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一千大元,一担心血,打造一副豪华分频器
原帖由 来自火星 于 2008-3-4 22:21:00 发表 我倒是无意证明谁对谁错,只是希望楼主能做出真正好声的箱子。 这个帖子本来就是讨论你的分频器的,如果楼主愿意,拿了实际的数据出来,大家真正在技术层面提提意见,如果能让楼主的箱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就最好...... |
知道你的好意,但做此箱子,还未完工,目前正在煲练分频元件阶段,也尝试调整了衰减网络,只是发现每次开声变化较大,还须煲透元件再作定夺,我还未公布分频器最后的数值呢,你无须拦住我。
我个人的观点是,分频制作的1—4阶计算公式,是经过千锤百炼验证过的东西,可信度应该很大。在选准分频点,让每个单元工作的活塞区,离谐振点一个倍频以上,并远离其他峰谷,按照频应曲线的衰减特性选用不同斜率的滤波器,加入阻抗补偿,结合实际进行声压衰减……这个方法是可以做好一对箱子的。
我不否认你说的喇叭装箱、沉孔后有变化的说法。但影响在哪些方面、有多大还是值得研究。我不同意你说的高音喇叭沉不沉孔声压会有10dB变化之说。高音喇叭装箱、沉孔的变化,对频响曲线的影响主要在于箱体的谐振、喇叭附近的声音衍射两方面,只要做好防震(如加胶垫,悬挂固定),和面板加吸音、锣圆角或辟角减少衍射的措施,还是可以大幅减少此变化。球顶中音也如是。
至于有腔体的锥盘喇叭,其Q值、谐振点、阻抗峰等方面的变化,早已有书本或文章详细论及,就不多说了。
至于全自动的测试软件,我是表示怀疑的。一方面我看很多环节的误差不好控制,就算控制好了机械的数据与人耳之间还是有差异的,我倾向于数据是基础,人耳作调整。世界名箱的制造就不是用这等普通软件,他们都有独家秘制软件的,出来的箱体和分频就是不一样,超奥、维也纳等音箱的分频器很复杂,断不是上述软件模拟出来的几个零件就OK的分频器,他们公司最后还是靠金耳朵作最后鉴定的。另一方面,我看了很多所谓的软件计算的分频器,几个简单的元件,不考虑阻抗变化、不考虑斜率特性、不考虑相位变化,但合成出来的曲线却很完美,我表示怀疑。
某论坛的版主也做了一对D10.8的三分频封闭箱子,几天前才看到的,中音是5寸威发,高音是9500,我看他的分频就有点问题,正和他探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