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637383940414243»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20541|回复: 819
39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需要说明的是,铺垫地毯通常情况下对1000Hz以下的中低频特别是低频几乎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频率越低作用越小。即不能吸收也不能减少反射。(不同的地毯吸音特性不完全相同,但厚度1公分以下的地毯情况都差不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2#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前面曾提到,声象的聚焦、定位主要取决于人耳比较敏感的(趋向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弱的)中高频频率。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上面曾建议的两侧墙处理方案的情况。

两侧墙采用1cm海绵外加墙毯,对1000Hz以上的中高频有一定的吸收作用,频率越高吸收作用越明显,并能有效的减少两侧墙对中高频的反射,明显降低中高频反射干扰,达到有效控制声象“散焦”现象,避免“口型”大、乐器形体过分膨胀,聚焦和定位不良等问题。令声音相对更清晰保真,声象聚焦定位明确,声场更宽阔、更稳定。

不过,两侧墙采用1cm海绵外加墙毯的处理方案,对1000Hz以下的中低频同样是几乎完全没有作用的。即不能吸收也不能减少反射。他的目的是要获得良好的声象聚焦、定位,同时控制人耳敏感的中高频“混响”,防止和减小“环境音染”。

但是,如果低频的吸收处理不足够(不恰当),将会造成中高频吸收过量,使环境声学特性失去平衡,令音色暗淡而失去活力,中低频浑浊不清等等问题。

所以,对低频进行吸收处理,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它是环境处理的基础和根本。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2-29 16:21:29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3#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我如果订做个45高,60深,160长的电视柜,放在音箱背后靠墙,里面放CD和功放(CD和功放放在那化震板上,跟电视柜不直接接触),电视柜的门做成你墙裙的结构(我会把它固定好)。

这样会对低频有良好的吸收吗?因为不象天花那么分布均匀,这个做法合适不合适?
TOP
394#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2-29 22:47:00 发表
我如果订做个45高,60深,160长的电视柜,放在音箱背后靠墙,里面放CD和功放(CD和功放放在那化震板上,跟电视柜不直接接触),电视柜的门做成你墙裙的结构(我会把它固定好)。

这样会对低频有良好的吸收吗?因为......


电视柜的门做成我墙裙的结构,里面再固定安装厚4cm海绵,应该对中频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低频吸收需要的空间比较大。如果电视柜内部完全连通形成一个大约0.42立方米的空间,门又完全封闭时,对低频才有一定的吸收作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5#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做了这个电视机柜后,再对高中频做一定的吸收,基本可以平衡,但功放音量需要调高一些。这对功放是个考验哦

我现在的JOLIDA801S,如果用PS电源线就能爆,但高频损失不小,如果不用PS电源线,想爆的时候总是缺那临门一脚
TOP
39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2-30 13:18:00 发表
做了这个电视机柜后,再对高中频做一定的吸收,基本可以平衡,但功放音量需要调高一些。这对功放是个考验哦

我现在的JOLIDA801S,如果用PS电源线就能爆,但高频损失不小,如果不用PS电源线,想爆的时候总是缺那临......


高中频不必吸收了吧,这样就已经基本平衡了。
如果要对中高频再进行吸收处理,仅仅这个电视机柜,加上你的皮沙发,低频吸收还是太少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ps电源线是模仿秀,花拳秀腿.
TOP
398#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照你说的电视柜门贴上4CM厚的海绵,变成密封保温瓶了,里面的CD和功放没办法遥控和散热。此路不通:'( 我想其他办法去
TOP
399#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2-30 22:01:00 发表
照你说的电视柜门贴上4CM厚的海绵,变成密封保温瓶了,里面的CD和功放没办法遥控和散热。此路不通:'( 我想其他办法去


还是做穿孔吸音吊顶效果最好最可靠。穿孔板后空腔大于20cm并加足够的吸音材料,就可以对两侧墙再做些中高频处理,达到整体基本平衡。

这样下来,整个环境的背景噪声也能明显降低几个dB,这意味着你能听到更多的微弱信息,获得“夜深人静”听音乐的感受,相当于整个系统信息量增加。这是吸音处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好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00#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07-12-23 13:16:00 发表
请楼主给个方案!
专门的地下室长540、宽370、高240,形状如同图示。
[attachimg]52041[/attachimg]
目前10平方的电源专线已进入房间,准备开始装修!!

器材:SP100、WADIA 581 、JADIS DA50


再给兄弟出个主义。
记得你的房间比较长,在入门侧(听音位后面)做个强吸收处理,地面和天花板做中高频吸收处理,效果应该还是不错,但是高度基本上就没有占用空间了。


具体是后墙做深度35~40cm的穿孔吸音处理,空腔内填充玻璃棉;平穿孔处理面入门处再做一道穿孔门,原来的门不改变,但穿孔门后面固定安装4~5cm中密度海绵,利用两门之间的空腔吸音。这样整个后墙就是整体的强吸音处理了。天花板用1.5cm海绵外包装墙毯;地面用厚1cm的地毯;其他墙面不用再做处理。

这个结构的效果:对中高频具备挂限消声的效果,对低频有相当于接近两倍吸收的作用。环境空间声学效果增大,室内声压整体上中、高、低频可接近平衡。声象聚焦定位也非常不错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