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83# 仁厚里权少 的帖子
您好权少!本地有您这样懂乐、爱乐者稀见。赞!
前帖,我为什么要对《梁祝》曲目作解说 和 在对应点子上应怎样来演奏,就是为了想明确这是《梁祝》,而不是像 “ 四不象 ” 似的以个人琴技突出为中心,脱离《梁祝》本意的 “《梁祝》”。尤其是西崎崇子至今的所有版本,西崎崇子在每一个演录版本上真的能演奏出《梁祝》的剧情和能表达出剧情的情景氛围否?个人倒觉得她是在琴技上玩杂技,以突出个人琴技为中心主体的演绎方式居多;然而一直以来为何会有这么多烧友也祟上于此,实属有点莫名其妙也!演奏什么曲目也好,能否演奏出曲目中的剧情和能否表达出剧情中的情景氛围是首当其冲的。老兄推荐的沙咸版,小弟没有听过,但按老兄的听乐水平对此版也这么荐上,估计此版《梁祝》也不会差得去那;有空我也要找张来听听先得。
谈到卡拉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爱乐者对其也这么喜爱和热知,原因不在卡拉扬的指挥水平有多高,而是80年代古典在国内刚兴起时大多数人也先入为主,加上当时在世有水平的指挥家不多,再加上相对较突出地对卡拉扬进行推广效应,使卡拉扬因此得到得天独厚的机会写进很多烧友的思想内;故此卡拉扬在大部分初入门的古典烧友心中印象是较深。卡拉扬最颠峰的时期是50年代初~60年代中这段期间,70年代往后在指挥方式上就一直走下坡。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只有60年代初演绎的DG版才是好东西(特别是贝5),除贝 5 外,其余8部作品都逊色于很多指挥家;70、80年代两次演录的《贝多芬:交响曲》就更不如他以往的一惯作风这么好了,开始玩个人主义。莫札特和老柴的作品就更不是卡拉扬的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