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影原声系列贴----中国日本篇 [复制链接]

查看: 20602|回复: 100
31#

倩女幽魂系列
严格的讲,这几部电影不应该算是黄沾一个人的配乐,不过,由于主题歌的原因,就算是黄沾的吧。可惜的是,黄老已驾鹤西去,香港的电影,也再没有昔日的辉煌,而配乐,也失去了“辉黄”的绝配。
可惜如此绝唱般的配乐,也不再版下,让我们这些原声爱好者可以完整的听一遍里面的配乐。
怀念下哥哥,也怀念下当年的王祖贤,那真是人间绝色。
转自时光网:
和《青蛇》的情况一样,《倩女幽魂》也是一部被很多人划分到新武侠电影阵营的奇幻片。该片的配乐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徐克电影配乐的尝试与转型之作。此前的《新蜀山剑侠》《刀马旦》更多的还是运用中国传统的音乐,到了《倩女幽魂》徐克则让黄沾还有戴乐民将民乐进一步流行化和时尚化,所以整部作品让大众听来更加入耳和接受,二人均获得了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音乐奖。

  《倩女幽魂》同名主题曲可以说是上面理念的完美呈现,合成器制造出的简单节奏为音乐底色,加上民乐乐器在期间的不断运用,让整曲的情感元素丰富而多变,而那段撩拨的古筝之声,让人瞬间感到的是无尽温暖和惆怅。
20110612010243-809420438.jpg (115.64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8 23:37:22 上传)

20110612010243-809420438.jpg

8859384.jpg (150.05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8 23:37:22 上传)

8859384.jpg

2004121151345_1992183.jpg (267.12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8 23:37:22 上传)

2004121151345_1992183.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2#

黄飞鸿系列
黄老的经典配乐之一,看这系列电影真让人怀念那个黄金的年代啊!
转:
黄飞鸿电影中的音乐同西洋交响的结合恰到好处,将中国古曲的魅力发扬到极致。柳琴短笛洋琴共奏,二胡古筝琵琶齐鸣,或悲愤或深沉,有深情有迷惘。音乐大师黄霑赋予了电影音乐丰沛独立的生命,更使其脱跳效果音乐的点缀成分。徐克首窥于《新蜀山剑侠》的“以武入乐”的电影技法和配乐意念至《笑傲江湖》而卓然成形,而至《黄飞鸿系列》则已浑沌圆满。

“男儿当自强”最初版本的歌曲从配乐到演绎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虽然后来也曾有成龙等人的演唱版本和唢呐为主声部的版本,但是都没有最初的版本有气势,这首曲子的开头及结尾部分尤为精彩:开头是缓慢的鼓声,由远及近,由缓至急,由疏变密,大有催人奋进,策动千军万马之感。其中的主音部是大鼓,如果你仔细聆听的还能听到西洋乐中的bass等交响乐器。结尾则与之相反,鼓声豁然而终,余音回荡。曲中的旋律也许不能称之为优美,但是那种气魄气势和荡气回肠的效果,不得不让人惊异于我们祖先的音乐成就。这是我所听过的所有乐曲中最具鼓动力、最催人奋进的曲子。

“子夜歌”则是取自莫扎特的Eine Doodle Kleine Nachtmusik。如果您听到这首曲子,一定会说,原来是这首啊,我听过的!不错,莫扎特的这首名曲相当的脍炙人口,然而经过黄霑改编后的曲调竟不逊于原曲,西洋味道十足,却多了几分幽默诙谐。电影中这首乐曲是“西餐厅谈判”这个情节的配乐,正是“恍若隔世/迎向美酒夜光杯/怀璧议和/东浪冲西波玉碎瓦裂/更那堪/黎民枉受外侮欺/仗义进言平民愤”。

“晚来一阵风兼雨”则是着力渲染了黄飞鸿在宝芝林夜思时心中的忧愁及黑夜的寂静。同样在乐曲的开头,Bass混着鼓声慢敲,加上小锣时不时的轻响,简单而形象地勾勒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深夜,因为上述这三样乐器的效果就是模拟了更夫手中的锣以及黑夜中心跳的声音,令人不禁叫绝。任何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听了这个开头,一定就能知道乐曲所要烘托的时间。正是“独思夜窗前/旧仇新雨/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孤军战铁弹击屏/划破寂静/长慨叹/纵有盖世武技/难敌西风渐侵”。

