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49760|回复: 153
71#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相比于笛,我印象中杜聪的萧吹得更棒。
有一次偶尔的机会,听到一个《梅花三弄》萧独奏的录音,听到梅花主题时,用的是超吹的泛音,音色纯净清澈、晶莹剔透,一丝杂音都没有,我当时就惊呆了,问是谁吹的,别人说是杜聪(不知是也不是)。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可惜我没有听过杜聪的现场。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72#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d9 于 2007-5-5 22:36:00 发表
把陆春龄含沙射影一番,估计也是所谓的互相打压


说的不是我吧?我可不干那样的事情哦。话说回来,02年听过陆春龄的一场讲学,觉得这老头子说话也真是八面玲珑的嘿嘿,很会讨好人。吹笛子的大师们,文革时被整得最惨的还是赵松庭啊!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73#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学习。。。多谢!
TOP
74#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请教:
高山流水一曲是否是后人所作而且与伯牙无关。而且,广陵散我一直认为是前代绝响,有人说目前的此曲是来自于《神奇密谱》,而我一直固执认为是后人打谱所得,不知云兄如何看。另外,胡笳十八拍,云兄最喜欢第几拍,怕这也是后人打谱所得吧。初哥的问题。
TOP
75#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6 17:47:00 发表
请教:
高山流水一曲是否是后人所作而且与伯牙无关。而且,广陵散我一直认为是前代绝响,有人说目前的此曲是来自于《神奇密谱》,而我一直固执认为是后人打谱所得,不知云兄如何看。另外,胡笳十八拍,云兄最喜欢第......


1、琴曲《高山》和《流水》在唐以前是一首曲子,就叫《高山流水》,到唐以后才发展成两首独立的乐曲。现在我们一般听到的《流水》一曲的版本,最早收录于《神奇秘谱》(1425年),此谱是明代朱权(洪武太祖的第17个儿子)编纂。除古琴外,古筝的各流派也有不少的《高山流水》一曲,但也都只是文人们仰慕古人,附会的而已。
2、东汉末年就已经有关于琴曲《广陵散》的记载,但是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一曲,可以肯定不是嵇康临死前弹的那首,不过意境却是与嵇康弹的那首颇为相符。在南北朝时期,《广陵散》是相和曲之一(如果想多了解相和曲,我可以另外说明),曲调保存在琴谱之中,隋唐时经过李良辅、吕渭等人的不断加工,从30拍、36拍,逐渐发展成现在的45拍。在流传的过程中演变为2种版本,一是《神奇秘谱》版本,二是《西麓堂琴统》版本,都是明代的产物,其中前者较为有名。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基本上是明朝琴人在前朝基础上加工的产物,肯定不可能是晋时嵇康的东西了。相类似的还有《梅花三弄》等……
再补充一句,我们现在能听到的中国古代的音乐,最早的是南北朝时梁代琴曲《碣石调·幽兰》,乐谱藏于日本京都,再后些是唐代的敦煌琵琶谱的破译,但之前说了,争议较大,主要是节奏问题,音高方面倒是没什么争议了。所谓的秦汉两晋,甚至先秦音乐,暂时来说,是不可能听到的。
3、我对这个作品有点不感冒呢,真不好意思,呵呵!
以上的东西,许健编著的《琴史初编》里均有详细介绍,商隐兄既是琴乐发烧友,这本书是一定要拥有的。此书编写得十分通俗,深入浅出,即使不懂乐谱,也不会妨碍阅读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年份我忘记了,定价大概10元左右,不贵,还有的话一定要买啊!

以上答复不知答复商隐兄是否满意?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76#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过路云乃高手也,佩服
TOP
77#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6 18:1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6 17:47:00 发表
请教:
高山流水一曲是否是后人所作而且与伯牙无关。而且,广陵散我一直认为是前代绝响,有人说目前的此曲是来自于《神奇密谱》,而我一直固执认为是后人......


这位兄台:能谈谈筝曲<高山流水>共有多少个版本吗?
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有比较贴近琴曲<高山流水>意境的吗?
这些你都有CD珍藏吗?
所来听听呀!
TOP
78#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6 18:1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6 17:47:00 发表
请教:
高山流水一曲是否是后人所作而且与伯牙无关。而且,广陵散我一直认为是前代绝响,有人说目前的此曲是来自于《神奇密谱》,而我一直固执认为是后人......


谢谢云兄讲解,尽快将《琴史初编》买回来扫盲一下。我今日将四世同堂的古琴重新听了一遍,录音真的是不错。倒是证实长期以来的疑惑,就是“梅花三弄”中的一部分旋律和“胡笳十八拍”中的“九拍”非常像,简直就是一个旋律。而且我听了最近各大公司出的古筝唱片后也觉得,现在古筝的音色再向古琴靠拢。
TOP
79#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这4张唱片除了都是民乐以外,就没有任何联系了,之所以放在一起,乃是以前拍照的时候无意所故,大家多多原谅吧。

