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1-6 11:43:00 发表 那就是在录音操控上,必须承认作曲家的配器在卡卡的录音中,有很多都被他弱化到了最低,以营造一种美的声音.对我们了解一个作品到并不是最大问题.我也同意CJ御姐控 说的,1他的处理有时候真是冷酷无情2其实也就是任何指挥都不可能驾御所有的作品,而老卡的特征就是"加工".一部作品好似毛胚,经过卡卡打磨在形上就产生了深深的光鲜LOGO,(而且我认为卡卡处理音乐塑造的画面感很强).但是有些毛胚不适与卡式打磨.这也就如同我们见到美女一般只注重外貌,很少注意她的内在光鲜. ...... |
阁下真不愧为卡迷,又再一次把卡的特色说个透彻。
有趣的是,君的美食却成了俺的毒药。这种加工我却觉得很假。
看了另一帖,说日本《名曲500首》曾经这样评价卡拉扬指挥的马勒第九交响曲:“卡拉扬的马勒每一细部都像结晶品那样,是在周密设计下塑造出来的,它的模样是何等精美,简直可以形容为最高级的仿冒品,这种超级冒牌货具有比真品更大的美丽。”
这句话真是很辩证的来看卡的美学,褒中带贬,又贬中带褒。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让我们都分不清楚了。
卡的演奏有他的功力,有些曲目他真的是演奏的特别华丽,确为旁人所不及,我也被动摇过(他处理的高潮乐段可以让我身体不自主想跟着移动起舞),但遗憾的是,我的心里很少被他的音乐感动过。
有人提过深度问题,说“深刻”其实不过是音乐变成了文学和哲学的附庸,但事实不然,深度或深刻也绝对不只是文学和哲学而已,但它要说起来也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
这就像你看到了一位美女,你为她动容,好想追她,等到你们一交谈,才发现她没什么内涵。这样的女孩我不会想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