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142434445464748»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21095|回复: 819
441#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你好。我的客厅 6.09x4.25X3.23M,摆位可以随便放,但还没选好。低音中心离地面82CM。天花跟地板还没做处理。现在离后墙30cm,音箱中心离侧墙2M,听音离后墙70CM,感觉声音薄冷,带点生硬,立体感欠缺。左侧墙2个书柜,放CD跟书,2.4x1.95M,右侧墙是1.8x4M的玻璃窗,一层棉,一层丝绒窗帘布。 音箱后墙2个墙角放50CM直径,1.65M的玻璃纤维圆柱(空心),对面墙2个25CM直径,1.25M的玻璃纤维圆柱(实心),圆柱表面有一层铝铂包着,估计吸收效果很差。
最后编辑超人rivery 最后编辑于 2008-03-24 12:56:22
虽然物外能为素,又恐人间只爱红.
TOP
442#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平坦的低频延伸”比“低频下潜深度”更为重要。

---------
完全对头!
这也同样适用于中高频。

房间的空间体积(容积)不能随便浪费,吊顶,如果层高在2.9米以下就没有必要非得采取:25-30公分的空腔的吊顶。即使可以产生听感有“增加”高度感,但与实际视觉:2.65米以下(还不算地面装修时候去掉的高度)的感受是不能很好的产生“高”的听音效果!

低频吸收简单的做法在墙角、墙棱处采取吸音措施。

“著名音响家占士摩亚曾经说过:‘在音响学(电声学)中,任何在表面看来很明显的事情,通常都是错误的’。”
不清楚这话的含义?是指音响技术性指标还是实际调声时候的现象?

不过可以明确的说:音响发声给人的感受是很微妙的,所涉及的因素很广,所谓千篇一律的方法、定文在不同对象时候会存在变数,尽信书而书本无书。

松香味兄这个观点:就是一间声响效果合理的房间,器材放进去也还得要自己再做仔细的微调才能出好声,的确是这样!
TOP
443#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著名音响家占士摩亚曾经说过:‘在音响学(电声学)中,任何在表面看来很明显的事情,通常都是错误的’。”
不清楚这话的含义?是指音响技术性指标还是实际调声时候的现象?

回JGG兄:

例如:倒相箱子扬声器引发箱内空气谐振时,谐振波将充满箱内整个空间,箱内的空气就像一个巨大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为振膜,另一端为箱壁(含吸音材料层)及倒相管内的空气层,作用在箱壁上的谐振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箱板的振动能量,一部分又反射出去,极少部分被箱内吸音材料所吸收转化为热能。由于谐振波充满箱内整个空间,表面上看,倒相管位于音箱任何位置、任何方向,倒相管从谐振波这根看不见的空气弹簧中获得的能量是一样的,这就是目前许多箱子设计的所谓“依据”。

但事实上让低音扬声器和倒相管分别各居箱腔两头为好,此时倒相管口辐射的谐振波,从箱内谐振波中获得的能量最大。能量损失也最小。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3-22 17:30:0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44#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45#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超人rivery 于 2008-3-21 8:58:00 发表
你好。我的客厅 6.09x4.25X3.23M,摆位可以随便放,但还没选好。低音中心离地面82CM。天花跟地板还没做处理。现在离后墙30cm,音箱中心离侧墙2M,听音离后墙70CM,感觉声音薄冷,带点生硬,立体感欠缺。左侧墙2个书柜,......


上张照片看看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4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现在放到了短边,离后墙2m,则面1.18M,听音位未感到明显的驻波,听感较为舒服,独奏或者人声有空气感,但低频潜不深,带混浊,音色带点生硬,乐器质感差点(想在信号线跟脚钉方面做下调整)现左边一个书柜做吸收扩散用(打算再加一个),后面一个书柜做吸收扩散,右边反射区是双层丝绒窗帘。朋友的公司转让真皮沙发一套,准备放到听音区做吸音,地毯迟些考虑购入,天花没有钱做太多的处理。有4个低频陷阱,空心的用32KG/25MM双层,因为表面有铝铂包着,后来又用塑料袋包起来(怕纤维跑出来),感觉是没起什么效果,看来要重做了。
最后编辑超人rivery 最后编辑于 2008-04-06 13:50:50
虽然物外能为素,又恐人间只爱红.
TOP
44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这是偶的穿孔吸音板
TOP
448#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超人rivery 于 2008-3-24 12:51:00 发表
现在放到了短边,离后墙2m,则面1.18M,听音位未感到明显的驻波,听感较为舒服,独奏或者人声有空气感,但低频潜不深,带混浊,音色带点生硬,乐器质感差点(想在信号线跟脚钉方面做下调整)现左边一个书柜做吸收扩散用......


个人认为:
1、“音色带点生硬,乐器质感差点”主要与器材相关,环境当然也有影响。
2、“低频潜不深,带混浊,”环境的影响就是主要的因素,器材的控制力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3、器材架放在箱子前面对声音声像聚焦和音色都有明显负面影响,建议移动到箱子后面。
4、“4个低频陷阱”的作用意义不大,天花的吸音处理看来不能少哦。

5、地毯不可少。
(仅供参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49#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谢谢,器材架主要是原来打算长边放的,电源专线在附近。那改一下插座的位置把器材架放后面好了。天花是用10MM左右的胶合板钻孔,放20KG珍珠棉比较经济?30CM厚吗?用realtraps算了一下,160,200 320,360,400有驻波,开孔率跟开孔大小应该多少合适呢?
虽然物外能为素,又恐人间只爱红.
TOP
450#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天花上内空间小于25cm深度,效果将大打折扣,在进行了吸音处理后,realtraps计算结果偏差已经非常大,几乎没有参考意义了;短边摆放还是较好的方案,看照片你的环境已是专门用于听音乐了,这就可方便箱子、器材的摆放,同时方便以声学处理为目的的装修,这很好,选择比较经济的方案,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声学效果…………
开孔率1~5%应该就可以了,开孔大小0.6~0.8cm左右比较方便且容易自己动手,开孔时还可以自己设计些图案,孔距不完全一致时还可以避免吸收峰过于集中在某个频段,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