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复制链接]

61#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余亦五《音乐游记》系列发烧唱片:  《敦煌》


  《音乐游记》是一部原创的大型系列音乐作品,现已出版了《三峡》、《桂林》  和《敦煌》等三部音乐组曲。主要特点是气势恢宏,音场深阔,管弦互奏,中西合壁。以丰富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及制作手法,音响效果上具有较强的听赏性。
  专辑曲目: 01:古都闹市  02:壁画印象  03:大漠.古长城  04:戈壁滩海市蜃楼  05:沙海驼铃 06:莫高大佛  07:西出阳关  08:飞天  09:  鸣沙山与月牙泉
16.jpg (, 下载次数:55)

jpg(2007/12/28 0:36:49 上传)

16.jpg

TOP
62#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大漠的风沙吹开了千年的埋葬,你仿佛见到了昔日诵经拜佛的场景,巨大的佛塑矗立在沙海之间,绽放着美丽之光。这第一曲还是古朴而凝重的。第四曲以欢快愉悦的旋律和热情的配器,并揉合了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描绘出古代敦煌闹市的繁华,西域人击鼓奏乐,执旗持戟,人群喧哗。




我最喜欢第五曲,鸣沙山和月牙泉,绵长的笛声在空中飘舞,抚过古老和沉寂,追忆一段美妙的往事。
15.jpg (, 下载次数:43)

jpg(2007/12/28 0:37:30 上传)

15.jpg

TOP
63#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陈刚,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演奏夏小曹,指挥曹鹏(演奏者的父亲)。俄罗斯爱乐。
16.jpg (, 下载次数:52)

jpg(2007/12/28 0:38:20 上传)

16.jpg

TOP
64#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陳剛1986年应西崇崎子之邀而写了这部王昭君的小协,所以西崇崎子版本是最早的版本。大约10后陳剛又改編了此曲,原因是原版本俞丽娜认为太长了。这部作品以昭君出塞时“情洒异乡,眷恋故土”的情感经历,寄托自己对祖国、对亲人矢志不渝的爱……。《王昭君》是首一气呵成的单乐章的标题协奏曲。全曲由娉娉汉宫、萋萋塞外和峨峨青蜂三部分组成。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表现内容。

(一)“娉娉汉宫”  
      曲始的引子亮出豪迈激越的歌颂王昭君的主题。此后,轻转的音乐把人们带入隐隐笙歌,絮絮垂柳的汉宫。在竖琴晶莹轻柔的衬托下,独奏小提琴奏出了雍容华贵、美丽动人的王昭君主题和活泼俏俐、生气蓬勃的副主题,钩画出王昭君神采清明,顾盼生姿的的美丽形象。和她恁栏踱步、仰望碧空,向往着自由和幸福的心情。  
(二)”萋萋塞外”
      展开部“萋萋塞外”是全曲的主题。作曲家通过渐层开展的三个层次;来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王昭君地艰辛的出塞途中,感情的多重起伏,从而揭示她复杂的性格组合。展开部在沉重缓慢的主题音调上开始,颤抖的下行音调和向上的音群模进将人们带入寒风凛凛,秋草萋萋,黄沙茫茫的大漠荒原。独奏小提琴在散发的咏叹之后,转入低音区奏出主题,表现了王昭君在踏上塞外之后涌上心头的孤寂之感和回顾茫然的凄凉心情。
    历来传说王昭君在出塞途中弹奏起王琵琶以吐心曲;这里作曲家在第二层次中运用了大段的琵琶独奏,描写昭君遥望故土,梦萦家园,在颠沛流连的塞外独操琵琶的情境。琵琶独奏、小提琴以拨弦应和,乐队则视托出宁静的月夜般的背景,之后,音乐逐渐变得刚强、果断,深刻地表现了昭君对故土的热爱和深明大义的情操,和种种复杂的情感和痛苦。
   第三层一开始由独奏小提琴极为婉转地奏出来自粤剧的唱腔,王昭君美丽温柔的形象,得到了更好的强调,音乐渐渐发展,从温柔、含蓄、深沉过度到坚定,昂扬的行进之声,然后引向激情慷慨的华彩乐段,推向全曲的高潮。
  (三)“峨峨青峰”
   小提琴再现王昭君的主题,表现了她在历尽艰难坎坷之后,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乐队奏出的歌颂王昭君的引子音调反覆出现,赞颂着美丽高洁的汉家少女。最后,独奏小提琴以顿挫有力的快弓直贯至尾,鲜明有力的结束了全曲。 (资料引述)
   总的感觉,不错。我喜欢那段琵琶。
TOP
65#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又如相传:昭君出了长安北门,一路晓行夜宿,渐行渐远,黯然神伤,随行的乐师们,一路上弹奏着琵琶,以慰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声声令人肝肠寸断,回望长安已经了无踪影,王昭君手弹琵琶,吟出一首“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1065084476366.jpg (, 下载次数:57)

jpg(2007/12/28 0:40:37 上传)

