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复制链接]

81#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加油,我有张sony的四季,自己感觉录的不错,但是不敢说出来,怕人笑话。看了肥仔的帖子就印证了我认为sony部分古典录音相当不错的看法。
TOP
82#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第二类别:试层次、细节、解析力、动态;

再重温一次四张片子:《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欧依斯特拉夫/欧柏林》《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第二-卡尔米雷弦乐组》《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波哥雷里奇》《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坚尼斯/杜拉第/明尼亚波利交响》

如果测试系统的层次、细节、解析力、动态,展开了讲还包括:层次、细节——生动感、音乐感、速度、节奏和韵律;解析力——声音的密度、量感、透明度、结像力和形体感;动态——强弱对比、速度和暂反。

选择测试的CD其实是多样的,个人偏爱弦乐及弦乐重奏、钢琴和钢协。
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这张片子,大卫和欧柏林两人的距离够不够,有没有前后感,弱音时小提琴会变小吗,强音时会变大吗?位置感明显吗?大卫拉弦时有左右及侧身的晃动能感觉到吗?弓和弦的动作,擦弦,拉弦跟打弦,拉一条弦还是两条,清楚吗?高音弦的厚度和低音琴的圆润感有没有?最后就是Philips的这张录音带着熏黄色质感,涩而不哑,亮而不叫,润而不软,柔而韧。(比如用来比较信号线,CD机、箱子的中高频)
布拉姆斯的弦乐六重奏,6把琴能听出来吗?定不定?他们的坐位比较紧,会不会拿埋一垢?转位与对位的位置感明显吗?小提琴、中提琴对比大提琴的形体如何,和现实中的对比一下。半音阶及小而细微也清晰完整吗,有美感吗?嘈杂,刺耳都不对。(太怀念当年天河城那套MBL推Genesis出来的弦乐六重奏。美!)
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这张抛开演绎的版本选择,从录音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测试动态的首选,甚至对系统的要求比播白头佬、炎黄第一鼓更难,试试吧。
坚尼斯的拉赫曼尼诺夫,早期的录音似乎更考系统,很多现在的录音出来的将高低频弄得很夸张,在小系统或汽车里听着过瘾,但上到大场面,有层次吗,弱音时有动态有张力吗。能把拉赫曼尼诺夫那种浓厚的俄派风格和忧郁的气质一一呈现吗?

待续、、、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83#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哈哈,好啊。。继续继续
TOP
84#

回复: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我最近常听的一套《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格鲁米欧的演奏,充满着高贵而优雅的气质;哈丝姬尔钢琴的音色柔美、清澄,足以让人沉迷三日。
尤其是最著名的《春天奏鸣曲》温文尔雅又生机勃勃。
格鲁米欧&哈丝姬尔.jpg (, 下载次数:13)

jpg(2007/10/19 15:23:02 上传)

格鲁米欧&哈丝姬尔.jpg

TOP
85#

回复: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原帖由 Tintin 于 2007-10-19 15:23:00 发表
我最近常听的一套《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格鲁米欧的演奏,充满着高贵而优雅的气质;哈丝姬尔钢琴的音色柔美、清澄,足以让人沉迷三日。
尤其是最著名的《春天奏鸣曲》温文尔雅又生机勃勃。




       恭喜!你开始入道了,估计以后去金海印比去海印电器城要多多了。呵呵
TOP
86#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李员外果边系金海印定系海印电器城吖?!
TOP
87#

回复: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原帖由 Tintin 于 2007-10-19 16:05:00 发表
李员外果边系金海印定系海印电器城吖?!





         肯定系金海印啦!给点个人小小建议,李源、南方、金浩三家都有的碟我首选南方。其次金浩然后。。。。嘿嘿
TOP
88#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金浩系米旁边有间音响店果间吖?
TOP
89#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学习!
TOP
90#

回复: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9 10:47:00 发表
加油,我有张sony的四季,自己感觉录的不错,但是不敢说出来,怕人笑话。看了肥仔的帖子就印证了我认为sony部分古典录音相当不错的看法。


是谁演奏的吖?等我也去搞一张!:-)
TOP
91#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9、圣桑/动物狂欢节,弗雷默斯/伯明翰交响乐团

这张是圣桑最脍炙人口的曲子,弗雷默斯指挥伯明翰的这张(原EMI CDM7 69542 2)要算录音最好的《动物狂欢节》。CISCO再版的这张,钢琴音响极美,音场深阔,而整个空间的透明感又好。且不论版权问题,CISCO出版的一系列再版,曲目也好音质也好,都是值得发烧友掏腰包的。

毫无疑问最出名的一首是大提琴和钢琴演奏的《天鹅》,也就是这套总共14个乐段的《动物狂欢节》的第13首。14个乐段的小标题依次是:(1)引子,狮子、(2)母鸡和公鸡、(3)骡子、(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朵的家伙、(9)林中杜鹃、(10)鸟舍、(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整部组曲《动物狂欢节》最初是室内乐形式,由两架钢琴加9件乐器来演奏,后来再改编成现在更常见的这个双钢琴和乐队形式。据说圣-桑当初写这部作品时,曾存心要拿这里面种种乐器的表现来影射、调侃当时欧洲乐坛上的某些同行,但写成曲子后,他又觉得玩笑开得太过分,因此生前一直拒绝公开演奏,只让一首美丽、高贵而决无恶意的《天鹅》单独问世。今天我们只觉得《动物狂欢节》充满着令人愉快的诸多情趣,且有诸多动听的曲调和绚丽多姿的音响色彩,老少咸宜,皆大欢喜。

