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寻求Vegh 韦格 Beethoven 贝多芬 四重奏全集 [复制链接]

查看: 30706|回复: 156
111#

回复 110# kbohm 的帖子

先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执着精神让人敬佩,我是去年进入168论坛,刚开始踏进的就是“音乐唱片”版块,后来进入“hifi乐趣”版块之“好声是有。。。。”帖子至今,这次偶然重回故土,能认识先生这般同好中人实属欣慰;我来此只算作串门,音乐艺术彼此观点、认识的探讨、学习需要时间和信任;如有愿与我交朋友的同好请去“好声”一贴,对我有个观察、了解,我们再进一步互相学习、彼此沟通;如果先生是上海人那就更好了,我会邀请您来寒舍,在贝多芬四重奏之“大赋格”里遨游一番,您会面对四十多个单元和华丽的音色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您我岂不惬意?这种感觉只有知音才有!谢谢。
TOP
112#

可别忘了两组匈牙利裔的贡献!

布达佩斯组  50年代单声道
匈牙利组    50年代单声道
说起匈牙利组,韦格曾担任过其中的一提呢!离开后才自创韦格组

捷克裔斯美塔那组也值得令人期待

贝多芬四重奏有不少录音佳作,不必局限于几个版,鄙人还想听听贝多芬组(前苏联)的表现,可惜一直无缘
最后编辑sutao0688 最后编辑于 2011-09-27 08:57:04
TOP
113#

回复 111# 670707 的帖子

呵呵,兄台谬奖了,听音乐需要执着,但也看缘分,跟各人心理类型、经历阅历自有暗合之处,因此趋向也各有不同。维格组的贝多芬对我而言就是“有缘”的那一类,故而始终喜爱。可惜本人僻处西南,东西悬隔,恐怕难有交集。不过论坛之所设立,岂不正为汇聚五湖四海之乐友,消除空间之界限,无论身处何地,只要登录网络,即犹若比邻而居,共同探讨,激扬观点,不亦乐乎。
Backhaus
TOP
114#

回复 112# sutao0688 的帖子

连“母带损毁”的瓦尔特的立体声莫交都能打包再版,匈牙利单声道也很可以期待。。
Backhaus
TOP
115#

回复 113# kbohm 的帖子

韦格四重奏组演奏贝多芬弦乐四重奏70年代录音能使先生产生如此强烈共鸣为你高兴,我前帖所言暗含委婉之意不知先生知否?我有个习惯,对于一个公认的权威版本没有品出真味,会花点时间、心思寻找资料,甚至捧着乐谱探查个究竟,关于此版本我收集了一些韦格四重奏组成员资料和他们活动情况,发现50年代后期至60晚期年代,他们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合作机会不甚多,有种劳燕分飞之感;另外,在“大赋格”演奏中第三变奏的对答节奏是切分音,要求力度一直强,并且重音加强,体现音乐的狂野和粗暴性,而韦格版此处显得脱节而力不从心;反观阿尔班贝格在此几节处理中节奏、力度、强弱变化都在掌控之中,如果音响器材还原得好,就像小型管弦乐队声响;当然,这些话本想与先生私下交流、沟通,在先生鼓舞下再次妄言几句,请谅解;谢谢。
TOP
116#

呵呵!贝尔格组的技术能力超强,对贝多芬精神世界的揭示一点不必其他组差,最适合作入门,这是我始终强调的一点。

意大利组虽说也不错,但过于松散、绵软的表达不符合贝多芬的坚强个性!
TOP
117#

回复 116# sutao0688 的帖子

回先生,阿尔班贝格演奏贝多芬,EMI公司出过二次录音,前者是录音室后者是现场,EMI后来在不受好评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中出过他们演奏贝多芬晚期四重奏现场录音版。
TOP
118#

现场版我始终未有机缘接触,这里谈的仅指他们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录音室制作,对我来说,已经够了。

没有比较就无从体现优劣......可以直接用OP.131/132/135逐段进行比较。
贝尔格组不会给你夸张的慢节奏、不会给你多一个音符,更不会少一个音符,作品里应有的意蕴均在简约中给予充分的表达,还有强烈的气质与性格,合理的分句、融洽的配合与感人的情绪。这就是技术能力。是其他组无法超越的。

可以将贝尔格组比喻作四重奏中的海菲兹。
TOP
119#

回复 118# sutao0688 的帖子

哈哈,偶会诸位先生真荣欣,没想到先生是阿尔班贝格迷;前者先生说起匈牙利四重奏组,我建议留意DG大荷花版的巴托克弦乐四重奏,我听过埃莫森、哈根、泰卡斯、阿尔班贝格等版本,唯独匈牙利版能充分体现匈牙利民谣风味、孤独、精神挣扎、丧失亲人的悲痛欲绝、音乐表现手法的探索等因素;谢谢。
TOP
120#

已经有了,不过还未来得及听,请看这贴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5113.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