1065084476366.jpg

TOP
66#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这个帖子我并不是要探讨民乐的。我这个帖子的出发点是要讨论中国音乐的浪漫特色。但是如果要使用浪漫主义这个词,马上就有不同的声音。所以我这里是避开了浪漫主义这个专用术语,但是我的主题词还是浪漫。我曾在别处回答过相似的问题。我做了个小功课,如下:

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本质特征(上)<<乐府新声 >>2005年02期 麦琼:
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为背景,集中探讨了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本质特征及其表现.试图从主观表情性、宗教神性与虚幻的理想化、综合艺术表现的追求,以及大自然情结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归纳阐述.寻找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中这些特征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表演、审美的相互关系,以及推动音乐文化繁荣的较深层原因.并以现代人的目光对此进行审视与初步的思考,提出浪漫主义精神于现代乃至未来的音乐艺术发展的有益启示.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情追求及其成因<<音乐探索 >>2002年02期 陈新坤 :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对感情特别重视,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找出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情形成原因,进而浅析它的感情追求.笔者首先从浪漫主义音乐的界定开始,接着谈到了它的社会历史和音乐史背景,指出现实冰冷的金属环境使作曲家们从巴洛克时期"感情美学"的类型化、感念化的感情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他们对感情新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个性化的、主观化的、非理性的感情,这种追求一直影响至今.

审美现代性:浪漫主义音乐阐释的新维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04期, 陈新坤:
审美现代性滥觞于浪漫主义时期,它是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的根本.审美现代性与浪漫主义的契合处主要体现在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超越甚至否定,因此,可归结为:哲学视角的反理性倾向和社会学视角的去社会性①.前者体现出对理性主义的拒斥和对感情、神秘主义、梦等因素的钟情;后者则表现为对散文化社会的拒斥和对自然、诗意、夜等因素的迷恋.由于审美现代性的出现,浪漫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传统音乐的历史终结和现代音乐的逻辑起点,浪漫主义之后的现代派与后现代派音乐在审美现代性方面与浪漫主义音乐一脉相通.

论浪漫主义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探索 >>2005年03期 周冰琦 :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发展脉络的研究,论述了浪漫主义音乐具有的情感性、民族性、自然性的审美特征.指出这些审美特征极大地拓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丰富了音乐艺术的精神内涵,使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永恒的魅力.
TOP
67#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所以,浪漫主义是对理性主义的反叛。从思想倾向来说,浪漫作曲家的共同特征是寄情于远离现实的神话和传说,或沉溺于个人的感情体验,浪漫主义音乐具有的情感性、民族性、自然性的审美特征。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浪漫主义音乐的几个特点:一是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浪漫主义音乐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

这正好对上我先前列出的三个框架:古典浪漫之名士风流(个人的感情和体验)、古典浪漫之帝国情怀(对历史的迷恋)、民间的浪漫(民间音乐和戏剧)和边疆风情(少数民族)。
TOP
68#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就舒存兄的问题:什么是这个帖子里的中国式的音乐浪漫,我解答如下:

我觉得从传统来说,中国文人所表达的个人情感是对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虽然看来有些虚幻,但是这确实存在。这种味无味尚平淡的音乐追求在古琴曲中多有表现,传统古琴曲中多可以体味到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或可称为逍遥游。这种美大概可以用“纯素”或“朴素”来概括。而且传统古琴中所表达的这种物我两忘的喜悦非常非常恬淡,而现在艺人所表达的情趣则要喜悦多了。这是我认为中国式浪漫之一,可能是士大夫式的。

另外,传统音乐中感人肺腑的情思、悲欢双遣之意,这种体验虽然士大夫在官场中虽然多有体会,但最后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在士大夫的音乐中最后都会悲消哀解,豁然开朗。所以真正感人肺腑很多作品都出现在民歌、戏曲等作品里,我喜欢称为民间的浪漫。传统的中国音乐的浪漫我觉得主要就是这两种。但是现在的音乐作品里,还存在其他的抒怀对象(或是热点),一个是历史,一个是边疆和少数民族。所以我也包括进来了。其实还有一种抒怀我没有包括,就是所谓红色经典或是革命经典,我没有包括进来。