需要补充的是,这部电影的插曲至少有16首以上,在此不能一一介绍,但并不是说其他曲子就不值一提——实际上,其他曲子也是相当优秀的,如“旱天雷”“穷途反遭俗白眼”“短衣射虎气难平”等等。但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乐曲中有不少都是旋律是重复的,即都是“将军令”的旋律。这样做不仅没令人感到重复的乏味,反而凸显了主题。因为旋律虽然相同,但是配器、节奏等都完全不同,烘托的气氛更是千变万化,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黄霑的音乐功底。这让人想到了一句口号,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黄飞鸿电影音乐正是这个口号的完美典范。黄霑在配器上,改变了以往“中国民族乐器只能小打小闹,表现些卿卿我我的东西”的观念,让中国古典乐器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且还是作为“主角”。相反的,据说是几乎所有情景的表现者的西洋乐器这次站到了配角的位置上,同时也成功地表现了电影中各种气氛。这就是他的另外一个成功之处。

91 年28届金马奖<武状元黄飞鸿>勇夺最佳电影音乐奖,92 年29 届金马奖<黄飞鸿之二 男儿当自强>同名主题曲再获最佳电影歌曲奖,音乐的黄飞鸿光彩耀眼。黄飞鸿,一位清末民初的武学宗师,站在西风东渐世界潮流的浪头上,大时代的骤然巨变,与江湖儿女的侠义情怀相互激荡,澎湃汹涌错综复杂。导演徐克和音乐大师黄沾将剧情和音乐融合,写情写景,历历在目,有悲愤,有沉潜,有激昂,有深情,有迷惘,且让我们闭上眼睛,用心来感受黄飞鸿的侠情世界。
12400120_782127.jpg (54.46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0:49:44 上传)

12400120_782127.jpg

00111111.jpg (77.73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0:59:26 上传)

00111111.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2-07-19 10:59:25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3#

青蛇
青蛇的配乐也是黄老的一绝,尤其是那首流光飞舞。
转: 《青蛇》从类型上属于奇幻片,但因其诞生于新武侠电影风起云涌的年代,并且是由新武侠电影的黄金班底打造,影迷还是倾向于将其笼统的划分到新武侠电影的阵营中,毕竟那个年代带有奇幻元素的武侠片很常见。该片的配乐是黄沾与当年还算年轻的徒弟雷颂德合作的经典之作。如电影本身,整部音乐作品亦是鲜明的分为了“魔”和“情”的两大部分。黄沾和雷颂德将合成器之功效再度发挥到了极致,惊艳连连,连黄霑自己都禁不住说“耐听得很”。

  主题曲《流光飞舞》词曲俱佳,一波古筝将光彩飞扬亦真亦幻的景象瞬间展现在听者眼前,陈淑桦飘逸而略带伤感的歌声则将人慢慢沉醉其中。伴随着张曼玉那段妖艳舞蹈的印度音乐,则是按照徐克要求谱写的中国风味的梵音。另一段神来之笔则是主题音乐《初遇》,撩拨的琴弦将清水涟漪,微波点点的江南风情轻摊开来,而笛和二胡则将柳枝轻舞,青草依依的清风绿影如墨笔般点点画于银幕之上。
155001_26039335.jpg (130.42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1:27:50 上传)

155001_26039335.jpg

middle_f1cbc401-30a0-4578-8181-215e30a8d103.jpg (76.54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1:27:50 上传)

middle_f1cbc401-30a0-4578-8181-215e30a8d103.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4#

