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naxos不出历史录音了么? [复制链接]

21#

作为一名历史录音爱好者,俺感觉yilinliulin似乎脱离了CD时代太久,仍然沉浸在大清王朝的荣耀中,醒醒吧,改革开放都30年了。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22#

EMI都有点对古典市场不管不顾的意思了~你还想让他花力气去挖掘仓库?就算重新发行了,质量也得打个问号。那些老艺术家录音是给人听的,至于让哪个公司发行,这很重要么?
TOP
23#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9-8-4 9:46:00 发表
从制作的角度来说,大T的做法实际上和强盗逻辑无二,因为你只是购买了母带的使用权,和当初唱片公司和艺术家签约、制作人和艺术家花了大量的心血来创造艺术产品、唱片公司为此前期开发的录音技术、制作技术的成本来说,后期二手买家的成本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在卖高价实在是昧良心。所以,我尽管喜欢大T的唱片,但对它的定价不敢苟同。
大T发行过的录音,后来EMI自己基本上也重新发行了唱片,尽管制作粗糙了,但价格是平

如果把保护时间延长到95年,那才会使音乐受众最小化
TOP
24#

Y兄说的不无道理的。比如那套科岗,EMI是20一张,大T是100左右一张。你们看看这个价钱差距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5#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8-4 16:25:00 发表
Y兄说的不无道理的。比如那套科岗,EMI是20一张,大T是100左右一张。你们看看这个价钱差距吧。

个别特例,更多的例子是只能选大T,比如R.kempe 莫扎特交响曲39 41
这么好的东西,EMI干嘛不出?
就是怕出了卖不了,人家出了好卖了,自己就更不出了。
科岗这样的东西,本来就好卖,不出就是傻瓜。
于是搞个包子,廉价卖打压别人,并且做工低虐,这就是大公司生存之道。
呵呵,发觉精英人士都是站在大公司这边,懂得经营之道,呵呵。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26#

kogan是因为大T先出了以后成了畅销货,于是EMI也出了这套4CD
TOP
27#

希望EMI把录音全卖了完事,一看见劣质包子就有呕意~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28#

如果NAXOS真发不了历史录音,对爱乐者来讲绝对是个悲哀!!!

价高的就一定有艺术品味吗?就一定有鉴赏力吗?

鄙人绝对不认同!!!
TOP
29#

原帖由 wilwin100 于 2009-8-4 16:46:00 发表
kogan是因为大T先出了以后成了畅销货,于是EMI也出了这套4CD

你错了 EMI 早出的
这张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卖的不错了
现在这张老版 二手更是天价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30#

我想,我的感觉也正如上面几位朋友帖子中所反映的,本来属于某一个公司的历史遗产,别的公司拿去重新制作后再来发行,有时候会比原公司还要做得好,也有时候不如原公司。这样的市场竞争局面才比较有意思,相信对我们爱乐者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至于说版权方面的问题,版权当然需要保护,如果是我自己的某样东西有了版权我自己也很想保护,不过我觉得以前的50年的期限已经足够了,非要将它故意改成95年,总让我感觉是那些航母级别的大公司在为自己谋私利,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
TOP
31#

EMI各分部不能取代国际EMI,国际EMI的Kogan虽然出得早,但是寥寥。
法国EMI的Kogan只4张,大T是6张,但是日本东芝EMI出得更早,是7张。
难道东芝EMI得归入通常说的EMI一列?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32#

原帖由 天天_2003 于 2009-8-4 17:00:00 发表
我想,我的感觉也正如上面几位朋友帖子中所反映的,本来属于某一个公司的历史遗产,别的公司拿去重新制作后再来发行,有时候会比原公司还要做得好,也有时候不如原公司。这样的市场竞争局面才比较有意思,相信对我们爱乐者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至于说版权方面的问题,版权当然需要保护,如果是我自己的某样东西有了版权我自己也很想保护,不过我觉得以前的50年的期限已经足够了,非要将它故意改成95年,总让我感觉是那些航母级

正确!既得利益者对自己利益的维护,历来如此。
对于精英人士来说,也属于既得利益者,或者说是以高昂代价获得利益者。
由此,有两个心理:
一,不希望既得利益由于时间的逝去而失效,
二,不希望既得利益丢失其原有的高价值。
这两个心理的根源是,要维持精英人士的优越感和荣耀。
所以,精英人士的想法是我们平民百姓是不同的。
大家要谅解,并保持和谐。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33#

东芝EMI当然是例外咯~呵呵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34#

原帖由 hyben 于 2009-8-4 17:12:00 发表
对于精英人士来说,也属于既得利益者

---既得利益者,说说偶在皇城根地下见到吧:
有通过内幕消息提前介入上市公司原始股的
有基金经理的老鼠仓
有通过消防审批,或者规划审批容积率多拿几套房子的
有部队白拿房子的 报销的
有通过影子公司周转垄断企业关联业务的
有低息拆借银行信贷转贷高利贷的
还有卖木马肉鸡等等,最正规的是等待拿高额拆迁费的人。
其它大多数辛辛苦苦挣一份工资的劳动者,怎么能说是既得利益的人呢?建立在既得利益系统上的人层层联络,盘根错节。那些都是潜在冰山下的人吧。
TOP
35#

“东芝EMI”这么叫的不多。东芝是东芝,EMI是EMI,吐啊吐的就习惯了~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36#

原帖由 hyben 于 2009-8-4 16:55:00 发表
原帖由 wilwin100 于 2009-8-4 16:46:00 发表
kogan是因为大T先出了以后成了畅销货,于是EMI也出了这套4CD

你错了 EMI 早出的
这张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卖的不错了
现在这张老版 二手更是天......

不我说的是后来的廉价4CD~
TOP
37#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8-4 16:25:00 发表
Y兄说的不无道理的。比如那套科岗,EMI是20一张,大T是100左右一张。你们看看这个价钱差距吧。


基本是外行人在说外行话。

大T首版的零售定价根本不是自己说了算的,EMI对它是有明确要求的。你想在同一个市场里拿人家大公司的东西薄利多销为自己挣口碑?想得美!大T要一上来卖低了,回头EMI自己再版时市场还有多少空间呢?宁愿让利润空间,也不能放市场空间,这是版权贸易中最基本的运作原则。EMI再版卖20也就是赶上现在这种大背景了,倒退个10年不卖个60-70/张都算对不起您。原则是,便宜现成的大公司占(如今连“大善人”的美名都占了),地雷永远小公司去淌。


再者说,NAXOS再版EMI以前CD化过的历史录音欧美零售价还9.99$呢,大T顶着雷发首版英国本土定价11英镑能算黑吗?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09-08-04 18:38:43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38#

等俺有了钱,就用大T搭一别野,肯定比用EMI搭的结实。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39#

争论了半天白搭,人家欧盟说了算。
超级歌剧迷
TOP
40#

观其言,知其性别。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