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1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什么要玩黑胶?》---与黑胶相关的交流话题 [复制链接]

查看: 260495|回复: 1101
31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312#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8-25 1:09:00 发表
Decca SXL2029(蓝框),Argenta指挥伦敦交响乐团,Campoli小提琴《柴可夫斯基:小协》太贵了,只好曲就收了张大LONDON.


有幸听过ORIGINAL的CAMPOLI, 这位老人家对柴小完全是另一种的演绎,很慢也很炫,前面部分真有些JAZZ的感觉,暗自庆幸EBAY一役没有下狠心拿下,听柴小,KOGAN足矣。CAMPOLI的小品玩得相当有味道,DECCA的ECS系列和琴鸟唱片都有他的优秀录音,很值得收藏。
欢迎光临高盈电子城三楼琉瑪唱片,一起感受黑胶的魅力。电话:13312884688.
TOP
313#

这贴的养份越来越足了!
肥沃的黑胶土壤啊!
TOP
314#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8-23 20:55:00 发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8-23 11:5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8-23 11:26:00 发表
CD唱片上本来没有的东西,超采样升频处理的结果,与原始数据还是有差异的,有“美化”声音的嫌疑……

这要分开两方面来理解。
数字记录的方式是0和1,模拟是连续的。
打个比方,要用阶梯来还原 ......
据我了解,CD的音频波形还原并不是由想象中的阶梯组并出来的,理论上只要有两个采样点就可以完美还原了。用示波器观察CD输出的20KHz高频波形,你就能明白这不是蒙人的鬼话。低于20KHz的频率会多于两个以上采样点,但是,其实同样也是只要有两个采样点就“够”了。
采样频率的高低,决定高频还原的极限可达到什么频率,仅此而已。

你了解得太少了,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的原理中,都要经过“阶梯”这个过程,什么是由想象并出来呢?用示波器观察到CD输出的波形,是经过滤波后的结果,被人蒙了还不知道。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采样频率可以小于两倍信号源的最高频率。
TOP
315#

阶梯只是第一步,阶梯后的两点采样算法才是关键。

开心果兄是否知道44.1Khz基础上的2点采样能否完美还原20KHz以下的高频波形?
逗你玩儿
TOP
316#

我还是玩无损音频实在方便听起也不错
OPPO93度高15SE欧博X1+8核电脑+
YMH3067德颂V8I+300B+KEFIQ9
TOP
317#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1-8-25 9:46:00 发表
阶梯只是第一步,阶梯后的两点采样算法才是关键。

开心果兄是否知道44.1Khz基础上的2点采样能否完美还原20KHz以下的高频波形?

如果把这里的“完美还原”理解成100%还原的话,理论上可行,只是它是空中楼阁。因为采样定理是建立在理想滤波器的条件下。
事实上,即使把硬件做到100%的精确,由于不存在理想滤波器,也无法100%还原。
TOP
318#

如果如开心果兄所说,那么从理论上讲用44.1KHz的频率进行两点采样能完美还原20KHz以下的波形。理论上讲CD在20KHz以下的信息量不比黑胶少。
逗你玩儿
TOP
319#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8-24 22:25:00 发表
明亮感集中在中高频的部分,穿透力其实是指高频的泛音,属于超高部分。
你如果用过磁带,就知道最容易丢失的是什么信息。

我是位初烧,在边上观看了先生关于海菲兹小提琴音色的描述,想进一步请教,有人说海菲兹一生中使用过两把风格不同的小提琴,现在请问:“我们是否能在唱片中知道海菲兹换琴大致时间?”;他们说这个问题在黑胶中能分别而CD做不到,我不知是真还是假。
最后编辑19720801 最后编辑于 2011-08-25 13:42:18
TOP
320#

虚心请教,没人搭理,是看不上初烧,还是。。。。;也许大部分烧友就是听个“响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