04. 潭盾
 1957年出生于湖南的谭盾,曾多次荣获中国国家级创作奖,他的管弦作品《道极》更被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除此之外,谭盾在实验创作艺术上也非常活跃。他的《纸乐》、《陶乐》与《水乐》等音乐剧,都在国际前卫艺术领域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获得广泛的好评。其它诸如“Weber国际作曲奖”、“山多利作曲大赏”、“MIT杰出艺术成就奖”等国际奖项,更将他的声誉推至最颠峰。
 除了是一位出色的作曲者之外,谭盾还是一位著名的指挥家,94年受聘为BCC 苏格兰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兼副指挥,并且以指挥具有多元文化特色又令人折服的20世纪新作品著称。2000年为电影《卧虎藏龙》所做的配乐,更让他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电影音乐大奖的华人。诚如谭盾的理念把“中国当代音乐与文化风貌介绍出去”,而随着他的成功,华人的音乐舞台也得以更加宽广。
  与新力音乐合作期间,谭盾的作品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颠峰境地。如歌剧《马可波罗》,音乐内涵结合了西方宗教圣乐与东方京剧的精髓,是96年的年度最佳歌剧作品。而与大提琴巨星马友友合作的《交响曲1997》,力从中国文化中天、地、人三境界来诠释乐曲,结合乐器"编钟"的使用,建构出史诗般波澜壮阔,磅礴动人的气势。加上与世界级女高音黄英合作的《Bitter Love》,以及收录由《吉普赛国王》现场演唱雷鬼之父巴伯马利作品《One Love》的专辑《2000 Today》,多样化的风貌,谭盾再次证明了他的创作实力与无远弗届的音乐魅力。 在此次第44届格莱美中,谭盾再度为华人音乐家赢得荣誉,以电影《卧虎藏龙》主题曲《月光爱人》获得“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龙》原声带中的《永恒的誓言》获得“最佳古典音乐”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协奏曲则获得了“最佳古典音乐协奏曲”提名。
w020060904552869062163.jpg (25.51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2:34:27 上传)

w020060904552869062163.jpg

11385343fbf2b211b8e3896dca8065380dd78ec7.jpg (20.66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2:34:27 上传)

11385343fbf2b211b8e3896dca8065380dd78ec7.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5#

卧虎藏龙
听藏龙卧虎的音乐是一种震憾,真正达到和国外最优秀的电影配乐相比美程度的少有中国人拍的电影之一。
转:   本片的配乐由旅美大陆作曲家谭盾谱写,国际知名的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主奏,兼容东西方流行文化的李玟负责以中、英文演唱主题曲“月光爱人”(A Love Before Time),搭配相当新鲜。本片的主题音乐风格幽运,哀而不伤,配合上片中含蓄的爱情表达,可谓相得益彰。在飞檐走壁的一段配上紧密有致的击鼓声,则充分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武打气氛,堪称是中国电影配乐中的极品,赢取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的确是实至名归。
    《卧虎藏龙》的电影配乐让我们感到谭盾的音乐并没有因为旅美多年而变得西化,相反地,他的作品中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东方音乐文化气息,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T1TSloXfXaXXcQaRk1_041855.jpg (109.6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2:56:27 上传)

T1TSloXfXaXXcQaRk1_041855.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6#

英雄
这部电影故事基本可以归到弱智的地位,浪费了如此好的原声、摄影和演员。
转:这是奥斯卡最佳配乐大师谭盾献给《英雄》的光芒,谭盾说:“英雄有着美丽动人的光芒,你想象不到...”。

听谭盾的音乐,要有一颗侠客心。古代侠士胆大思密,高傲的个性,谭盾把它用来作音乐。说他胆大,是因为他的实验精神,在不可能处将东方的筝鼓与西方弦乐作巧妙的结合,而且还身兼作曲,指挥与部分小提琴演奏。夸他思密,是在整体器乐的搭配上,不论是歌剧女高音与日本太鼓的对话,或是小提琴与古筝的合鸣,都是令人激赏的桥段。又说他高傲,是赞叹他的音乐向来就是与众不同,有种对创新的坚持与理想。谭盾,实是开拓华人音乐领域的“英雄”。

此外,如果你着迷于马友友为卧虎藏龙配乐带来的新气象,那你更不能错过小提琴之神“帕尔曼”与日本鼓王“鼓童”画龙点睛的精湛技巧。这是帕尔曼第二次为原声带献奏,演奏电影配乐深受乐迷喜爱的他,继《辛德勒名单》后,选择了深具东方历史情怀的《英雄》,作为他退休之前对电影配乐的最后演出。凄美的琴声,将故事主角的儿女情长刻划的委婉曲折;而鼓童气吞山河的击鼓炫技,更让人向往剧中超然的武打场景。充满个性与原创性的剧情与配乐,当然还需要一个性格不凡的声音来诠释主题曲。放眼当今乐坛,还有谁,能比王菲更适合这个角色。由林夕作词,张亚东谱曲,王菲演唱的同名主题曲《英雄》,光看阵容,就肯定此曲一定好听,更不用说这是王菲加盟Sony Music,新力音乐倾力制作的首支作品了。这些中外巨星联手为电影配乐绽放光芒,他们,是丰富音乐呈现的《英雄》。

