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但这种效应仅存在于全频箱吗?分频箱的单元不也存在同样问题?为什么就能下结论说全频箱不适用于HIFI?""
松大侠及各位大侠的意思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来说大家比较明白:全频单元在同时表现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各频段会被相互调制(抑制?),因为单元的电磁特点是低频表现冲程相对大,运动时间长,而高频段由于频率相对高,要求纸盆震动的频率快,这就是一个矛盾.同时由于电磁换能的特性决定,如果说单元制造去照顾高频,如缩短冲程,纸盆运动速度可以变快,但低频就损失了.反之亦然."全频"的制造时为了高低兼顾(这也是不可能的),最终结果是丰满了中频.重放人声好听的道理大概就源于此了.
而分频箱由于多出了好几个单元,同时都是根据频带特点量身打造,辅以高中低带通分频,各司其职,相对表现就理想多了.但上面所说的矛盾存不存在?是存在的,但对于相对狭窄的某个频段内来说,如40HZ到200HZ,相互的调制范围、作用是比较小的了(相对于普通“全频”70HZ-15KHZ).
正因为上面所说的这些矛盾,因此,"全频"对于三频的综合表现有先天不足,用于HIFI(高保真),是不能谈平衡的,是有缺陷的.
当然,个人的喜好是另外一回事,HIFI有人说很个性(这点我不太赞同,HIFI原意是尽力忠实于原作).
初哥瞎说,不对的,松大侠及各位大侠指正.
----------------------------------------------------------------
我的意见差不多相似.其实象很多两分频音箱,其中低音单元的频响范围也是比较宽的.基本容纳了人声和乐器的主要发声段.同一单元不同频点的声音互相调制与盆体振动的互相关系,这是电声学领域研究了几十年的课题了,不是新鲜发现和项目.也不是什么多普勒效应这个狭小概念就能容纳和概括的.
如果一定要仅限于研究全频单元里的这些问题,那就最好自己实际研究过多种有代表性的全频单元,并对什么叫HIFI有个明确的定义和概念.不然从理论到理论,就跟叶公好龙差不多.你在那儿拿了本书,根据单纯的理论模型想想算算,根本不知道前辈工程师早已经通过研究对单元的结构,特性,形态作出种种改进和创新.只见过风筝的人,怎么能知道飞机能飞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