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66415|回复: 297
1#


自从唱片产生以来,通过这种介质,我们可以听到大量小提琴家的作品。而在众多小提琴家中,公认最杰出的只有两位:就是克莱斯勒和海菲兹。上帝弄人的是:这两位天皇巨星是同一天生日,不信上帝都不行。哈哈。以后再开贴谈克莱斯勒,这次主要谈海菲兹。大文豪萧伯纳曾这样高度评价过:海菲兹先生,请问你能否拉错一个音以表明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位神呢?

小提琴天皇巨星雅莎.海菲兹出生于俄罗斯立陶宛,从小聪明过人,是个艺术天才。海菲兹11岁即成名,当时是在大指挥家尼基什和柏林爱乐的伴奏下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演绎得有板有眼,少年老成,天才横溢。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听了这场音乐会后感慨万千地说:你我也许该怀着多么满意的心情马上砸碎自己的小提琴啊。

海菲兹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杰出者中的杰出者。他是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奥尔的最得意的门生。说起海菲兹的学艺还不是一帆风顺的呢?天才光有天赋还是不行的,还要有良好的教育,名师的指导。奥尔想收海菲兹为学生,海菲兹和他的父亲也非常愿意,无奈学校不能招收犹太人(海菲兹是犹太人),后来在院长和著名作曲家格拉组诺夫的帮助后,海菲兹才顺利成为奥尔的学生。奥尔的教学体制是比较先进的,主要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天赋,让学生用与生俱来的本能来拉琴。所以他的学生个个都个性鲜明,各有魅力。

在奥尔的精心呵护下,海菲兹琴技一日千里。1912年在柏林一举成名,颠倒众生。1917年迁居美国。16岁在卡内基首演,演出了维泰利《夏空》等名曲,引起巨大轰动。那是一场划时代的音乐会,

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精确和完美,他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非常严格,对艺术非常负责。每次音乐会演出之前,海菲兹都非常细心地设计好整部作品的布局谋篇和所需的弓法、指法。托斯卡尼尼非常推崇和赞美海菲兹这种做法和对艺术的严谨态度,称他是自己见过的小提琴家中“唯一能演奏得完美无缺的艺术家”。

在演奏中,海菲兹的最大特点是对作品的整体性把握非常好,大局观非常好,不过度表现某些琐碎的细节,而是强调作品的流动性,所以海菲兹的作品虽然速度稍快,但并不显得匆忙,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节奏非常流畅,音色也极美。长期以来很多人说海菲兹的音色冷,演绎像现代机器,还认为是工业化的结果。其实这种看法是很荒唐的。如果你要真正理解海菲兹,最好仔细研究一下海菲兹那些阴影狗头版的黑胶。

我听过大部分海菲兹的协奏曲的头版黑胶,个人认为他最好的作品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另外就是他的单声道录音维泰利《夏空》。欢迎同好参与讨论。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头版LP没听过,CD倒是听了不少,俺以为海飞慈并不冷
TOP
3#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海菲兹的维塔利《夏空》真是拉的动人啊……听的可以发抖了……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4#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在我看来,海菲兹的演奏就是精确演奏的极至!因为精确,他把乐曲可以拉得很快;因为精确,他给人感觉偏冷;因为精确,有人说他演奏想机器...但是在追求"对乐谱忠实的还原"的时代,又有人说他的演奏没人味...看来,人对神的要求实在是很高啊  
海菲兹的演奏,争议最大的似乎是对巴赫和贝多芬的诠释上,听过他拉两位神级作曲家的协奏曲,说实话,不喜欢,但是对于巴赫那部旷世绝作--<无伴奏>,我倒是颇为喜欢,原因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喜欢.
手头有两张DVD,一张黑白,一张彩色,黑白的里面有第三组曲的前奏曲,彩色的里面就是<恰空>了,都体现着海菲兹一贯的精确,同时我也并不觉得那是缺乏人性光彩的演奏,相反,这恰恰是我唯一能看完的<无伴奏>选曲(我手边还有米尔斯坦和在很多人眼里无与伦比的格吕米奥的恰空),自始至终都能把我牢牢的钉在座位上,目不斜视

而海菲兹演奏的协奏曲中,我还是喜欢他演奏的浪漫派中晚期和若干民族乐派的经典曲目,除S兄所提两首外,我最喜欢他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这首我喜欢他早期和库塞维司基的版本),单是第二乐章,就足以绕梁三日了.

