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0-9-13 12: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imontian2399 于 2010-9-12 17:19:00 发表 现代很多录音音效虽好,但大多有人工修饰的痕迹,就像做菜加佐料一样,喜欢因人而异,并非就一定合你口味; |
基本赞同。
如果用烹饪来形容唱片制作非常形象。一般来说,越好的东西越不需要复杂的烹饪,以牛肉为例,最顶级的牛肉可以刺身或者用白开水稍烫一下,醮上酱油就搞定,厨师只负责选料和切片;比较好的牛肉解冻之后猛火煎到半熟,淋上调味酱汁即可,厨师要掌握好火候和调好酱汁,既要保留原来味道口感,又需要用烹饪技巧和调味料来弥补不足;差的牛肉就要用上很多调味料腌制,扭曲原来味道,口感。总之食材越差,烹调手法越复杂。回到唱片上来,在早期,因为技术限制,无法在后期对原始录音进行太多的后期制作,于是好的演奏或演唱,制作出来就好,差的出来就差,唱片公司要做一个好录音,就要找来好的音乐家,把麦克风摆设到好的位置,音乐家严谨的进行录音才能做到,如果效果不满意就只有重录;后期技术发展,稍差的素材可以通过后期制作弥补,音乐家演奏或演出有不足的还可以后期修补,素材差点就后期制作调整多一点。反正是前期工作可以大量减少,后期制作工作更多。
这么说大家可能觉得难道现在就没有用原汁原味的方式来录制的唱片了吗?坚持使用这样方式录音的唱片的“发烧”公司一直还是有的,不过因为这样录音所需功夫时间比较多,而且因为翻版盛行,音乐家的唱片销量带来收益有限,大牌音乐家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精力去录制唱片,而愿意花更多时间在收益更高的现场演出。“发烧”公司通常规模小,资金不足又请不起大牌音乐家,只能请二三流音乐家,结果是用劣质牛肉来做刺身;大唱片公司有能力签下好的音乐家,但双方都要注重效益,好的牛肉也被腌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