由张艺谋执导,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四大巨星演出,这出史诗武侠巨作《英雄》,由筹备到完成后期制作历经超过两年时间,庞大的制作备受国际关注,Time杂志早前更率先作封面推介,到如今宣传已是沸沸扬扬。张艺谋说: “卧虎藏龙拍得很好,但英雄是不一样的故事,它包含更多的历史元素,两者在题材上有很大的不同”。从《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到他的第一部武侠片《英雄》,张艺谋独到的手法,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与动作,他们,都是领导华人电影工业的“英雄”。
001234121.jpg (87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4:13:03 上传)

001234121.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7#

夜宴
怎么说,这三个电影一个差过一个,而配乐也一样,不过,这次是DG出的。
转:
谭盾为《夜宴》原声音乐的创作定下的基调颇为创新:1+1=1。谭盾对此的解释是这次的创作是中国电影音乐、民族音乐的全新尝试,是古代与现代、古典与流行、东方与西方的完美结合,但所有的撞击最后在音乐中的体现是交融。在已经完成的《夜宴》影象与音乐的结合片段中,谭盾的这一理念贯穿始终。白色面具、竹林、古舞,铁面人、宫殿、剑光,情爱、欲望、寂寞,伴随着情节的铺陈起伏,凝聚凋零的悲怆情韵,营造出一个荡然史诗,传达出身处人物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寂寞,中国民族音乐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西方古典音乐的浓烈中燃烧,彰显影片中那份蕴藏在天地之间的凛冽孤单情愁。
在创作方面谭盾的突破极大,完全不同于《卧虎藏龙》中的中国古典基调,此次《夜宴》原声在走势上不但有由静转动的层次感,更时见以静制动的视听震撼。在《今夜--生死竹林》《欲》等段落中,经由古色古香的音乐神韵与冥想音乐,营造出极具东方思维的空灵意境。钢琴与弦乐层次铺排气象万千、错落有致,将画面的震撼性与戏剧的感动性同时汇聚。几段交战乐章里不但有力拔山河的大合声,还有风云万千的管弦乐竞奏。
而滕格尔与周迅演唱的主题旋律《越人歌》更是犹如一厥唯美哀然的命运乐章穿梭其中。钢琴、弦乐、古筝的悲柔音质,把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向性与静态的神秘感巧妙的融进西方传统弦乐世界,让弦乐在波涛汹涌之际也能听见低沉的伤感情绪。张靓颖演唱的片尾曲《我用所有报答爱》更由影片令人意外的结局缓缓带出,高亢而悲情的嗓音与金属感的钢琴演奏紧紧交融,伴随着影片中由章子怡饰演的悲剧主角最后的眼神,为影片结尾制造出辉煌的最后高潮。
1666284996.jpg (34.96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6:18:34 上传)

1666284996.jpg

T1r68gXn5P5tK0tYUU_013738_jpg_310x310.jpg (56.44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19 16:18:34 上传)

T1r68gXn5P5tK0tYUU_013738_jpg_310x31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8#

顾嘉辉
顾嘉辉,(Joseph Koo,1933年1月1日-)是著名的香港作曲家编曲家,是粤语流行曲(CantoPop)的重要创作人,有香港歌坛教父之称。顾嘉辉至今创作了超过1,200首作品,当中不少是脍炙人口,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电视剧主题曲
 五十年代末期,顾嘉辉在湾仔仙掌夜总会和东英楼的一家夜总会里担任琴师,并组成了一支小乐队,乐队名称就叫“顾嘉辉大乐队”。1961年,美国波士顿栢克莱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的校长在夜总会听到顾嘉辉的表演后,主动为他申请一笔奖学金,邀请他前往深造,这也得到了邵逸夫的大力支持与资助,于是顾嘉辉负笈美国, 接受了为期二年的音乐训练课程。在同一年进修期间,顾嘉辉以作品《梦》参加电影《不了情》的作曲比赛, 结果脱颖而出, 成为该片的插曲,这也是他在乐坛初露头角。

  1963年,顾嘉辉学成归来后,开始为邵氏、嘉禾等电影公司作作曲、编曲、配乐等工作,并于1965、1967、1977年凭《万华迎春》、《何日君再来》和《秋霞》三次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音乐,至今仍然为获奖最多的音乐人,当时其它出色的电影作品还有《明日之歌》、《明日天涯》、《小云雀》等。

