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960616263646566» / 16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献给罗斯特洛波维奇】巴赫入门漫谈(116页介绍吉泽金,110页介... [复制链接]

查看: 170632|回复: 1627
621#

回复: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回想一下,巴赫也是在垂暮之年写下了这部作品。“五十而知天命” 。正是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只有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参透了这最后一道宿命的咒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古尔德在大彻大悟之后死去,这也许是成就他艺术生涯的最完美的一个句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2#

回复: 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3#

回复: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格伦.古尔德,这位钢琴巨匠,受到乐迷的顶礼膜拜,但是他憎恶场演出,31岁时便永远告别了音乐会舞台,成为录音技术的热情倡导者。这位出了名的怪人——用围巾和手套将自己层层包裹,服用大量药片,还曾因斯坦威公怀一名职员和他握手时动作粗鲁提出上诉——其对音乐的诠释也与众不同。在“古尔德遗嘱执行委员会”的正式授权下,经过大量的采访并查阅从未公开的档案,资深作家奥托.弗里克完成了这部在深度和文笔上都堪称典范的传记著作。从古尔德短暂而辉粕的演奏生涯,到作为教师、作家和讲演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他的公开言论和不为人的知的私生活——本书对这位多才多艺、性格乖张的天才作了公正的评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4#

回复: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目录】
前言
上篇
 遗产
 天才
 哥德堡变奏曲
 巡回演出
 退隐
 新生活
 古典唱片
 作曲家
 《北胡观念》
下篇
 电视明星
 浪漫唱片
 电影
 指挥家
 私生活
 哥德堡变奏曲(II)
 尾声
附录
 关于资料来源的说明
 人名对照表
 唱片目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5#

回复: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格伦·古尔德的生活与艺术
作者:(美)弗里德里克 著;魏柯玲,刘莉 译  译者:魏柯玲 刘莉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5月
页数:406  装帧:平装
开本:32  版次:1
ISBN:7103031**  定价:28元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05-02 19:00:0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6#

回复: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对古尔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7#

回复: 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8#

回复: 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29#

回复: 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30#

回复:巴赫入门漫谈(第57页有海菲兹巴赫《恰空》与卡萨尔斯《大无》,第59页有米尔斯坦《小无》录影)!!

Glenn  Gould格伦·古尔德
*注:此为Philips  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Glenn  Gould卷说明书

        古尔德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在多伦多皇家音乐院师格雷罗,跟随斯密特学习作曲并在西尔维斯特门下学习管风琴,十四岁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贝多芬第四号钢琴协奏曲而展开职业音乐生涯。古尔德经常在加大各地举行独奏会并在电台广播中演出,曲目以古典作品为主。古尔德的唱片数量极多,指法灵敏,力度变化鲜明,选曲有其独到的「怪癖」,包括很少人演奏的作品,并录过勋伯格全部的钢琴作品。
  古尔德所演奏的巴赫作品相当著名,但是这套专辑呈现的是他在巴赫以外的面貌,包括古尔德最喜爱作曲家拜尔德、吉本斯、贝尔格以及理查·史特劳斯的作品,还有在他曲目里相当难得出现的普罗高菲夫第七号钢琴奏鸣曲。这套专辑可以窥见古尔德处理各时期作品的风格特色。

  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1982年在多伦多逝世。古尔德三岁由母亲启蒙学习钢琴,1943年在多伦多音乐院跟随格雷罗学习纲琴、西维尔斯特学习管风琴,1946年在多伦多首次登台演出,曲目是贝多芬第四号钢协奏曲。接着古尔德到加拿大各地巡回演出,起先曲目以传统古典作品为主,但是古尔德也开始深入研究第二维也纳学派的作品。古尔德在1955年录下第一张专辑并到美国巡回演出,1957年第一次在欧洲露面并首度赴苏联演出,他也是第一位受邀到俄国演出的北美钢琴家,以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风靡莫斯科的爱乐者。古尔德在1964年从音乐会舞台成名,到他认为音乐会已经不合潮流,转而进入录音间从事录音、广播与创作工作,而他最著名的巴赫诠释更彻底把巴赫键盘音乐做全盘再造。一般认为古尔德是位任性的艺术家,原因除了他不按牌理出牌的选曲与诠释手法,还有弹奏钢琴时的特殊习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