的。当然,要想在音响性上与现代录音比肯定有差距,现代录音要求的低频线条感、清晰度在这个版本里肯定达不到。但从整体来看,温暖宜人、没有尖锐粗粝压迫性的音响、弦乐音色极美,呈现的和谐氛围是许多版本达不到的,是相当优秀的录音。
从演绎上讲,拿它与著名的伯姆版对比,就会发现前者的分句表达更为灵活优雅,而后者“学究气”略重,节奏稳定,一丝不苟,适合作指挥系学生的教材。
纯粹个人之言。
TOP
28#

回复 7# 仁厚里权少 的帖子

我感觉Kleiber的录音普遍赶,哈哈~~
TOP
29#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2-9-25 17:04:00 发表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12-9-25 14: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utao0688 于 2012-9-25 12:39:00 发表
算了,各有各的审美观。
田园的高潮在“暴风雨”里?俺真长见识了。

sutao0688 兄误解小弟了;小弟只是老瓦在说“暴风雨”里没有“暴风雨”里的感觉,末乐

拜读sutao0688 兄的意见,感觉到小弟我自己也提升了一个层次。兄长所说的论点可能正是小弟我一直所“忽略”的。阿巴多造句的过程是一点一点积聚、酝酿,体现在《田园》里第三乐章中的“暴风雨”前夕尤为突出。其实咱们最终还是回到主观对指挥风格爱厌的点上面,A喜欢侧重点在甲端;B喜欢侧重点在乙端;这个其实没有对错,发帖的主旨是抒发一下感情,和各位进一步交流!!倘若sutao0688 兄听过阿巴多版以后,真心希望能与小弟我交流一下!!
再次感谢sutao0688 兄支持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30#

有机会会找阿巴多版来听的。

现在既有瓦尔特、伯姆、克路易坦、阿什肯纳齐,又有托斯卡尼尼、阿本德罗特、门格尔贝格等......基本涵盖了各类演绎流派,过度比较也会引起审美疲劳。

立体声版个人倾向于瓦尔特、阿什肯纳齐与克路易坦,而单声道则倾向于阿本德罗特(自由奔放,无拘无束)与托斯卡尼尼(简约而不简单的表达,指挥界中的霍夫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