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指挥帝皇卡拉扬!! [复制链接]

查看: 16035|回复: 106
21#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12-30 17:31:00 发表
布鲁克纳这些作品构架都非常雄伟,他创作的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对华格纳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作品结构非常庞大,但弦乐组又非常优美,卡拉扬的演绎非常恢宏,声部清晰、演绎得非常瑰丽多彩,崇高、伟岸,而又气魄宏大,我们仿佛置身于音乐激流当中,而慢乐章又非常优美、流畅,整部作品似乎在探求什么,充满哲学的思辨.........关于人、自然、宗教,非常复杂、丰富.......

看到这套布鲁克纳就心寒,哎~根本就没有让我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温暖与激动,特别是第五,除了音效之外,各方面都很苍白。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22#

就是他!!!DVD好像只有第3乐章。
最后编辑Tintin 最后编辑于 2009-01-04 10:30:52
我心中只有感恩,平凡而充满乐趣的人生。
TOP
23#

回复 21# CJ御姐控 的帖子

怪我不好,没拉住你的小手,虽然已经建议你不要听这个版本了,木哈哈
还有点,其实我.....听协奏曲不是听主乐器....而是听卡卡的配乐
这个拉2真是很到位啊,老卡还指挥过拉的交响舞曲,可惜没指挥死岛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19:43:18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24#

这还是一个个人口味的问题。谁说诠释布鲁克纳对神和大自然的礼赞一定要温暖和激动呢?它也可以是崇高和冷冽的,就像阿尔卑斯山的冰峰(卡拉扬不正是生长在阿尔卑斯山的嘛),又似光滑的大理石群像,有着坚实的结构和冰冷的光泽,有着亘古和永恒。我们有卡拉扬的崇高冷冽,有切利的温暖和激动(甚至是他忘情的咆哮),有富特自由徜徉、悠然物外,还有瓦尔特、约胡姆、海丁克、巴伦博伊姆、朱利尼、索尔蒂、舒吕西特、伯姆、西诺波利....。这是一个多么丰富而多彩的世界啊!

当然,张开双臂去拥抱多彩世界、还是忘情地留在自己喜爱的一种或几种境界中乐不思蜀,完全是个人选择。但这不是卡拉扬、切利、富特、海丁克们的问题。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8-12-30 18:53:00 发表
看到这套布鲁克纳就心寒,哎~根本就没有让我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温暖与激动,特别是第五,除了音效之外,各方面都很苍白。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08-12-30 22:47:07
TOP
25#

尽管反对收藏什么集锦,但是这一套绝对是应该听的。
卡拉扬录制的成套的贝多芬钢协就这么一套。
Beethoven 5 Piano Con.-A.Weisenberg,Karajan(EMI).jpg (, 下载次数:407)

jpg(2008/12/30 23:08:49 上传)

Beethoven 5 Piano Con.-A.Weisenberg,Karajan(EMI).jpg

Karajan with WPO in 1946-48.jpg (, 下载次数:406)

jpg(2008/12/30 23:08:49 上传)

Karajan with WPO in 1946-48.jpg

超级歌剧迷
TOP
26#

谢谢各位参予,度假几天,回来继续。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原帖由 qsyd 于 2008-12-30 22:43:00 发表
这还是一个个人口味的问题。谁说诠释布鲁克纳对神和大自然的礼赞一定要温暖和激动呢?它也可以是崇高和冷冽的,就像阿尔卑斯山的冰峰(卡拉扬不正是生长在阿尔卑斯山的嘛),又似光滑的大理石群像,有着坚实的结构和冰冷的光泽,有着亘古和永恒。我们有卡拉扬的崇高冷冽,有切利的温暖和激动(甚至是他忘情的咆哮),有富特自由徜徉、悠然物外,还有瓦尔特、约胡姆、海丁克、巴伦博伊姆、朱利尼、索尔蒂、舒吕西特、伯姆、西诺波利

的确老卡这些布鲁克纳外表上确实似光滑的大理石群像,有着坚实的结构和冰冷的光泽,可也就是有此外表而已了。当然能够在音效上做到这样地步已经不容易了。同是BPO可以比较一下巴伦博伊姆在华纳的布鲁克纳第五终曲,在听听老卡实在味同嚼蜡了。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28#

bruckner Symphony No 5 老卡一辈子用演出32场
1937-1981
32 Performances 现在可收藏录音Symphony No 5
1954 2nd October (V.S.O.) Orfeo: Vienna
1969 27th August (V.P.O.) Arkadia: Salzburg
1972 31st December (B.P.O.) Radio Broadcast: Berlin
1973 9th June (B.P.O.) Radio Broadcast: Salzburg
1976 6th - 11th December (B.P.O.) Deutsche Grammophon: Berlin
1976 11th December (B.P.O.) Radio Broadcast: Berlin
1977 4th April (B.P.O.) Radio Broadcast: Salzburg
1980 22nd November (B.P.O.) Radio Broadcast: Berlin
1981 10th May (V.P.O.) Radio Broadcast: Vienna
1981 27th May (B.P.O.) Radio Broadcast: London
我对70年代那套也无大喜....因为这就是老卡录音室的习惯,大家多听老卡现场吧1969 27th August (V.P.O.) Arkadia: Salzburg我手头有这张,黑色封面4CD,我有兴听过81年伦敦那场片段....才使我第一次喜欢上布5,正好也是他最后次指挥布5...他找到感觉了把,期待发行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8-12-31 14:44:57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29#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8-12-31 7:5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qsyd 于 2008-12-30 22:43:00 发表
这还是一个个人口味的问题。谁说诠释布鲁克纳对神和大自然的礼赞一定要温暖和激动呢?它也可以是崇高和冷冽的,就像阿尔卑斯山的冰峰(卡拉扬不正是生长在阿尔卑斯山的嘛),又似光滑的大理石群像,有着坚实的结构和冰冷的光泽,有着亘古和永恒。我们有卡拉扬的崇高冷冽,有切利的温暖和激动(甚至是他忘情的咆哮),有富特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当年我听TOSCANINI-RCA贝多芬,入门,那时候听的很激动很爽,可是当听过更多版本后,我几乎再也没听他这版了(NAXOS 30年代几个现场还听听),为撒>??第一次听的时候并没防碍我,了解贝多芬,也让我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我想到文革时候过年才吃一只鸡,作料都不够....那味道鲜啊,期待过年吃好的.....现在鸡布道天天可以吃,还可以变着法的来吃,倒对鸡没有任何兴趣了.
我们听了更多的版本是听了更多的BEETHOVEN吗?不是,我想我听FURT指挥时候更多的是听到了FURTWANGLER,脑海里想起的可能不是贝多芬的想法..可能是1942年黑贝那风驰电察的结尾.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8-12-31 15:01:58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30#

没话说了,除了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