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复制链接]

查看: 21616|回复: 96
1#
以下是我摘录的三篇网文.也许里面的内容有所重叠.但是似乎比较有层次感.其中观点我基本认同,但并没有深入验证或者学习.并且对其中某些绝对化的用语持保留意见.不然的话也不会请大家来百家争鸣一下了. 最好有理性的反驳意见出来,这才真正使讨论完整并且有份量.


1)从原理上来看,电子分频的分频动作是发生在声音信号的输入之后,这个时候声音信号功率很小,很容易把频率精确分开,可以根据喇叭单元的特性进行分频,最大限度发挥每只喇叭单元的特性,可以很方便的得到最平直最满意的听音曲线。而对比之下,经过功率放大之后再进行分频,声音信号的功率变大几何倍之后,再通过分频电路上的电容电感时,电感形成的场之间相互影响,以及电容和电阻的损耗等,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声音信号,形成失真。所以从原理上来看,后分频永远没有先分频精确。


2)在实际的音箱中,一个喇叭往往不能解决频响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必须使用一个以上的喇叭来照顾不同频率的信号,因此需要引进了分频器。引进了分频器与多个喇叭的组合解决了频响的问题,却带来了大家往往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分频器使系统的内阻大大增加了。恰恰就是分频器,大大影响了我们对音箱系统的听感。分频器的内阻动辙就是零点几欧的水平,使系统的阻尼系数大幅度下降。功放对喇叭的控制力因此大受影响。

  使用电子分频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在音频信号送入功放级之前,先进行分频,然后把分频后不同频段的信号分别送到各自的功率放大器,从而驱动不同频段的扬声器单元。也就是说,电子分频技术让信号在进入功放之前就按高低频分离,这样就不需要在喇叭与功放之间使用分频器了,有效的增大系统的阻尼系数,既解决了各频率的信号流向问题也使系统的控制力得以保持。因为分频器的负载是放大器,所以负载阻抗容易固定,使得滤波特性能保持设计的要求;加上有源分频器本身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可以灵活调节,从而获得更理想的高音和低音放音比例。并且由于在喇叭与功放之间没有使用分频器了,从而避免了分频器所造成的相位失真。


3)电子分音的的优点
    一、用不同的扩大机来分别放大不同的频率,可以减轻扩大机的负担,让扩大机的互调失真得以大幅降低,使得回放音乐的层次得到改善。并且还可以分别设计有利于不同频段频率性能要求的扩大机。
    二、 电子分音的相位偏移特性优于被动分音。
    三、被动分音的介入损失大,而电子分音无。也就是说使用电子分音后,各扩大机的输出是直接接到喇叭单体上的,中间没有电容、电阻与电感的介入损失。因为被动分音是很吃功率的,程度之大不是一般玩家们能想象到的,往往一个二阶或三阶的被动分音器会吃调好几十瓦的功率也说不定。这还不算怎的,只要用大输出功率的扩大机就可以补救回来。而更可怕的是这介入的零件还会吃掉频率响应,音乐的细节,清晰度,透明度,层次感 ...... ,真是得不偿失。

    四、使用电子分音系统几乎等于各扩大机的输出功率相乘,因此可以使用较小输出功率的扩大机,有利于使用纯a类、单端输出、纯三极管的理想扩大机。
    五、扩大机的阻尼因素因直接加到喇叭上,因此不会被分音器里的电感、电容等非线性零件破坏,无形中增加了对各喇叭单体的控制能力。
    六、 电子分音可以自由切换改变分频点,有利于找出喇叭系统最有利的分频点。

    七、电子分音可以自由调整扩大机的增益,因此可以任意配合不同效率的喇叭单体,更可以任意更换不同厂牌、不同频率响应的喇叭单体,来达到整体之要求。
(这一点是最、最、最重要的了!)
    八、有的电子分音可以修正群延迟线,并可以修正时间的延迟,让高、低音到达人耳的时间更加一致,虽然有些被动式的分音器里也有高、低音时间补偿的电路设计,但是喇叭放在不同的环境及聆听者与喇叭之间不同的距离,其补偿的时间就不能做调整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好题目!先顶!
个人认为:理想的喇叭单元电子分频当然就好。但是,喇叭单元的频响曲线是不理想的,什么办呢?
这个问题想过吗?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 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您说的,真是为什么电子分频可以最优化的关键:

    七、电子分音可以自由调整扩大机的增益,因此可以任意配合不同效率的喇叭单体,更可以任意更换不同厂牌、不同频率响应的喇叭单体,来达到整体之要求。
(这一点是最、最、最重要的了!)

也就是说, 使用普通质量的喇叭,配合上专门设计的公房,可以'调整'出完美的频响线来. (理论上来说)
TOP
4#

回复: 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原帖由 非音响发烧友 于 2007-5-21 23:56:00 发表
您说的,真是为什么电子分频可以最优化的关键:

    七、电子分音可以自由调整扩大机的增益,因此可以任意配合不同效率的喇叭单体,更可以任意更换不同厂牌、不同频率响应的喇叭单体,来达到整体之要求。
(这一点是最、最、最重要的了!)

也就是说, 使用普通质量的喇叭,配合上专门设计的公房,可以'调整'出完美的频响线来. (理论上来说)




   “ 电子分音可以自由调整扩大机的增益,因此可以任意配合不同效率的喇叭单体,……”————
这些我是完全赞同的。
但是:更可以任意更换不同厂牌、不同频率响应的喇叭单体,来达到整体之要求。”————这些有待商榷

除非“配合上专门设计的公房”。但是这样就不是任意更换不同厂牌、不同频率响应的喇叭单体,来达到整体之要求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回复: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我想这意思很明显: 就是说先确定喇叭,然后根据喇叭特性来设计公房.理论上来说, 频响曲线应该是'指那打那'的.

不过,同时必须客观指出的是: 频响曲线并非全部.
TOP
6#

回复: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所以不同厂牌、不同频率响应的喇叭单体声音就很难“融合”在一起啦。
电子分频是必须附带“专门设计的公房”这个条件的,不同的厂家设计出来的东西还是有区别的。
你接触到的相信一定比较“理想”,但是不代表只要使用这种方式就一定“理想”。

“喇叭单元的频响曲线是不理想的,什么办呢?”————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一直没有比较“理想”的办法解决。
是“专门设计的公房”?还是“改造”喇叭单体的特性?他们各有千秋。

如果是“改造”喇叭单体的“特性”,他就可以适应更多的“普通标准公房”,公房就不需要专门设计。
但是这个喇叭单体就一定不是严格单纯的“电子分频”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回复: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搬个板凳学习.

支持技术争论, 鄙视无聊的谩骂
TOP
8#

回复: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支持电子分频
TOP
9#

回复: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正早加入电子分音的行列!关注!
TOP
10#

回复:我支持电子分频的理由

有源音箱是不是属于“配合上专门设计的公房”。如ATC.....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