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里,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地沟通之下,他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曲》与《第五交响曲》。然后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一八一o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的思想,也看来似乎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确又凄惊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二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狂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意有些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全了我们。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看了这个小学生的乐评真是吓死人,我不认为这个小学生具有对我们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具有如此的解读力。倘若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小学生,那么这个世界离毁灭也不远了!这个东西一定是他的不争气的老爹从各个地方东拼西凑给她捉刀的,一个刚接触现实世界不久的小学生的眼中的贝多芬是这样的吗?一定不是!教小孩去抄袭并引以为荣,这是个什么世道?况且这个做老爸的还是人民教师!依我看他不配这个称号,他触及了这个职业的道德底线!我的孩子如果写这种东西我会揍的她爬不起来!更别说帮她去写!把未成年孩子纯洁的头脑塞进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还坏!这个人干的事是在**他幼小女儿的心灵,比直接的肉体侵害更严重!教女儿写这种东西做人真是失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