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查看: 128212|回复: 574
171#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大家悟好劳气!!讨论嘛!!讲到好像要做"家两"甘寨!! 看看下边这段话,消消气啊!!
记著名摄影艺术家陈冠希大师
在我的眼中,但凡著名的艺术家在早期都是穷困潦倒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著名摄影艺术家陈冠希老师更是如此,陈老师早年拍摄摄影作品的时候,连一台像样的专业相机都没有,可他硬是用一部普通的拍照手机就拍出了近2000张震撼人心、享誉全球的摄影名作,且不说后无来者,恐怕前无古人这样的称号对于陈冠希老师来说是当之无愧了! " D: S" R5 ?2 R

2 g8 `$ g2 ]) t) u% r' a* n  ]     细观陈老师的作品,尤其是不朽名作“阿娇之媚”,在简陋而温馨的环境下,影像中人物表情彷徨、迷离,眼神里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惑而又执着的探寻幸福的真正意义,颇有日本著名摄影师西川和久(Nishikawa Kazuhisa)摄影风格的神韵。纪实主义朴素风格拍摄的作品正是弱势群体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陈冠希老师硬是用他简陋的摄影器材:手机! 记录下了那一个个不朽的历史瞬间。 8 y7 w1 W* n: l9 Z5 ?4 ]% J& Z
  - Y, \6 H- b6 D+ r2 Q
    陈老师的经典之作“柏芝制服”系列可以看作是他由纪实主义手法向时尚表现主义转型的试验性作品,这部作品拍摄手法新颖,技巧运用娴熟,对人物服装的把握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不难看出这部作品深受西方时尚摄影鼻祖——盖丁(Guy Bourdin)的影响,冠希老师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作品完美地将时尚表现主义中人物的自我展现欲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  |; e6 ?( [+ B5 l: c  
6 s! k1 |$ P* F  u, e! n     勤奋的冠希大师拍了诸多惊艳的照片,但他从不炫耀这些,也从不以这些作为扬名立万的资本,他默默无闻的屈就于香港那鱼龙混杂的商业环境下作艺人谋生。这是时代的悲哀! 这是艺术界的巨大损失! ! 幸运的是,陈冠希大师的作品尘封了数年之后,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并迅速以几何级数般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开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不仅陈冠希大师的摄影艺术作品是完美的、震撼的,这世上热爱艺术、热爱摄影的人们对不朽摄影名作的追求也是疯狂和永无止境的,并且还一传十、十传百的感染着无数的普通人,使他们也纷纷踏入到了摄影艺术的伟大殿堂中。  
& T4 ~4 w) z  _    陈冠希大师出名了! 可他却默默无闻的来到遥远的美国,自编自导自演拍摄了一部灰白色背景的后现代非主流DV作品作为他封山之作,从此杳无音讯……,什么叫一代宗师?什么叫艺术泰斗?我想在这一刻,一切可以形容陈大师的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所有摄影艺术爱好者的艺术灵魂都在陈冠希大师的感染下得到了完美的升华! ! ! …… ' |5 ?5 g! w; a& u
  
) X6 ?8 o3 m+ g. W: M6 L& @) I   著名的战地摄影大师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你离的不够近! ”,我们有理由相信:消失在我们视线当中的陈冠希大师正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手持最新品牌的摄像手机,以最最崇高的艺术的名义,战斗在床榻的最前沿……
TOP
172#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gauss2000 于 2008-10-9 14:58:00 发表
唉,长焦压缩透视是摄影菜鸟的基础知识,楼主何必自爆呢  


压缩透视是因为拍摄距离远了. 不是我自爆, 是老兄你自爆.
逗你玩儿
TOP
173#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眼见为假,想象为实,而且要用专业的脑袋来想,受教了!
你有你讲...俱有俱讲...哈哈...真系...

                                        鸡 同 鸭 讲
TOP
17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9 15:07:00 发表
原帖由 gauss2000 于 2008-10-9 14:58:00 发表
唉,长焦压缩透视是摄影菜鸟的基础知识,楼主何必自爆呢  


压缩透视是因为拍摄距离远了. 不是我自爆, 是老兄你自爆.


哈哈,继续摄影贴,长焦一定代表拍摄距离远了?透视压缩是因为拍摄距离远了?LZ高人!
TOP
175#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作为烧友, 平时拍拍照好了, 但要论起摄影理论, 跟专业的还差得远.
音响也一样, 作为烧友玩玩和讨论都可以. 但不要以为是资深烧友就可以开发HIFI产品. 哪怕是一根保险丝!

再透露一个专业摄影的技术秘密:
透视感跟最终照片的幅面大小有关. 同样一张照片, 放大尺寸的时候, 透视会变弱. 缩小尺寸的时候, 透视会变强.

所以, 严格的商业摄影, 首先要考虑最后展示照片的尺寸大小, 然后根据这个尺寸计算最佳的拍摄距离. 计算好了拍摄距离, 再根据被摄物体的大小选取合适焦距的镜头.

随便站个位置, 然后通过变焦构图的方法, 是菜鸟级发烧友的常用的方法! 菜! 菜! 菜!
逗你玩儿
TOP
176#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9 15:32:00 发表
商业摄影, 首先要考虑最后展示照片的尺寸大小, 然后根据这个尺寸计算最佳的拍摄距离. 计算好了拍摄距离, 再根据被摄物体的大小选取合适焦距的镜头...




理应如此
TOP
177#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9 14:48:00 发表
干脆来个168烧友摄影理论知识大摸底.

楼上的说说你的关于透视的观点.   




ray_ji兄不用摸底啦 这些理论书上大把就不献丑了,在下比较菜 ...跟"专业"挂不上勾...就算"专业"也不是自己说的算.
TOP
178#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眨眼兄,我认为你是专业的呀!你不要过于谦虚,还要出来”行“咖
喜欢屎忽痕!喜欢乐爵士和艺术家私奔!更喜欢摄影!
TOP
179#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8-10-9 6:47:00 发表
顶起来!
对于残响我认为应该适当有一些,没有在声暗室听过,但在微波暗室听过,声音难接受,没有残响的声音停吓人的...   


业余条件下,我们的听音室不管怎么吸收处理,总是还有一定残响的,所以尽管放心地去进行吸收处理都不会过量,但是非常容易造成“不平衡”,通常,低频吸收相对不足,高频吸收就相对过量的情况常常发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0#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9 15:03:00 发表
原帖由 阿泰 于 2008-10-9 14:52:00 发表
攞一支28MM头,攞一支300MM头,同参数同地点各拍摄一张纵深丰富的相,截取相同画面,答案一天光晒,不必音响咁~鸡同鸭讲  


这种对比照片几十年前就有了, 是用来展示给不明道理的初学者看的. 真正明白这些原理的专业人员靠脑袋思考就可以想明白.


阿泰的意思是叫你自己用这种方法试验了再发言,心里会踏实点!!!老兄!!
喜欢屎忽痕!喜欢乐爵士和艺术家私奔!更喜欢摄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