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 26003|回复: 178
121#

回复: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失意与否,与际遇无关,与心境尤关
寂寞与否,与人际无关,与知遇有关
TOP
122#

回复: 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原帖由 野兽 于 2008-9-26 23:46:00 发表
马勒,我的版本很全。我脑海中的马勒=臭老九+穷酸+失意。。。。


说明你白全了……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123#

回复: 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原帖由 野兽 于 2008-9-26 23:46:00 发表
马勒,我的版本很全。我脑海中的马勒=臭老九+穷酸+失意。。。。


呵呵,说的有意思,有时我觉得马勒属于,为赋新诗强说愁!
TOP
124#

回复: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刚刚认真的学习了各位大虾的评述,受益匪浅,对其中一些大侠的评论也深表认同。也冒昧谈谈我接触马勒的经过吧:
我第一次接触马勒是在10多年前了,当时只是一个大学新生,虽然以前在父亲的熏陶下很早就喜欢听古典音乐,但没听过马勒,一次偶然的机会买到了卡拉杨的选集,其中有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听着还行,但也没燃起对他的兴趣。在大四时,倦于学业,便伙同两同学学着倒腾一下打口CD,钱没怎么赚到,不过有机会听很多自己之前没接触过的曲目,其中便有SONY公司的马勒交响曲(好像是波恩斯坦指挥的),当时的感觉诚如砍柴兄的笑话:94很多优美旋律的连接,但太冗长了,要整首啃下来我的确坐不住啊。
及至出来工作了,跟着不久互联网也普及了,接触的爱乐信息多了,视野也开阔了,听音乐的心态也变化了,听惯了3B、MOZART和老柴等等之后,自然就想再接触一下马勒,当时买了波恩斯坦的马一、马四和马五,细细聆听之下,我深深被波恩斯坦那种近乎极度自恋的演绎打动了,其实马勒的交响乐表达了很多种感情,指挥家可以点到即止,也可以尽情表露,可以说马勒的音乐为指挥家提供了一个二次创作的很好的平台。听过一轮波恩斯坦的后,我也被一些爱乐杂志和网站渐渐毒害,不断的搞些不同版本来听,如克伦佩勒、腾斯泰特、巴比罗尼、瓦尔特、阿巴多等,这些版很多也都可圈可点,但总觉得和波恩斯坦的那种能揪心揪到你精疲力尽的感觉有点差距。及后,在李员外处购得BERTINI的马勒交响乐全集,此套装质优价廉,实在令人爱不释手。BERTINI由于常年身体健康较差,很少出现在各大公司的唱片目录中,但他其实是指挥马勒的真正权威,这套马勒,可以说是和波恩斯坦的迥然不同,听BERTINI的马勒,你可以感觉到一种适度的调和,让你从乐曲中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各种感情的表达,而又不会让你觉得过火,有点随心所欲不愈矩的感觉。而听波恩斯坦的马勒,你可以明显的觉得他将乐曲中那种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的感觉放大了,听他的马勒,听众会时时刻刻被那种极度自恋的氛围包围着融化着,往往听完之后整个人也会觉得有种精疲力尽后的虚脱感。至于那种演绎更好,就见仁见智了。
马勒说过:"我的时代终会到来的。”其实,马勒的乐曲中确实表达了现代人们的种种心理:挣扎、虚无、迷茫、冲动、柔弱、渴望精神归宿等等,现今社会接受马勒的人群比起半世纪前也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要全盘接受马勒的10首交响曲,殊非易事,我现在对马九还是门外汉,听不出所以然来,所以说一切均要靠机缘巧合,爱乐者和马勒的缘分是这样,和其他各个作曲家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胡说八道了一番,见笑了。
TOP
125#

回复: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楼上的发言很好。
还有一个说法,“未来的同代人”。本来是浪漫主义末期的作家,但写出现代主义的精神气质。因此受马勒感动的人,也许更容易接受现代音乐。
当然,现代音乐很晦涩,马勒很优美。
TOP
126#

回复: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在没有很明白一个事物的时候,还是谨慎发言吧。
不如扣心自问,完整而认真地听过马勒作品有几次了?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最后编辑于 2008-09-27 16:00:46
TOP
127#

回复: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所以说,把伯恩斯坦的马勒捧那么高,其实是很有害的!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128#

回复: 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8-9-27 17:16:00 发表
所以说,把伯恩斯坦的马勒捧那么高,其实是很有害的!


同意
我也不怎么喜欢那套dg的mahler
还是horenstein,chailly,mitropoulos的单曲演绎更合胃口
但就全集来说,好的选择实在不多
TOP
129#

回复: 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原帖由 GZLPY 于 2008-9-27 14:28:00 发表
刚刚认真的学习了各位大虾的评述,受益匪浅,对其中一些大侠的评论也深表认同。也冒昧谈谈我接触马勒的经过吧:
我第一次接触马勒是在10多年前了,当时只是一个大学新生,虽然以前在父亲的熏陶下很早就喜欢听古典音乐,但没听过马勒,一次偶然的机会买到了卡拉杨的选集,其中有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听着还行,但也没燃起对他的兴趣。在大四时,倦于学业,便伙同两同学学着倒腾一下打口CD,钱没怎么赚到,不过有机会听



非常赞同G兄的两个观点:

1,马勒的音乐给指挥家的发挥余地很大。所以俺觉得应该是是木有真正的马勒权威的,而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演绎方式。 同一个曲目被不同的指挥家指挥地面目全非,大概也是马勒的特有现象吧,前一阵温习了巴比罗利、伯恩斯坦、海汀克的第六,印象很深。而同一个指挥家在不同时期指挥的马勒也既有可能面目全非,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海汀克,早期他和RCO的马勒温文尔雅,火气很小,到近期和CSO的马勒火爆异常,但奇怪的是两者都是很吸引人的很完整的演出,而没有丝毫“牵强”的感觉。

俺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指挥家不是在演绎马勒,而是在演绎自己。索尔第的刚直,布莱兹的精准,腾斯泰德的感性(另一个帖子里scfan兄曾经有过精要的概述)......这大概也是偶为什么听马勒百听不厌的原因吧。

2,波尔蒂尼是位很容易被遗忘的马勒大师。可能大师太多,名震遐迩的大师太多,波尔蒂尼好像显得不是很起眼。但是只要静下心来,会发现波尔蒂尼的唱片犹如是象在剥一个石榴一般,在朴素的表皮下一颗一颗地剥出红宝石般的果实。
波尔蒂尼的风格也是俺喜欢的风格,稳重内敛,宽厚大气。其中和科隆合作的第九(环保装)、和东京合作的第四是俺眼里的极品中的极品,给俺带来精神上的冲击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位指挥大师。这种冲击并非是靠爆棚的动态张力,而是潜移默化的,犹如达斯丁霍夫曼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合演的《克莱默夫妇》,不夸张的普通生活细节却能让人动情至深。

顺便贴下俺的波尔蒂尼的珍藏,俺辛苦收罗到的波尔蒂尼的唱片,呵呵。
最后编辑jahal 最后编辑于 2008-09-27 21:49:38
TOP
130#

回复: 再谈马勒:聊聊你听过的第一个版本的马勒及其对你的影响

刚才图片发不了...这里再试试.....

最后编辑jahal 最后编辑于 2008-09-27 21:50:3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