这个帖子我本不想谈民乐,首先我不是音乐专业人士,民乐现在的问题还很多,这些专家都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除,我是更搞不清楚了。我这个帖子里所出现的新民乐唱片,那至少是我喜欢或是觉得不错。我认可这种演绎方式。
TOP
69#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民间的浪漫

儒教一直推崇雅乐而贬低俗乐,于是音乐被交给了伶工,但是音乐发展的重大责任显然不可能有少数伶工手上完成。中国音乐后来发展缓慢与儒教对俗乐的这种消极态度有关。当知识分子对音乐的态度扭转或是减弱(譬如转向诗歌),音乐发展的动力就被减弱了。其实民间充满了聪慧和智巧,民间也有积极的精神追求,悲欢离合里积淀着民间生活感受,这种感受与士大夫的清清静静完全不一样。它的魅力往往伴随着人们度过美好的年华,经历岁月的沧桑,具有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TOP
70#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民间音乐被发展得最出名的音乐,可能是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九十年代初由盛中国演奏、中央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协奏、谭利华指挥、日本钢琴家濑田裕子伴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小提琴专集。ABC将小提琴家盛中国90年代的《梁祝》录音母带采用DSD技术再造,整体音效有脱胎换骨的表现,数码味被有效清除,音乐感应运而生,表现在小提琴与乐队分音清晰,显像力突出了盛中国琴技出众,以及纯净优雅的演奏风格。他赐予音乐织细的感情,音色妩媚娇美而不艳俗,有即兴的想象力和灵活的律动感,与长笛簧管、大提琴交织成诗意的画面,美不可言。抗婚一段借鉴二胡揉弦方法,集中西技巧大肆发挥G弦上运弓如泣似诉,深沉有力,戏剧效果意味深长。中央乐团音效场面大、气势壮,音色丰满度和从容度令人满意。六首中国小提琴名曲是盛氏偕同钢琴家夫人濑田裕子在日本King Record录制的作品,音效上乘,两件乐器定位鲜明,合作默契,在松紧均称的节奏里形成了和偕流畅和表情丰富的回旋起伏,音色圆润通透,光彩魅人,被誉为「黄金搭档」的夫妻组合实至名归。(评论请见鼎泽音响http://www.desen.cn/article/20/279.Html

另外,这张唱片还收录了《思乡曲》、《新疆之春》、《庆丰收》、《瑞丽江边》、《金色的秋天》、《谷》等中国小提琴名曲,并真实记录了小提琴家盛中国那热情奔放,柔情似水的演奏风采。我觉得不能忽视这些小品。
19.jpg (, 下载次数:18)

jpg(2007/12/31 3:46:08 上传)

19.jpg

TOP
71#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曾几何时,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中国歌曲改编的管弦乐小品。将各种中国的民歌、流行歌曲等改编为管弦乐小品。其中加入了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乐团、广播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著名乐团。这是这波民谣管弦乐化的巅峰之作。

01森吉德马
管弦乐曲五首
02  走西口
03  杨柳青
04  兰花花
05  小河淌水
06  对花
海霞组曲
07  童年
08  织网
09  丰收
10  春节序曲
11  北京喜讯到边寨
12  瑶族舞曲
13  苏三组曲
14  红旗颂
尤文同志评价此张唱片后认为,余隆的红旗颂还有待提高。我认为这张里的管乐还是略欠。
24.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7/12/31 3:48:22 上传)

24.jpg

TOP
72#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将民歌改变为管弦乐作品的始作甬者可能是鲍元恺。1990年,北京交响乐团的团长谭利华到天津,跟鲍元恺谈到交响乐时说,作品跟中国听众的距离太远了。洋东西存在空间差,一些中国古典音乐又有时间差,能不能把民歌改成管弦乐小品?鲍元恺说,这跟他十几年来的思考相契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从河北、云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六省区精选出24首民歌,改编成大型交响音乐作品《炎黄风情》,其民歌体裁之多样(包括山歌、小调、号子等全部汉族民歌体裁)、调式之丰富(宫、商、徵、羽四种),都是空前的,不啻是一次在交响乐队带领下的对汉族民歌的巡礼。

鲍元恺在《炎黄风情》中,让西洋乐器尽力模仿中国民歌的滑、抹、颤音;加入板胡、唢呐、三弦等中国乐器,对20多首原民歌的旋律未动一音。他的目的很明确:让人们听到原汁原味的中国音乐,不知道这个目标是否达到了。
TOP
73#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云岭素描
[1] 小河淌水
[2] 放马山歌
[3] 雨不洒花花不红
[4] 猜调
巴蜀山歌
[5] 槐花几时开
[6] 黄杨扁担
[7] 绣荷包
[8] 太阳出来喜洋洋
江南雨丝
[9] 无锡景
[10] 杨柳青
[11] 拔根芦柴花
[12] 紫竹调
台乡清韵
[13] 恒春乡愁
[14] 宜兰童谣  
[15] 泰雅情歌
[16] 高山节日
26.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7/12/31 3:50:58 上传)