  1967年,无线电视台启播,顾嘉辉应杨成伟之邀,加入电视台负责作曲和音乐策划。六十年代末,香港乐坛是国语时代曲的天下,台湾歌星例如姚苏蓉、青山及杨燕等雄霸歌坛,掀起一股国语时代曲的热潮。广东歌根本不入流,第一流的听众到第一流的夜总会听英文歌和爵士乐,土一点的去二流夜总会听老上海的时代曲和时兴的黄梅调。用广东话唱的歌只有民间流传的“粤讴”,内容不外是青楼女子忆述恩客或者自怀身世,怎上得了台面?后来与被顾嘉辉被合称“辉黄”的组合的黄沾最早填的词,即是为了配台湾的电影主题曲,所以都是用国语演唱。直到1970年代,情况才开始有了变化。顾嘉辉和黄沾第一次合作广东歌,为电视剧《家变》写主题曲,罗文以独特的唱腔唱出了它的头两句:“须知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自此之后,香港终于有了它自己的流行曲,广东歌终于开始不再受到歧视。后来顾嘉辉、黄沾与罗文被称为“铁三角”,他们分别或合作为港产武侠剧贡献的主题音乐深入人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大众熟悉的旋律。

  1973年,顾嘉辉应电视编导王天林之邀为无线电视剧《啼笑因缘》谱写主题曲,该曲掀起了粤语流行曲的热潮,和许冠杰的《鬼马双星》并称为粤语流行乐坛的开山之作。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末,顾嘉辉那种从中国小调曲式发展出来的独特曲风,加上黄沾用粤语填写但饱蕴传统中文色彩的歌词,这个后来被称作“辉黄”的组合称雄香港大众音乐20年,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一般香港人对传统中国文学是没有什么认识,但在内地还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时候,几代香港人却在黄沾和他同期的几个填词人的笔下粗略得到了一种中国印象。例如《楚留香》“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又如黄沾自己作曲作词的《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若寂寥,豪情还胜了一襟晚照”。然后到了《上海滩》,内地观众也终于认识到殖民地香港所诠释出来的中国风:“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顾嘉辉与黄沾的作品,唱红了香港流行音乐的头几代歌手,从罗文、张国荣到梅艳芳,共同驱逐了英文歌的白色阴影。香港人听广东话从此不再是一件叫人羞愧的事,甚至还令人骄傲。不只台湾和内地有人为了唱港式流行曲学来一腔广东话,远到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有孩子们是在《小李飞刀》等中文歌曲的背景声中成长。那年头的香港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流行文化输出港,他的电视电影和音乐在这些外埠市场赚回来的钱要比在香港还多。说到香港,南洋年轻人会想到香港电视剧和里面经典的音乐。此后,顾嘉辉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插曲,其中《射雕英雄传》、《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剧集歌曲更是为内地人最为熟知。在前几届的十大中文金曲评选中,顾嘉辉总有四、五首作品入选,当之无愧地成为香港乐坛的半壁江山。七、八十年代的歌星几乎没有不唱顾嘉辉作品的,而其中如郑少秋、汪明荃、罗文等巨星的主要代表作几乎都出自顾嘉辉笔下。在整个香港乐坛历史上,还没有一位作曲家成就能出其右。顾嘉辉令人佩服的是他在一些表现家国情、民族恨等宏大的题材作品时,亦能表现得如此的流畅好听,却又不失深沉和悲壮等,功力是不能不令人叹服的。

  如果说是顾嘉辉一个人撑起了香港七十年代娱乐界的半边天,这绝对不是溢美之词。正因为有顾嘉辉这位一直在幕后为香港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曲打造音乐的人,香港的连续剧主题曲才找到了自己特点和风格,与此同时,也定下了香港乐坛十数年的主流流行音乐的基调。

  1981年,已经在乐坛久享盛名的顾嘉辉再次前往美国学习了六个月的音乐,研习电子音乐、十二音列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在他赴美进修期间,无线若有新剧集推出,那么作曲方面又如何呢?他说这是绝不成问题的,无线电视台只要把一些新剧集的资料邮寄给他,他就可以在彼邦创作,再寄回无线应用。顾嘉辉即使已“身怀绝技”但仍然到外国进修,这种精神实在值得学习。与他合作的填词人有很多,其中黄沾与他合作最多,两人合称为“辉黄”。1998年、2000年,顾嘉辉和黄沾两次举办演唱会,邀请多位实力派歌手,反响空前,随后还带领众实力唱将赴广州、美加以及东南亚等地登台演出。顾嘉辉作品数量庞大,已登记在CASH(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的有1100多首,并且相当多元化,包括电视歌曲、电影歌曲、与歌手合作的歌曲、儿歌,还有各种广告歌曲。

