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施奈尔贝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27 23:20:00 发表按说,我收集的古典乐唱片中,还数贝多芬最多了(估计诸位也是)。可奇怪的是,我听得最少就是贝多芬,大概我听埃尔加的次数,是乐升的两倍不止。我本人也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情。 大概,我的心灵目前还无法体验......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28 0:25:00 发表来个帖子请教S兄和诸位。个人觉得:贝小协不如勃小协婉约动人,也不如埃尔加小协痛彻心肺。动情者我的听感小于梅诺蒂、巴伯、和Tedesco。贝四重奏未能超过海顿四重奏,也不如莫扎特、柴、鲍罗丁、德沃夏克......
仁厚里权少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5-25 19:05:00 发表三重奏是比四重奏更难的曲式,有人说四重奏就是四个德高望重的哲人聚在一起抒发个人的深沉见解,既要和谐,也要突出,既有雄辩,也有轻吟低唱,所以每一声部都是配角,也都是主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四重奏团体都是数十年的老搭当的主要原因,因为“均衡”可说是四重奏的最高境界!而且只有四把乐器,哪一个人出了差错都会完全显露出来。而三重奏比起四重奏的难度更加一层,乐器更少了,声部的平衡也更加的难以维持,这就是为什么这类的作品极少的主要原因。而敢于组合演奏的人如果没有几把刷子是会遗笑大方的。贝多芬总共写了十一首钢琴三重奏,其中以编号97的“大公”三重奏最为出色,这首作品完成于1811年,题献给资助他的鲁道夫公爵,而在1814年的首演中,担任钢琴部份的正是贝多芬本人,这一次也是乐圣最后一次以钢琴家身份公开演出。这首曲子因为与“皇帝”钢琴协奏曲一样,都具有光辉灿烂,气势磅礡的气势,颇符合贵族高雅、大方的身份,又是题献给公爵,所以后人便称之为“大公”三重奏。全曲从头到尾充满活力,生动有神,似乎对人生充满无限的希望,对生命给予最大的歌颂!是贝多芬中期的代表作,乐曲结构完美均衡,和声多变却又朴实自然,乐器间的对话、呼应、独白、雄辩,变化多端却如诗如梦,最后强烈的渐强奏把情绪完全宣泄出来,听了颇有畅快淋漓、完全融入的感受。
jpg(2007/5/28 12:20:18 上传)
jpg(2007/5/28 12:40:50 上传)
jpg(2007/5/28 12:42:44 上传)
jpg(2007/5/28 12:43:2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