顺便说一句,我听的第一张古典音乐唱片就是海菲兹全集的精选碟,也正是这张碟使我从不排斥单声录音
详解zxw2216:
Z:我的名字;  X:希望,信心,信念;  W:Winer;
22:四平八稳,二二得四,二四得八,音译“嗷嗷” ;16:要顺;顺利,无阻;
连起来:我相信我的成功是嗷嗷顺利的!我在获得成功的路途上稳健而畅通!势必达成!
TOP
5#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再说个人风格,很多人说"海菲兹个人风格太强,拉什么都象他自己的东西,不喜欢".试问,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海菲兹还能是海菲兹吗?很多人都无比喜欢的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说过一句话:"别人是小提琴大师,而他是海菲兹."这是他的与众不同!是让他之所以屹立于顶峰的资本!
在海菲兹天下第一(我承认这会有争议)的时代,活跃于乐坛的大师们无不以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立足于世,而海菲兹的卓然不群正是因为他比一般大师更具个人特点(西盖蒂和胡贝尔曼的乐迷可忽略此句,因为这二位的独特实在是很孤立的独特,没法和任何人比,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所以在说到对某些乐曲的喜好上,对其他人的演奏,我会说我喜欢作曲家的作品,而对海菲兹,我则会很明确的说:"我喜欢海菲兹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而不是普罗科菲耶夫写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详解zxw2216:
Z:我的名字;  X:希望,信心,信念;  W:Winer;
22:四平八稳,二二得四,二四得八,音译“嗷嗷” ;16:要顺;顺利,无阻;
连起来:我相信我的成功是嗷嗷顺利的!我在获得成功的路途上稳健而畅通!势必达成!
TOP
6#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海老一个人拉的单声道的巴赫双小协第一乐章几乎没法听。我很喜欢他的莫扎特第五
TOP
7#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海非兹家里欣赏时偏冷只能怪音响了,西方听众肯定有他们的鉴别能力。录音就算问题在严重还没到把演绎全部扭曲的地步。
TOP
8#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斗胆说几句。海菲兹天下第一这样说说可以,但不会写进音乐史书。同样,三B谁第一第二。艺术不排冠亚军。说海的缺点容易被人冠以不懂、狂妄之类的评价,但不懂不能装懂,不喜欢装喜欢,为此说说不喜欢的理由。
   不喜欢海的发声《压弦太死,揉弦的幅度力度永远不变》。
    不管多么不同的曲子,有时二个作曲家相差上百年,在海的演释下开始趋同,莫扎特秀美淸丽的曲风,贝多芬深厚张力的构建,都变成了海菲兹。永远一致的速度、渐强渐弱的弓法、连分句都觉的一致。所有曲目上永远一致的一种处理手法。
   艺术贵独,忌讳雷同。那么丰富多彩的名篇,让人听了只有一个海菲兹,如2216所说,普二变成了海的普二了。如果忠于原作,就应该让听众全心身地投八到普罗可非耶夫的音流中去。而不是时时让人觉的还有个人在说什么。如果说在原作上加八了个人理解,挖掘出新的东西。那么海在完全不同的作品中都加入了一种理解、挖着同一个东西。
   永远精确的海菲兹,只有海菲兹,还有什么呢?
在G弦上……
TOP
9#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感谢大家的认真回帖,同时我会认真一一回复。首先,我很同意wllei888888 和若飞公子的观点。谈唱片如果和器材脱离是几乎完全毫无意义的。不是我鼓吹高档音响,更不鼓励大家攀比。但大家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要买档次尽量高的器材。如果你是真正爱乐,一定要舍得花钱买发烧器材,也要尽量多懂一些硬件方面的知识,不然会妨碍你对唱片和音乐、音乐家的正确理解。高档器材虽然风格不同,但对还原唱片信息量是越高档越好的,这是客观事实。如果买不起发烧器材就努力去赚钱吧,不要说我只是听音乐,对器材无所谓。其实如果器材档次不行,听到的音乐很可能是错误的。这就是我发这个帖子的原因。其实这个帖子主要不是谈海菲兹如何如何,这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因为聆听器材的原因,很多人对海菲兹及其艺术误解了,而且这种错误好像一直没人指出,我发这个帖子希望起到正本清源的效果,让大家真正认识海菲兹的艺术,更加重视发烧器材的重要性。我的器材档次不算太低,音箱和功放都是偏中性的,他们能相对正确地还原唱片的信息。我以前也认为海菲兹是冷血动物,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当时用一部原价不到2万的JADIS CD机,听的海菲兹唱片是90年代初买的美国版,仍然觉得声音偏冷,演绎生硬。直到我用上LP音源和头版LP,我才听到有血有肉,像天鹅绒一样艳丽的小提琴声,声音一点都不冷。作品的微弱动态起伏,乐句的和谐连接也很自然(后面再详谈)。wllei888888 用的是分体的高档CD音源,所以他能听到正确的声音。若飞公子对硬件很了解,所以他的观点我认为也是对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回复:【原创】谈谈海菲兹的小提琴艺术及唱片

Quote" 海菲兹一点也不冷,像天鹅绒一样艳丽的小提琴声,声音一点都不冷。" 听他的现场录音尤其如此,手头有海老目前发行的所有现场录音的CD,感觉比RCA的稍显板硬难播的录音棚版要好的多。小弟的音源一般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