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21168|回复: 819
43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2-5 20:09:00 发表
声场的宽松感离不开平衡的低频延伸。声音的霸气、气势;厚实感、稳重感等,也离不开低频——这个——万乐之根。每个发烧友都会非常重视低频的还原表现,为了获得满意的低频还原,大多数发烧友都会“不谋而合”地把视线瞄准了大口径箱,这并非没有道理。但事实上低频的还原能力,并非只与扬声器口径大小相关,还与单元的电声参数,箱子设计,甚至听音环境等相关。

因为单元的电声参数,箱子设计等等,不是大多数发烧友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下面就专门谈谈环境的影响。



前面说了环境的影响。接下来我想再说一下:“平坦的低频延伸”比“低频下潜深度”更为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直观”(可直接体会感觉到)的事实。希望有体会的朋友多多参与,达到共同提高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和理解的目的。

不知道大家有兴趣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32#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lol ;P ;P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33#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很有兴趣从中悟出了很多道道.
TOP
434#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松兄,问题有人关注,自然就有人关注,没人关注,拉也拉不来。hifi本来就是小众的事情,理性地、分析型地hifi就是小小众的事情了,所以不必问谁有兴趣,关注的,永远关注着,自身得到提高,不关注的,不是你开了一扇门就会进来观览。
倏忽虚无境 迷离山水情
TOP
435#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以上,有感于您最近发表的几个帖子。你发帖子,大概也有自作多情的感觉,响应不多,高处不胜寒。其实明白人肯定有,不过太明白了就不愿意多说话,有遁世趋向。不明白的,想插话也插不上,沉默了事。一知半解的,讲几句,不痛不痒,你倒觉得又痛又痒起来。。。论坛,功能基本只此于此,知心自有它途交流。
倏忽虚无境 迷离山水情
TOP
43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sometimes 于 2008-1-24 20:38:00 发表
以上,有感于您最近发表的几个帖子。你发帖子,大概也有自作多情的感觉,响应不多,高处不胜寒。其实明白人肯定有,不过太明白了就不愿意多说话,有遁世趋向。不明白的,想插话也插不上,沉默了事。一知半解的,讲几......


哈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谢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3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2-4 14:02:00 发表
由于许多朋友认为自己的房间层高不够,再做25~35cm的吸音掉顶就太低了,担心影响声音的“高度”立体感表现和声场的宽、深度表现。昨天就还有朋友电话中提出这些担心,其实的确是很有代表性的“担心”。所以反复再次说明,吸音处理(吸音材料的应用)可等效于增大空间体积(尺寸)。


松香老师:
我的房间空间是(高2.63*宽3.5*长5.05)立方米,目前没有放家具,在室内讲话、拍掌回声混响延迟很厉害。
根据黄金分割的三个比例,在房间的宽度和长度确定、高度可以吊顶来调整的情况下,我选择(1:1.60:2.33)比较合适。计算出理想尺寸(高2.19*宽3.5*长5.10)。
现在很矛盾,假如使用吸音矿棉板或者穿孔板吊顶,使高度降低为2.19米,则感觉太逼仄压抑。而且,您说"可等效于增大空间体积",岂不是非但没有达到降低的目的,实际效果上反而把高度提高了呢?那不是偏离黄金比例更远了么?
TOP
438#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1.        吸声与隔声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概念。吸声是指声波传播到某一边界面时,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反射(或散射),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吸收(这里不考虑在媒质中传播时被媒质的吸收),这包括声波在边界材料内转化为热能被消耗掉或是转化为振动能沿边界构造传递转移,或是直接透射到边界另一面空间。对于入射声波来说,除了反射到原来空间的反射(散射)声能外,其余能量都被看作被边界面吸收。在一定面积上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该边界面的吸声系数。例如室内声波从开着的窗户传到室外,则开窗面积可近似地认为百分之百地 “ 吸收”了室内传来的声波,吸声系数为1。当然,我们所要考虑的吸声材料,主要不是*开口面积的吸声,而要*材料本身的声学特性来吸收声波。
对于两个空间中间的界面隔层来说,当声波从一室入射到界面上时,声波激发隔层的振动,以振动向另一面空间辐射声波,此为透射声波。通过一定面积的透射声波能量与入射声波能量之比称透射系数。对于开启的窗户,透射系数可近似为1(吸声系数也为1),其隔声效果为0,即隔声量为0db。对于又重又厚的砖墙或厚钢板,单位面积质量大,声波入射时只能激发起此隔层的微小振动,使对另一空间辐射的声波能量(透射声能)很小,所以隔声量大,隔声效果好。但对于原来空间而言,绝大部分能量被反射,所以吸声系数很小。
对于单一材料(不是专门设计的复合材料)来说,吸声能力与隔声效果往往是不能兼顾的。如上述砖墙或钢板可以作为好的隔声材料,但吸声效果极差;反过来,如果拿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如玻璃棉)做隔声材料,即使声波透过该材料时声能被吸收99%(这是很难达到的),只有1%的声能传播到另一空间,则此材料的隔声量也只有20db,并非好的隔声材料。有人把吸声材料误称为 “ 隔音材料 ” 是不对的。如果有人介绍某种单一材料吸声好隔声也好,那他不是不懂就是在骗人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39#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继续学习ing
TOP
440#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松香兄,就我们业余条件下,实际装修作了吸音处理后的效果,用什么手段来测量、检验。就用CD信号?可靠吗
最后编辑lz4300bf 最后编辑于 2008-03-21 01:18:2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