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53207|回复: 819
21#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听音环境处理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吸收,重点是低频的吸收处理;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配合应用扩散。
其实业余条件下听音室的环境处理就是低频的吸收处理。低频吸收处理做好了,基本上就行了,因为这时候环境声学大体上也就比较接近“自然、平衡”了。

但是,要做好低频吸收处理并非易事,在环境处理时把主要精力放到低频吸收处理上,定能事半功倍。
同意lz的观点,但是要加上一个条件:在小房间内。这个论断只是在声学的“小房间”内有效,音乐厅是要以扩散为主的。
最后编辑lz4300bf 最后编辑于 2007-11-04 00:17:59
TOP
22#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我在前面说过的:
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就是很好的低频吸收方案,它对高频(吸收)影响相对就很小。


表面上看,音乐厅那一个个较大面积的不规则的平面象是用于反射扩散;仔细看看,他们常常采用的就是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音乐厅、大会堂等通常会大面积使用这种结构。采取这些结构的结果,就达到了“吸收为主,扩散为辅”的目的。

如果认为:音乐厅是要以扩散为主————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当然,舞台演出区域,另当别论。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4 08:35:5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3#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赞同LZ的观点,在我们有限的听音环境条件下,吸音比较容易实现(中高频),扩散把握难度要大,很容易舍得其反,对低音,尤其是100HZ以下的,恐怕我们家庭条件下,还没有高招可以驾驭,因此,必要的外泄是不错的权衡办法。
TOP
24#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松香兄和abram兄所言极是。绝大多数的房间都是平行墙面的,如果以这样的房间作为预设前提,同时考虑到高音在空气中衰减得比低音大,在研制音响的时候,数据不是在消音室里测试,而是在普通房间里测试,设计并制造一种放在普通房间里之后才曲线平直的音箱不行吗?

房间越乱越好其实是凹凸面越多越好,只要做到杂乱有章,视觉上也是可以弄得很美观的。同时我也认同SPRS兄的观点,首先是摆位,扩散和吸收为辅。我的听音室里没有一样东西是专门用来扩散和吸收的,全部是家用兼职。四面都是书架和CD架,主要靠书架扩散,靠书做吸收,吸高频就靠窗帘了,通过摆位和调整,基本上算是平衡的,驻波控制良好。
TOP
25#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上两个局部小品:左右CD架顶部。

最后编辑houwei 最后编辑于 2007-11-04 20:11:17
TOP
2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TOP
2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3 11:06:00 发表
微孔板+适当的内容积,就是很好的低频吸收方案,它对高频影响相对就很小。
没有反调就不叫讨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松香味兄,"微孔板+。。。积",有相看嗎?我还想像不出是什么?谢了。
※有誤導時,敬請行家指正!
TOP
28#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就是在墙上做夹层,打密集的小孔,夹层中填充吸音材料,等效为空间的扩大...
TOP
29#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要装修時做先得了!
※有誤導時,敬請行家指正!
TOP
30#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德国的议会大厦有声反馈,为了解决问题,在玻璃幕墙上打了数以万记的小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