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复制链接]

查看: 52317|回复: 229
141#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一点 于 2007-9-27 14:17:00 发表
全频箱不适合玩,只适合听音乐!


无论全频、分频,都有适合玩的,也有适合听音乐的。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42#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如果真正HIFI全数字电子分频,深圳有几位玩的很好,无论动态,解析力,音场都没的说,不过也有几位的全频出神入化,味道好极了...
TOP
143#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9-27 21:14:00 发表
如果真正HIFI全数字电子分频,深圳有几位玩的很好,无论动态,解析力,音场都没的说,不过也有几位的全频出神入化,味道好极了...



电子分频最大的优点是在小电流小信号下完成分频任务,将分频电路的负面影响有效地降低了。由于是在小电流小信号下完成分频任务,所以比较普通的元件组成的电子分频效果,轻易地就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用优质元件设计组成的无源分频器效果。另外,电子分频的分频曲线也可以做得非常精确。
它的缺点是对单元的“缺陷”不能进行修正(如低音单元的高频峰需要修正时)。如果采用高阶电子分频设计以克服低音单元的高频峰的“缺陷”(把低音单元的高频峰切掉),这时候,高阶电子分频设计也会对声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果单元没有明显的“缺陷”时,采用二阶(甚至一阶)电子分频声音效果就比较理想。其实它和无源分频器的设计也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44#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回松香兄,他们玩的是全数字电子分频,用DSP做的数字滤波器,在SPDIF后面直接分成双声道的高中低的三个数字码流,每个码流接一个单独的解码器,每个输出的数字滤波器的曲线(幅度和相位)单独可调,阻带斜率最大可调,是真正的全数码音频,我建议在6路SPDIF的后面接1BIT的数字功放,那就是真正意义的完全数字音频了,可惜他们没有接受...
TOP
145#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呵呵!不好意思,全数字电子分频、单独的解码器只是听说,没有体会,孤陋寡闻了。
有机会是要了解了解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46#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本坛有小龙发的帖子,可惜回的人不多...
TOP
147#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但这种效应仅存在于全频箱吗?分频箱的单元不也存在同样问题?为什么就能下结论说全频箱不适用于HIFI?""

松大侠及各位大侠的意思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来说大家比较明白:全频单元在同时表现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各频段会被相互调制(抑制?),因为单元的电磁特点是低频表现冲程相对大,运动时间长,而高频段由于频率相对高,要求纸盆震动的频率快,这就是一个矛盾.同时由于电磁换能的特性决定,如果说单元制造去照顾高频,如缩短冲程,纸盆运动速度可以变快,但低频就损失了.反之亦然."全频"的制造时为了高低兼顾(这也是不可能的),最终结果是丰满了中频.重放人声好听的道理大概就源于此了.
而分频箱由于多出了好几个单元,同时都是根据频带特点量身打造,辅以高中低带通分频,各司其职,相对表现就理想多了.但上面所说的矛盾存不存在?是存在的,但对于相对狭窄的某个频段内来说,如40HZ到200HZ,相互的调制范围、作用是比较小的了(相对于普通“全频”70HZ-15KHZ).
正因为上面所说的这些矛盾,因此,"全频"对于三频的综合表现有先天不足,用于HIFI(高保真),是不能谈平衡的,是有缺陷的.
当然,个人的喜好是另外一回事,HIFI有人说很个性(这点我不太赞同,HIFI原意是尽力忠实于原作).

初哥瞎说,不对的,松大侠及各位大侠指正.
TOP
148#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其实全频好声的原因不能简单理解,振膜大,中高频的能量感和密度感就好,到15KHz全频并不感觉高频少,只是高频延伸差些,所以一些大侠要加超高而不是高音...
TOP
149#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cpyip 于 2007-9-22 18:17:00 发表
原帖由 AE芍药 于 2007-9-22 13:11:00 发表
一般玩全频的也不太注重他的音响性了,听的是味道

如果听音响可以听出味道了,我已满足了。

我认为味道好就是终极了,太HIFI不太符合人的生理特性
TOP
150#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但这种效应仅存在于全频箱吗?分频箱的单元不也存在同样问题?为什么就能下结论说全频箱不适用于HIFI?""

松大侠及各位大侠的意思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来说大家比较明白:全频单元在同时表现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各频段会被相互调制(抑制?),因为单元的电磁特点是低频表现冲程相对大,运动时间长,而高频段由于频率相对高,要求纸盆震动的频率快,这就是一个矛盾.同时由于电磁换能的特性决定,如果说单元制造去照顾高频,如缩短冲程,纸盆运动速度可以变快,但低频就损失了.反之亦然."全频"的制造时为了高低兼顾(这也是不可能的),最终结果是丰满了中频.重放人声好听的道理大概就源于此了.
而分频箱由于多出了好几个单元,同时都是根据频带特点量身打造,辅以高中低带通分频,各司其职,相对表现就理想多了.但上面所说的矛盾存不存在?是存在的,但对于相对狭窄的某个频段内来说,如40HZ到200HZ,相互的调制范围、作用是比较小的了(相对于普通“全频”70HZ-15KHZ).
正因为上面所说的这些矛盾,因此,"全频"对于三频的综合表现有先天不足,用于HIFI(高保真),是不能谈平衡的,是有缺陷的.
当然,个人的喜好是另外一回事,HIFI有人说很个性(这点我不太赞同,HIFI原意是尽力忠实于原作).

初哥瞎说,不对的,松大侠及各位大侠指正.


----------------------------------------------------------------

我的意见差不多相似.其实象很多两分频音箱,其中低音单元的频响范围也是比较宽的.基本容纳了人声和乐器的主要发声段.同一单元不同频点的声音互相调制与盆体振动的互相关系,这是电声学领域研究了几十年的课题了,不是新鲜发现和项目.也不是什么多普勒效应这个狭小概念就能容纳和概括的.


如果一定要仅限于研究全频单元里的这些问题,那就最好自己实际研究过多种有代表性的全频单元,并对什么叫HIFI有个明确的定义和概念.不然从理论到理论,就跟叶公好龙差不多.你在那儿拿了本书,根据单纯的理论模型想想算算,根本不知道前辈工程师早已经通过研究对单元的结构,特性,形态作出种种改进和创新.只见过风筝的人,怎么能知道飞机能飞多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