  顾嘉辉闲时喜欢画油画、摄影(特别是怕摄动态的相片)、砌模型、玩模型飞机和模型火车。他又喜欢看一些充满刺激的灾难影片及侦探片。由于早婚,顾嘉辉的女儿顾慧珩与子顾致和都已长大了,一双儿女都是他的心肝宝贝。两个儿女都爱画,很有艺术天份,儿子在加拿大做广告设计,女儿攻读秘书课程,可惜都与音乐无缘。顾嘉辉有一位贤淑的太太,那真是人生最大的福气,正因为他有这位贤内助才令他获致今日辉煌的成就。他与太太结婚多年,一向夫唱妇随,相敬如宾,太太是朋友居中穿针引线的,他欣赏她的文静、温雅,由此结成连理。

  顾嘉辉于1982年获英女皇授MBE 勋章,199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授铜紫荆勋章。其他奖项更多不胜数,较重要的还有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音乐成就大奖、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奖(金针奖前身)、亚洲电影节最佳音乐、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等。

  现在的顾嘉辉移居加拿大,基本是退休状态。前些年在好友罗文的葬礼上写下一副对联:“狮子山下,一曲飞刀成绝响,几许风雨,半生亲情永长存。”

  2005年春节,原定将举行他的荣休演唱会,为他三十年的音乐生涯画一个完美的符号。然而,因为“辉黄”的另一半黄沾的突然辞世,顾嘉辉本来设想中“辉煌”的告别演唱会也是意兴阑珊。
48540923dd54564ea623be50b3de9c82d1584f10.jpg (23.98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20 0:16:19 上传)

48540923dd54564ea623be50b3de9c82d1584f10.jpg

d6ca7bcb0a46f21f9f9c48f4f6246b600d33aee8.jpg (15.05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20 0:16:19 上传)

d6ca7bcb0a46f21f9f9c48f4f6246b600d33aee8.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2-07-20 00:17:1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9#

射雕英雄传
这部电视记载了我们这代人心中最美的回忆,里面的歌也早成绝唱。怀念里面的每一首歌,也怀念蓉儿,香港女演员中就她最让人怜爱。
“云海苍苍、大漠茫茫”,抬眼已是二十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突然想起了郭襄,如许年纪对情爱的认识却至为深刻,穆念慈对于杨康的喜欢在黄蓉看来是误用了真情,而郭襄却说了如下这番话:“她也是没有法子啊。她既欢喜了杨叔叔,杨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欢喜到底。”或者情爱便是如此罢,没有原由,喜欢了便是喜欢了,没有任何外加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很稚嫩的场景与武术动作,却对这些歌的印象如此深刻。现在的流行歌曲很难如这般引起心灵的共鸣。每当听到这些曲子的时候,似曾又让人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段美好时光!每逢罗文或甄妮开演唱会,对方做嘉宾时,这些歌不唱,是完不了场的。只是,余音尚绕樑,斯人已远去,翁美玲、罗文、黄沾都走了........
118138.jpg (87.12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20 2:54:23 上传)

118138.jpg

s300_89d1401ed6e86a802c6e3f1617156808.jpg (54.02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20 2:54:23 上传)

s300_89d1401ed6e86a802c6e3f1617156808.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2-07-20 03:10:03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40#

神雕侠侣
这部电视给我们的影响要明显低于射鵰,但是,里面的歌同样经典。就这部电视而言,95版是最经典的,里面的古天乐和李若彤把杨过和小龙女演绝了。

 “辉(顾嘉辉)黄(黄沾)”组合,可谓是香港乐坛的黄金担当。二人为香港武侠剧和电影创作了无数的经典之作。顾老更多以武侠主题歌创作为主,他为83版《射雕英雄传》《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创作的经典主题歌,可谓红遍大陆的大街小巷。同时,顾嘉辉作为粤语流行曲的重要创作人,将粤语歌曲的流行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从五十年代出道至今已登记在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的作品就有1100多首,可谓出质出量的音乐大师。
1111281154d13bda40e530c36c.jpg (249.69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20 3:08:52 上传)

1111281154d13bda40e530c36c.jpg

1111281154abaf621fe729d0fe.jpg (257.37 K, 下载次数:0)

jpg(2012/7/20 3:08:52 上传)

1111281154abaf621fe729d0fe.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