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与管乐五重奏
.
"莫扎特在给他人的信件中曾经提到这个作品,说是“自己作品中最好的一首……”,是不是莫扎特最好的作品倒也难以断定。不过贝多芬在早年的时候也写过非常相似的作品。不单是作品的调性、构成等等都和莫扎特的这个三乐章作品相当相似。以至于有人说这是年轻的贝多芬学习莫扎特的作品模仿创作出的。不过这一点似乎也没有什么根据。不过从两个作品如此相向的一点,可以想象贝多芬在创作自己的Quintets for Fortepiano & Wind Instruments(op16)的时候一定是受了莫扎特K452的影响不小……。莫扎特的作品是在1784年(28岁)的创作的,贝多芬的则是12年后26岁的时候创作的。莫扎特的作品是和钢协No15、16在维也纳的商业演出而创作的,在有莫扎特著名友人单簧管演奏家舒特德拉的参与下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作品也在维也纳社会得到了认可。可想而知12年后,贝多芬也像为了迎合维也纳市民的口味而写下了这个作品的。现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两个同类作品的录音经常是同收于一张唱片的,大家都有机会比较一下这两个同类,且非常相似的作品……。是呀,莫扎特确实是非常了不得,双簧管、单簧管、巴松和法国号在作品中近乎完美的搭配了起来。再插进一台完全不同类型的乐器——钢琴,管乐器与键盘乐器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得相当得体,简直是难以想象了。这个意义上,莫扎特就是就是天才……。古典的匀称、平衡在这个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相比之下,贝多芬的作品也相当优秀,不过莫扎特作品中管乐器的使用上在贝多芬作品里面就没有多少匀称和和谐可以说了。说起来也是,贝多芬到了中后期对管乐器在室内乐的使用多少有些敬远的态度。管乐器在其大作品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至关重要,不过室内乐作品中就不见了那些管乐器。贝多芬早期作品中事实上管乐器的室内乐作品还是相当多的,大概是到了30岁之前几乎就结束了加有管乐器的室内乐创作。不过在此之前青年贝多芬还是留下了一些相当棒的作品,如管乐七重奏、八重奏等。其中,贝多芬的七重奏(Op20)作品应该是贝多芬获得整个维也纳好评的热门儿作品呢。
-------行人
-
-
DSC04134.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7/5/26 11:56:3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