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谈谈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给我的启示 [复制链接]

查看: 45418|回复: 117
71#

原帖由 爱hifi 于 2009-12-15 12:00:00 发表
莫扎特音乐的我最喜欢的古典,他的音乐像茶!
这是近期的感想,茗茶忘忧延年益寿,一壶得真趣,一世受至味。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有没有试过喝茶听民乐,
喝红酒听莫扎特?
哈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

读到贝多芬那一节,感动得令俺想哭,虽然他的事迹俺都清楚,但还是忍不住情感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73#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09-12-15 14:34:00 发表
读到贝多芬那一节,感动得令俺想哭,虽然他的事迹俺都清楚,但还是忍不住情感

老弟是性情中人,
真正的深情是很难得的,共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5#

我认为音乐是独特的,有她自己的语言,不必借用别的东西来理解。
我前面已经说了。对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甚至这部作品对后来者的影响。
我都感兴趣的。但这些对理解作品有益还是有害?还是应该把这些看做对作品有益的补充?
我认为都是值得大家讨论的。
比如对《娘子谷》的理解,你们是否觉得要理解背景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6#

扩展开来:你们怎样理解《标题音乐》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7#

首选回复楼主:俺确是性情中人,很容易被音乐中一些偶尔触动心灵的旋律所感染。不过偏向于悲情一面的情况也不是很多,例如《英雄》第二乐章、贝7交的第二乐章和肖邦钢协的第二号的第二乐章都使俺伤感。兴奋的乐章太多了。
另外,标题音乐,在俺的理解,是给聆听者有一个思考的范围。《田园》、《新世界》等,都是很明显的。
名位见笑了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78#

回权少:尽管现在很少听交响曲,但贝多芬的交响曲无疑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英雄》和《田园》是我最喜欢的两部贝多芬交响曲,
而且我特别喜欢这两部作品的末乐章。
贝多芬喜欢把末乐章作为高潮来写。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构思深邃、宏伟,情绪宽广,
在曲式的处理上都达到了作品整体上的高度统一。
都是些相对完美的作品,令人难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9#

权少提到肖邦:肖邦最令人伤感的作品我认为是第二奏鸣曲,
也就是《葬礼进行曲》。我曾多次提到这部作品,尽管我对这方面没有什么亲身体验,
我的家人都很健康。
但这部作品我感觉不仅仅是谈《葬礼进行曲》,
我觉得这是肖邦境界很高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带给人的温暖是很感人的。
我喜欢弗朗索瓦和波里尼的版本(阿格里奇的也很好)。
弗朗索瓦弹得很萧瑟,而波里尼弹得很温暖(我认为波里尼不是冷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

接下来谈“标题音乐”,欢迎大家讨论。
“标题音乐”是一种与“纯音乐”相对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带有文学或故事联想性的作品。
这就是说,作曲家在创作这种音乐的时候,
脑子里面总有某个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民间传说的影子,
而“纯音乐”则没有文学或故事的含义。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标题音乐”的“内容”呢?
是否我们一定要搞懂音乐作品里的“文学内容”或“故事情节”才算理解这部作品呢?
或者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理解这些“文学内容”和“故事情节”?
欣赏“标题音乐”和“纯音乐”大家觉得区别大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