由于通俗易懂,连儿童都能欣赏,《动物狂欢节》的诠释并不需要太讲究,音响效果好才是我们更关心的。

试音重点:
1、两台钢琴的位置找到了吗。中间那台位置靠前听出来了吗。
2、大象那一段,象群从右后方缓缓走来的,从轻到重,从远到近能感觉到吗。
3、整个乐团呈扇形包围着钢琴的舞台形体,这张片子应该很容易体现。而且音场的宽深在适当的摆位下可轻易超越箱子的两端。如果你的音响呈像仅限于箱子之间或箱子与后墙之间,那就要在摆位上再下多点工夫了。

注:由于是测试音场定位,利用休息特意重温这四张片子,但担心自己系统有偏差,还特意到朋友家又试多一次,(友人的听音室/高2.7m/宽4.3m/深6.2m,器材是Sphinx + Mark推JBL)以上听感是综合在两套系统上而得。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92#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10、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杜拉第/明尼亚波利交响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写的《1812》序曲,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

1812是根据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内容大概: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1812名盘众多,论管弦乐的威力要数Philips出的格杰夫指挥基洛夫,论乐团指挥级数JVC出的莱纳指挥芝加哥,个人认为1812的终极盘,如果只买一张1812,那就是MERCURY出的本张,一是这张盘是唯一的企鹅三星带花、TAS上榜、水星公司的第一张金唱片奖;二是真正炮声和钟声;(使用1775年法国的大炮,及纽约河畔教堂的大钟。)三是两个搭子(意大利和威林顿的胜利)尤其是威林顿的胜利同样精彩。
(之前168的音乐版有专文介绍1812的大部分录音。供参考。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aspx?topicid=121292

说多一些题外话:TELARC出的1812,很多人奉为上品,我说是垃圾,既不是大师级的指挥,也不是一流乐队,只有几下大炮。如果有TELARC的朋友比较一下我推荐的3只中任何一只,从整体平衡、音色及层次都完全不是一个级数。把TELARC这两张拿去填海吧!

试听的重点:

这首序曲除了运用正常管弦乐编制的乐器外(包括三个定音鼓、三角铁、铃鼓、大鼓、钹等),还动用了军鼓、大炮、钟等超常乐器在内,在序曲的结尾处还另加了一支军乐队,以期收到热闹和生动的效果。
这首序曲用钟鼓炮齐鸣,配合乐团的演奏,真实炮声、钟声,非常考器材的力度、瞬态、低频等;整曲音量起伏变化极大,动用的乐器非常多,听清楚其中的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它可以检验你的器材音质音色、结像定位、强弱和动态对比……
这张是水星1958年的制作,运用了三支咪和三声道的录音机来进行录音,是不是很特别。

这张片子太棒了,时间也不长,还是推荐完整的欣赏。
(借用以前收藏的欣赏指南,对不起,一百分一万分对不起,忘了是谁写的,如有冒犯还请原谅,千万不要找我要版权费啊。)

欣赏指南: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湾译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1:53)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出现一种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音?#123;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2:46)声部轮流传递。(2:53)和(3:01)左右,你会听到鼓钹对击的声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3:26),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2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在(5:02)左右你会听到击鼓声,到了(5:08)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6:04),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主题。(6:20)出现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留意这时乐团打三角铁的声音,你应该听到足够的泛音,如果你只能听到暗哑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录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劲。
另一个在(7:35)出现的主题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会听到铃鼓的声音,它应该是澄清的。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随后一段(8:36)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9:08)开始,你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123;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10:06)又出现我们熟知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留意三角铁的声音。这段再一次强?#123;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10:52)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紧接在《马赛曲》(11:13)主题之后,乐声的速度加快和加强,到了(11:47)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至(12:36)停止,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12:37)左右,进入乐曲的尾声,从引子的赞美歌?#123;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牶团R时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你会听到加入来的钟声,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但是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13:40),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13:52)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待续、、、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93#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哪有收藏按钮呀,遍找不着.
TOP
94#

回复: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原帖由 chinhl88 于 2007-10-21 0:07:00 发表
哪有收藏按钮呀,遍找不着.



http://post.baidu.com/f?kz=19404" target="_blank"> [url=skype:http://hhttp://post.baidu.com/f?kz=19404][/url] [url=http://edit.yahoo.com/config/send_webmesg?.target=http://hhttp://post.baidu.com/f?kz=19404&.src=pg][/url]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编辑 删除




——看见“发短消息”左边的黄色的五角星了吗?那就是收藏按钮。
确实是可收藏的好帖子。

最后编辑溪秀兰 最后编辑于 2007-10-21 00:46:17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95#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11、马勒/第六《悲剧》,巴比罗利/新爱乐