26.jpg

TOP
74#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燕赵故事
[1] 小白菜
[2] 小放牛 (木琴: 王以东)
[3] 茉莉花
[4] 对花
太行春秋
[5] 走西口  
[6] 闹元宵 (中国敲击乐: 王以东 唢呐: 侯艳秋)
[7] 爬山调
[8] 看秧歌 (中国敲击乐: 王以东)
黄土悲歌
[9] 女娃担水
[10] 夫妻逗趣 (板胡: 沈诚 三弦: 赵承伟 中国敲击乐: 王以东)
[11] 走绛州(板胡: 沈诚)
[12] 兰花花
台湾音画
[13] 安平怀古
[14] 农村小调
[15] 香闺春怨
[16] 鹿港庙会 (中国敲击乐: 王以东)
25.jpg (, 下载次数:14)

jpg(2007/12/31 3:52:30 上传)

25.jpg

TOP
75#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小时候亲耳听过任士荣手风琴《小放牛》和《北京喜讯到边寨》,自然比不上乐队,但效果也非常好,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情趣。
TOP
76#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原帖由 widerspruch 于 2007-12-31 6:48:00 发表
小时候亲耳听过任士荣手风琴《小放牛》和《北京喜讯到边寨》,自然比不上乐队,但效果也非常好,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情趣。


不错啊。音乐审美的取向是不同的。
TOP
77#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闵惠芬的江河水,还有二泉映月。感人肺腑的作品,尽在民间。感觉比后来的天弦和霓裳曲要好。
闵惠芬到底是二胡大师,水准要高出宋飞不少。当然这张里的李炜的古筝表现也是非凡的。
绝对推荐。
31-1.jpg (, 下载次数:33)

jpg(2008/1/2 2:06:41 上传)

31-1.jpg

TOP
78#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有准备和思路的文人帖子,学习中,强烈支持!
李兄贴有盗版唱片(比如《天幻箫音》那张),个人觉得与浪漫不符,建议剔除!
境界 / 自然 / 品位 / 艺术
TOP
79#

回复: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博士眼尖,已经改掉。
你把这张唱片也贴出来看看吧。
TOP
80#

回复: 中国式的音乐浪漫和代表唱片




有很多民谣的器乐或是管弦乐改编曲,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其中也有一些是不错的。这张何训田的神迹我要介绍一下。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游戏音乐,何训田将游戏中的神话、征战、情爱、武侠等编织成了气势磅礴的东方史诗。整个配乐全部以独立音乐完成,还是展示了地方的神韵。在这部游戏音乐中,何训田已将游戏的神话、征战、情爱、武侠等编织成了气势磅礴的东方史诗。他不但采用了电脑音乐制作,配上了让人有亲近感的人声,还加入了唐俊乔的笛子、祁瑶的筝、杨茹文的打击乐等民族乐器,甚至还为此组建了一个神迹合唱团来唱和声。


如唱片介绍所说,“稻香村的呢哝喃语,统万城的恢弘大气,七星窟的诡异与恐怖,九天的飘逸与十地的步步杀机。这些在何训田的音乐感悟之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绝对发烧!绝对悦耳动听! ” 
01.“鹰” —空灵天边,神鹰展翅
02.“迹”—沧凉的鼓点,伴悠扬琴声,奏天籁神音,给人明亮希望之光
03. “九天乐”——云间奏响高亢神笛,梵唱的低吟与之相应和,云朵在脚下延伸,这才是真正畅游九天的感觉
04.“荒漠”——沉重的乐章,西域的色彩,黄沙满天,走不出尽头
05.“孤岛”—沉闷的鼓点,压抑的叹息
06.“十地火境”—烈焰灼心,琴声烧人,玉石俱焚
07.“十地水境”—水迹弥心,由远而近,暗流汹涌
08.“十地魔境”—幽深凄绝,遗世独立,诡异变化,急促鼓点显示重重杀机
09.王者夺鼎战”—战鼓隆隆,人声合奏,金戈铁马,金石相击炫出的战歌是永难忘却的旋律 (转贴)
20.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8/1/3 0:30:52 上传)

20.jpg

最后编辑李商隐 最后编辑于 2008-01-03 00:32:1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