第1张:
曹桂芳是河南古筝大师曹东扶的女儿,其姊妹曹桂芬作为当代的一位古筝名家,平常演奏的筝曲大家都听多了,比如HUGO公司就出版过她的专辑,演录俱佳。但是曹桂芳演奏琵琶的录音估计没多少人耳闻吧?这需得从他的父亲曹东扶大师说起,曹先生虽然身为20世纪的河南筝派的代表人物——甚至是头领,但是除了古筝外,曹先生还精通其它的各种乐器,比如琵琶、三弦、软弓京胡等等,只是作为筝派代表人物的名头太大,盖过了他其它的演奏才能而已。曹桂芬继承的是父亲的古筝演奏,而曹桂芳则是曹东扶琵琶艺术的唯一继承人。唱片封底就有一张曹东扶在指导曹桂芳、曹桂芬合奏的照片,十分珍贵!
河南筝称中州筝,风格古意怡然、仓劲古朴,和南方的筝派大有异趣。琵琶曲亦然,之前说过在20世纪里,琵琶的主要发展是以江浙一带为主的5大派。其实河南琵琶曲的总体风格而言,和古筝相差无几,有些曲目甚至是可以互换的,比如这张唱片上的《高山流水》、《上楼》、《下楼》、《陈杏元和番》、《陈杏元落院》等等,都是河南筝里的传统曲目。只是乐器不同,听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已。河南的琵琶曲在中国不太有名,平常非身处河南的朋友更难以听到,这也是这张CD值得收藏的价值所在。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发行,录音效果还可以,价钱只是RMB10元,还不够在深圳吃一个盒饭,平到你笑啊哈哈!

第2张:
20世纪里中国丝竹乐里最出名的莫过于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了。
广东音乐走的是一条小市民化的路线,听者以普通的市民阶层为多,而且一部分创作因为融合了西洋的作曲技法,因此风格显得更为贴近现代的生活;相比之下江南丝竹则是更为文人化一些,保留传统的东西会更多,并没有受到海洋文化的“侵袭”。但是江南丝竹也不是绝对文人化的,比如《行街》一曲就是江南地区在节日婚宴时,在行街的过程中演奏的,很世俗,故名,只是因为江南地区历来是中国盛产文人的地方,其文化底蕴也最为深厚,所以我们听起来,也更多带有了“文人化”的感觉。因为二者这些不同的特性,广东音乐似乎拥有更多的听众。
江南丝竹有“8大曲目”一说,意思是8首最为出名的曲目,分别是《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这8首曲目都有个特点,定调都为D调。在江南丝竹里,昆笛、二胡是固定的主要乐器,一般是不能缺少的,其它乐器可以适当增加。在其中,昆笛唱的是绝对的主角,作为主奏乐器,昆笛担任起了其主要的旋律陈述、加花等功能。一方面是因为昆曲里笛子是主要伴奏乐器,江南丝竹受之影响太深;另一方面是传统作品里,二胡等乐器技巧还没解放的缘故。
这张唱片的演奏人员为陆春龄、马圣龙、周慧、周皓等人,估计整个20世纪的江南丝竹演奏组合里,也找不出比他们更权威的人了。本唱片并没有包括了8大曲目,只有5首:《三六》、《阳八曲》、《慢六板》、《春晖曲》、《花三六》。

第3张:
1949年以后,笙这个乐器的独奏发展主要在北方,尤以胡天泉、阎海登2人影响最大。这两人都是山西人,他们笙乐的艺术,都是在山西民间鼓吹乐、戏曲音乐的基础上来创作的。其中胡天泉对于笙乐发展的创造性更多,而阎海登的吹奏技巧要更多些。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而且也是汉族不多的多声乐器之一,而且这个乐器很奇怪,由于演奏技法的原因,笙吹奏复音容易,吹奏单音则很困难,传统的笙吹单音更是不可能。
本唱片是胡天泉的专辑,里面全是1949年以后的创作曲目。录音效果有点强差人意,不过还不算离谱。喜欢笙乐的朋友不妨听听。我本人对于笙乐艺术所知甚少,听的不多,这个向导可以说是不及格的,呵呵,还请诸位看贴的朋友原谅则个!

第4张:
我们现在所谓的“民族乐器”,在历史的过程中,其实很多都并非汉族,甚至并非“中国”的本土乐器。比如琵琶就是从波斯通过西域传进来的,现在的伊拉克一带还有琵琶的古老版本的乐器,叫“Bippa”(不知道有没有记错呢?!),二胡也是,凡是和“胡”字沾边的东西,原来肯定都不是中土的产物,胡椒、胡萝卜、胡琴、“不叫胡马度阴山”,都是北方的东西。
但是埙却是最纯粹的中国本土乐器,现在的考古发现,从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埙这个乐器,而且埙的形制,除了多几个孔以外,到现在一直没什么变化,在音色上也没有变化,这也能算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了。埙的音色比较幽古,总有种像人声在呜咽的感觉,散发着浓浓的古意,用来表现苍茫、凄凉的音乐是最适合不过的,非常有古代的特色。
比如本唱片中的《杏花天影》一曲(姜夔),和人声唱的几乎是完全换了样,更充满了那种悠扬的意境。现在演奏埙这个乐器的人不多,赵良山可算当中的翘楚。本唱片是一个合集,演奏者有曹建国、赵良山、陈涛等人。不管是否埙的爱好者,我觉得这张唱片都是值得一听的,感受一下几千年前的乐器的声音。
{7DBD2408-D773-42C0-BCC1-043CBEF07042}0.jpg (, 下载次数:76)

jpg(2007/5/6 23:03:43 上传)

{7DBD2408-D773-42C0-BCC1-043CBEF07042}0.jpg

最后编辑过路云 最后编辑于 2007-05-07 02:35:37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80#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哟,帖子被加精还顶置了,才看到的,高兴啊哈哈!!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