这张片是马勒最正宗的一首四乐章的交响曲,是他最自传式的作品,甚至带有预兆。曾称为《悲剧》或《悲怆》。题目令人想起柴可夫斯基的《悲怆》,老柴的终章令人絶望,老马的第六终章三十分钟令人绝望加痛苦加震惊,极其深刻。第一乐章悲与爱的交织,其中象征其妻的旋律美极了!凭爱情暂时战胜命运;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的先后一直有争论,最新的订案是原来第三慢板将成为第二乐章。无论如何,此代表爱情的慢板不能错过;第四乐章核心是三次木槌击打,后来竟应验了马勒一生三大先兆:离职、女儿病死、自己患心臓病!

发烧爆棚权威的交响很多,为什么会挑这张,大师级的指挥也很多,为什么会是巴比罗利,说到这就想起当年,一次在HMV找碟,看到EMI出的马五,巴比罗利,嗯,这个不是杜普蕾那张艾尔加的指挥吗,事关之前买过伯恩斯坦、苏提的老马,一直都入不了马勒的门,没Feeling,在买单前,都没拿上手,好象当时HMV搞什么满几多就送什么,还差一点,就又拿多两张碟,EMI的巴比罗利马五就这样顺带捎了回来,还是放了好久才拆开听,才听了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结果惊天动地,就迫不及待的找资料来查巴比罗利及马五,原来我买了张上上品,这是马五公认最好的演绎,自此就开始找巴比罗利的马勒,也是这张马五让我学会听老马的作品,后来才知道我听的是最具光荣感的马五第一乐章。又是那句老话,如果只买一张马勒,巴比罗利的马五肯定是选择之一。

虽然马六的版本,公认是DG那张布列兹指挥维也纳,巴比罗利的这张在第四乐章的演绎似乎更为理性更有说服力,EMI的录音背景黝黑宁静,透明度和张力一流,铜管光辉灿烂,右面的低音区层次分明,定音鼓爽脆无比。

每每听马勒,就想到:哎!伟大的人或事的后面,是不是充满坎坷和艰辛、历尽绝望和痛苦?是个人的荣辱重要,还是家人的平安重要,你能否平凡的渡过一生吗?

抱歉,写了许多,还没有写些如何试听,因为这张马六是我的挚爱,连续听了几遍,心里很是抑郁,又想了许多许多、、、
最后编辑东莞肥仔 最后编辑于 2007-10-21 16:40:45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96#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肥仔好野! 马的作品这两年几乎没有听了,自从在大乌托邦上听过马八后,个人认为,对于马八马六及布鲁克纳八之类的交响乐的作品,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系统是很难播好的,唯音乐派可能会认为欣赏个中旋律和指挥艺术就可以了,但我总觉得很多时候是自我安慰或者夸张点说是对此类作品的亵渎,和室内乐相比,交响乐对于重播无论是录音格式或者是音响设备都是困难的,富格文特勒一生很很抗拒进录音室,也许是认为音响无法表达出其的指挥艺术 罐头就是罐头:'(
TOP
97#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唔错!!!!
TOP
98#

回复: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7-10-21 0:40:00 发表
原帖由 chinhl88 于 2007-10-21 0:07:00 发表
哪有收藏按钮呀,遍找不着.


[table][tr][td][table][tr][td]
[url=http://hhttp://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



感谢!还是广西老乡好.
我在这问了两遍都没人答理,不收藏也罢了.!!!!!!!!!!!!
TOP
99#

回复: 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7-10-21 17:27:00 发表
肥仔好野! 马的作品这两年几乎没有听了,自从在大乌托邦上听过马八后,个人认为,对于马八马六及布鲁克纳八之类的交响乐的作品,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系统是很难播好的,唯音乐派可能会认为欣赏个中旋律和指挥艺术就可......


是的是的,不过听大棚也,中小型系统也是可以播得好的,我认为第一关键是控制,人对环境对系统的控制、功放对箱的控制、CD对功放的控制;第二是要静、音场要深要阔;第三是避震要做好。当然马八、布鲁克纳八、贝九之类的就不要试了,死定。一般5-60人的录音还是可以听到感动的声音的。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00#

回复:我用来调音的十二张古典音乐CD

我最近碰到个问题,在隔壁发了个帖子,没人回答,搭便车请肥仔及各位高手解析一下。“近日买了勃拉姆斯的 ungarische tanze nos.1-21。 (DG429 180)应该是四手联弹钢琴作品。前面几曲目还好,最后一首总是觉得左边声道音压大于右边音压,给人感觉是单手在弹。汗。。。给人很不爽的感觉,开始以为是音响接线有问题,折腾了好久,发现不存在硬件问题,从而也想起了以前还有不少唱片有这样情况,总体上就是给人很不爽的感觉。俺见识少,将此类录音定义为不平衡,不美的一类,认为纵然乐谱里可能就是如此,但是否更主要的问题是出现在录音或者演绎上???但此唱片在音乐圣经里是首选,各位高手指点一下这类情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