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6137138139140141142143» / 14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漫谈 [复制链接]

查看: 363266|回复: 1449
1391#

原帖由 akennadun 于 2010-3-10 16:12:00 发表
S兄,软盘调整好,并不比硬盘柔软。

个人经验。

A兄:我说的也不一定准确,我也觉得我下这个结论有点仓促,
这和我听过的器材不是太多也有关。但硬盘和软盘我听过一些。
简单地说:我感觉硬盘动态要好,软盘音乐味要好。
有一次我在一位朋友家里听莲12,感觉是弦乐比较好,而动态还不如一部CEC CD机。
兄台觉得软盘和硬盘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我没有拿相同价位的硬盘和软盘同时PK过。
所以我想听听兄台的看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92#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3-10 16:36:00 发表
原帖由 akennadun 于 2010-3-10 16:12:00 发表
S兄,软盘调整好,并不比硬盘柔软。

个人经验。

A兄:我说的也不一定准确,我也觉得我下这个结论有点仓促,
这和我听过的器材不是太多也有关。但硬盘和软盘我听过一些。
简单地说:我感觉硬盘动态要好,软盘音乐味要好。
有一次我在一位朋友家里听莲12,感觉是弦乐比较好


S兄,我曾经在相同的系统下,感受过LINN LP12和一个知名硬盘的声音。可以这么说吧,调整得当的LINN LP12的动态和坚韧性,一点都不“柔软”。呵呵。
TOP
1393#

原帖由 akennadun 于 2010-3-10 18:55:00 发表
S兄,我曾经在相同的系统下,感受过LINN LP12和一个知名硬盘的声音。可以这么说吧,调整得当的LINN LP12的动态和坚韧性,一点都不“柔软”。呵呵。
兄台说的是新的莲12系统还是旧的?我听的是旧的,
唱臂是最好那支,唱头是zyx,动态是真的不如CEC CD机,我那位朋友水平不差的,
我也听过论坛的网友说过莲12(旧的)动态不差的,我一直比较费解。
我自己用的很差的硬盘,很轻松就击溃了我的jadis cd机。
所以有几次我有机会升级为莲12系统,但我都没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94#

另外,我有个问题请教老兄。
硬盘和软盘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既然有些软盘在动态胜过同价位的硬盘,
那么这种硬盘还有什么价值呢?
问题问得比较业余,让兄台见笑了。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0-03-10 20:15:09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95#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0-3-10 20:11:00 发表
另外,我有个问题请教老兄。
硬盘和软盘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既然有些软盘在动态胜过同价位的硬盘,
那么这种硬盘还有什么价值呢?
问题问得比较业余,让兄台见笑了。


S兄客气了,其实我对硬件的了解是很差的。虽听过别人调整到位的软硬盘,但其中缘由,还真的说不出来。但我想,从设计到开发,每个立志在黑胶市场的公司都有着不同的音响重播理念,所以,动态可能不仅仅是软硬之间的唯一差异吧。
TOP
1396#

黑烧,我换唱片时静电声特别大,还有吸力,有时还传到喇叭吱吱响。不知有你们是怎么对付静电的。
TOP
1397#

对,静电使喇叭发出吱吱响,我也不知如何对付。刚才听了命运之力,动态远远好过我的CD系统。
TOP
1398#

LINN 虽然经过历代进化但仍然无法突破物理天限,从重播的绝对准确性而言不可能胜过高级硬盘系统。
很多发烧友觉得“软盘”比较有所谓音乐味。这也许只不过是之前所听过的“硬盘”素质不够好或者搭配、调校不够准确而已。小弟认为唱片中的信息发掘得越充分,并中性、准确地重播出来,音乐味就自然蕴含其中,无论是LP 还是CD。唱片就象一幅油画,画家就是作曲者、艺人和制作人。要欣赏这幅图画,欣赏者就是要把它看清楚,而不是在上面添加自己认为应该有的东西。唱片音效是制作人声音美感的体现,只是每位制作人的美学观点不同,我们才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取向。
之所以有以上的感受,缘于数天前路过海印顺便到达声探访骆师傅。海印现今真不是一般的清净,坐了近一个小时都没见到其他客人。随手在唱片堆里拿出一张Mia Farrow 旁白,普列文指挥的彼得与狼,大约是七十年代中期的压片,就听这个吧。Farrow 说出第一句独白我就被彻底迷住了。真的,当遇上真正好的系统时头几个小节就足以令人感到其非凡之处。聆听者会觉得所有唱片里的信息都清楚明白地呈现出来了,根本无需借助想象力就可以“看到”音场里发生的一切。所有的HiFi 元素都是刚刚好,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就象是置身音乐厅现场,你不会去挑什么“低频量感不足、不够音乐味”之类的毛病。当时的感觉的确就像是置身现场,只不过是等比例缩小了的现场,某些乐器甚至比现场更清晰可见。这只不过是一张名不见经传的ASD罢了!
那一刻很让我有点心灰意冷。这堆器材价值数十万啊,看来这辈子都无法体会自己手中那些“名版”有多美了。我问骆师傅用LINN会不会声音更美。回答是不会。因为LINN盘的物理特性注定无法提供如此深潜、稳定的低频,低频细节也无法完全发掘出来。只要丧失任何细节整个音画就会随之褪色。要知道他自己是超级LINN迷,珍藏着一套顶级配置的LINN系统,只不过恐怕再没有发声的机会了。
在这个昂贵而调校相对很准确的系统里(包括房间效应)无论是听什么版本都能迅速分辨出声音取向的不同。后期刻片不好?复刻版不好?我只可以说“世事无绝对”。但是绝对能轻易知道这张唱片是不是你喜欢的声音,不管它是什么版。
TOP
1399#

linnsondek兄是歌剧发烧友,也是黑胶发烧友的。
168藏龙卧虎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00#

linnsondek兄说的我认为是对的,今天很多的黑胶系统都在追求更加真实地还原唱片。
但高级硬盘系统也是非常贵的,几十万到成百万的都有,不过这些我自己也无法追逐。
就只是了解一下,知道是怎么回事。
使用莲12系统的朋友请别见怪,
A兄说的也对的:不同的品牌都有自己的理念,自己喜欢就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