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8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力甲类石后:恶念缠身,风云再起! [复制链接]

查看: 203930|回复: 869
291#




先调试电压级

花了两小时将两块电压放大级的电源板输出电压全部调至正负60V。将R14、R15的输出端均跨接至R17、R18的交汇处,即负反馈的起点,使电压级形成独立闭环放大线路。接上正负电源。

调整VR1使四只1.5K电阻两端的压降为2.8V,此时输入级每管电流为1.8mA,输入级较大的静态电流好处多多,但如果采用双极晶体管输入的话,静态电流最好不要超过1mA,否则噪声会明显增大。

调整VR2使输出中点即上面所说的负反馈起点的直流电压为零。因为本机的无源直流伺服电路效果良好,中点调零变得简单易行、毫不费力,清零结果见下图,用mV档也可完全清零。

调试中发现输入级的小功率管,即连板带来的管子,配对不够好,有一声道误差达30%,虽不影响本机中点直流调零,但这样的指标是笔者不能容忍的。于是马上找来不少的管子,自己搭制测试电路连夜亲自配对起来,累!

自己配对的结果,是同极性的管子配对精度99-100%,异极性的管子配对精度为96%,这已经很难得了!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用昂贵的、截止频率高达300mHz的名管2SC2856/2SA1191,代替了原来一般化的小管2SC1775A/2SC872A。2SK170/2SJ74级数已经较高,不必更换。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5585029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6128792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6257336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7188462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7299746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7436678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941745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9149499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159592646170.jpg[/upload]
最后编辑卖油翁1
TOP
292#

[quote]卖油翁1 在 2006-11-3 17:39:13 发表的内容
同志们,电流级用单桥还是双桥好?我意用双桥,请给意见![/quote

双桥好.
TOP
293#

xsq 在 2006-11-3 23:45:48 发表的内容
极地银狼 在 2006-11-3 23:11:21 发表的内容
双桥内阻大


请教何解?


整整一倍!(指整流部分)
最后编辑龙游浅水
TOP
294#




开心果 在 2006-11-3 0:25:44 发表的内容

很多书及一些论坛上介绍名器的时候都提到管子配对的问题,也相信严格配对的论断,在diy的过程中也尽量这么做。不过同时也发现配对的问题并不那么重要。

最近修了一台乐林后级(8对管并联),随意抽出一对测试,结果发现“名器里的管子是严格配对的”是一个谎言,它们的相对误差竟然高达50%。我KAO

事实上名器卖得那么贵,总该找些理由来搪塞搪塞吧。


松香味 在 2006-11-3 1:00:32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兄,我虽然没有经手修这台乐林后级,也不知道有问题的是那个声道?(曾经告诉过我,但是记不清楚了)但是我知道这台乐林后级其中的一个声道是在买二手前就换过(一个声道的)所有功率管的(我和小M都看过),如果在这个更换过功率管的声道上抽出一对测试,这个测试结果就不奇怪了。
A类机器功率管配对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名器里的管子是严格配对的”——这应该不用怀疑。


开心果 在 2006-11-3 12:53:28 发表的内容

我相信你看过,但没看清楚吧。
今天问过他了,当时是在光线较差的(一楼)小房里,他只把上盖打开,你们只随便看了一下罢了,这就能看出?

不知从何得知“换过(一个声道的)所有功率管”,难道之前你们修过?

我从焊点的均匀性和成色等方面与其它的焊点作比较后,可以肯定的说:所有大功率管是原装的。另外“抽出一对测试”只是保守的说法。



松香味 在 2006-11-3 15:00:35 发表的内容
那是三年左右的事情了,从焊点的均匀性和成色看已经很明显,焊接手法看就可以判断了。


可是,你没看到其它部分的焊点。

检修时,为了了解其原理和进行参数对比,把左右声道都拆了(公用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才得出“所有大功率管是原装的”结论。

另外从左右声道分别取出对管单独测试的结果是:同一声道的N管和P管,参数误差高达50%,但不同声道间的N管或P管,参数误差就小得多,不到10%。

再说小功率管,它们的配对误差约在5% 。电阻的配对误差较小,约0.1%。

这些数据都是实测值。
TOP
295#

松香味 在 2006-11-4 9:22:51 发表的内容
卖油翁1 在 2006-11-4 9:01:18 发表的内容

支持开心果兄,大家不要相信名厂里的管子是万里挑一、配对误差 0.1%的鬼话,那是抢钱的需要!很多时候拆名机是一边拆一边骂的。

大功率管放大倍数少,如果误差达50%,就是混蛋了


不要拿乐林这样的名机器说话,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还敢继续使用,只会使机器留下隐患,可以预料其没有好结果。在上档次的机器里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可以判断是元件‘软损坏’的结果。


哈哈,大家还在争论这个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名机的功率管配对问题我碰多了!所谓万里挑一是纯粹鬼话!都出自“枪手”笔端!试问谁有厂家公布的相关方面的技术参数(绝对严肃且具法律效力的)!不过厂家一般也不会使用误差达50%的管子的,别说国外著名厂商,就正规的国内厂家也不会这样。大家如果在正规电子厂家待过的话就肯定会有体会————元器件采购要经厂内质检部门抽检验收的,而且厂家在制定工艺是必须考虑的。误差会有但是绝对会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光可靠性就无法保障!
TOP
296#

静候佳音
TOP
297#

卖油翁1 在 2006-11-4 12:43:37 发表的内容
[

可以告诉你:国内顶级的DIYER,除了什么特富龙多层电路板、什么真空焊接和特别订制的高要求零件之外,在其他绝大多数环节均可超越所谓的国外名机。

国外名机如果是手工焊接的,相信其工人的学历和水平不会超过中专,但国内DIYER多数是高学历者和老师傅,工艺水平谁高谁低可想而知!





翁兄可别招惹没学历的拍砖哦!哈哈!
TOP
298#

龙游浅水 在 2006-11-4 13:21:55 发表的内容
无线电与电视在80年代的那群专栏作者现在都没了踪影。严重怀念中!


当年最著名的是赵娜丽、发烧轩主、田寿宇,俺就是读着他们的文章进门的。这三人其实是同一个人--田寿宇老师,他用夫人赵娜丽的名字,让当时的国内发烧友着实YY了一番。可惜前几年田老师已经仙去了。
TOP
299#

卖油翁1 在 2006-11-3 18:12:06 发表的内容
zyh 在 2006-11-3 18:09:28 发表的内容
呵呵,看看人家的水牛[upload=jpg]Upload/20061131892518269.jpg[/upload]


我的也有13.5CM高啊,直径比它还大一些。




记得90年代的《无线电与电视》有文章曾经说过,环牛最好的是小直径高个子,据说内阻小还是什么原因,太久忘了。
TOP
300#

龙游浅水 在 2006-11-4 13:16:23 发表的内容
卖油翁1 在 2006-11-4 13:11:49 发表的内容

例子:龙游兄就是兼高学历和老师傅之长的高手!


兄弟过奖!惭愧惭愧!


呵呵,2位都是高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