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8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力甲类石后:恶念缠身,风云再起! [复制链接]

查看: 203955|回复: 869
311#

松香味 在 2006-11-4 2:19:09 发表的内容
我不想再说下去了,‘点到为止’,反正现在也无法证明什么了。

卖油翁1 在 2006-11-4 9:01:18 发表的内容
支持开心果兄,大家不要相信名厂里的管子是万里挑一、配对误差 0.1%的鬼话,那是抢钱的需要!很多时候拆名机是一边拆一边骂的。

大功率管放大倍数少,如果误差达50%,就是混蛋了

松香味 在 2006-11-4 9:22:51 发表的内容

不要拿乐林这样的名机器说话,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还敢继续使用,只会使机器留下隐患,可以预料其没有好结果。在上档次的机器里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可以判断是元件‘软损坏’的结果。


那只是想当然结论吧。

1     前面我说过,从左右声道随意取下的两对管子,虽然不同极性的管子误差达50% ,但同极性管子的误差却较小。“软损坏”就那么巧合,坏得那么一致?
2     乐林之所以能用误差达50%的管子,按常规去思维的确是不好理解的。可一旦读懂了它的线路,就一点不觉得奇怪了。
3      乐林之所以成为乐林,就是因为她能把到别人认为做不好的事做好了。
4      对“名器里的元件是精确配对”早就打了问号,并多次做过试验,并有了结论,但不敢胡说。这次敢说出来了,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旁证。
5      这款乐林用了误差达50%的管子,但别的名器是不是也这样就不知道了。
TOP
312#

[upload=jpg]Upload/200610270353042331.jpg[/upload]


由于电压放大级的供电电压提高至正负60V,故R6、R7的取值应该大一些,以免输入级的场效应管工作在较高电压中。这里取33K,输入级的场效应管工作在正负14V左右的安全电压中。

同时,由于本机精选管子和电阻等元件,完全不会引起自激振荡,故取消C5和C6。

另外,为了平衡场效应推动管2SK214/2SJ77的输入电容,可在2SJ77的栅极落地加并56P电容。
最后编辑卖油翁1
TOP
313#

兄弟们看看那个年代的无线电与电视,再比较现在的无线电与电视............唉........晕啊!
TOP
314#

龙游浅水 在 2006-11-4 10:49:5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1-4 9:22:51 发表的内容
卖油翁1 在 2006-11-4 9:01:18 发表的内容

支持开心果兄,大家不要相信名厂里的管子是万里挑一、配对误差 0.1%的鬼话,那是抢钱的需要!很多时候拆名机是一边拆一边骂的。

大功率管放大倍数少,如果误差达50%,就是混蛋了


不要拿乐林这样的名机器说话,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还敢继续使用,只会使机器留下隐患,可以预料其没有好结果。在上档次的机器里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可以判断是元件‘软损坏’的结果。


哈哈,大家还在争论这个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名机的功率管配对问题我碰多了!所谓万里挑一是纯粹鬼话!都出自“枪手”笔端!试问谁有厂家公布的相关方面的技术参数(绝对严肃且具法律效力的)!不过厂家一般也不会使用误差达50%的管子的,别说国外著名厂商,就正规的国内厂家也不会这样。大家如果在正规电子厂家待过的话就肯定会有体会————元器件采购要经厂内质检部门抽检验收的,而且厂家在制定工艺是必须考虑的。误差会有但是绝对会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光可靠性就无法保障!

哦!!!!!
TOP
315#

松香味 在 2006-11-3 1:00:32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兄,我虽然没有经手修这台乐林后级,也不知道有问题的是那个声道?(曾经告诉过我,但是记不清楚了)但是我知道这台乐林后级其中的一个声道是在买二手前就换过(一个声道的)所有功率管的(我和小M都看过),如果在这个更换过功率管的声道上抽出一对测试,这个测试结果就不奇怪了。
A类机器功率管配对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名器里的管子是严格配对的”——这应该不用怀疑。


松香味 在 2006-11-4 11:40:48 发表的内容
龙游浅水 在 2006-11-4 10:49:5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1-4 9:22:51 发表的内容
[quote]卖油翁1 在 2006-11-4 9:01:18 发表的内容

支持开心果兄,大家不要相信名厂里的管子是万里挑一、配对误差 0.1%的鬼话,那是抢钱的需要!很多时候拆名机是一边拆一边骂的。

大功率管放大倍数少,如果误差达50%,就是混蛋了


不要拿乐林这样的名机器说话,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还敢继续使用,只会使机器留下隐患,可以预料其没有好结果。在上档次的机器里发现误差达50%的元件,可以判断是元件‘软损坏’的结果。


哈哈,大家还在争论这个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名机的功率管配对问题我碰多了!所谓万里挑一是纯粹鬼话!都出自“枪手”笔端!试问谁有厂家公布的相关方面的技术参数(绝对严肃且具法律效力的)!不过厂家一般也不会使用误差达50%的管子的,别说国外著名厂商,就正规的国内厂家也不会这样。大家如果在正规电子厂家待过的话就肯定会有体会————元器件采购要经厂内质检部门抽检验收的,而且厂家在制定工艺是必须考虑的。误差会有但是绝对会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光可靠性就无法保障!


龙游浅水兄说的就非常合理了,“枪手”笔端不可全信,但是也证明配对的“重要性”和“困难性”,职业“枪手”是很会利用“重要性”和“困难性”做文章的。平常心看问题很重要。[/quote]
TOP
316#



大家看看这是50A的桥吗?感觉是5A的啊?

[upload=jpg]Upload/200611610344592566.jpg[/upload]
TOP
317#

hjc57417 在 2006-11-6 12:06:31 发表的内容
laovo 在 2006-11-6 10:40:22 发表的内容
绝对不是50A的桥!楼上中了汕头原音的招了。

是,如果是50A的话,引脚至少要6平方。


别说50A了,就30A的卧式方桥那脚就是它的N倍啊!!!
TOP
318#

龙游浅水 在 2006-11-3 23:56:21 发表的内容
xsq 在 2006-11-3 23:45:48 发表的内容
极地银狼 在 2006-11-3 23:11:21 发表的内容
双桥内阻大


请教何解?


整整一倍!(指整流部分)


我看到高手在前级都用双桥,悬浮地,我最近才将后级单桥改成双桥,还觉得改善了,看了要重新比较一下。
TOP
319#

zyh 在 2006-11-4 14:39:26 发表的内容
龙游浅水 在 2006-11-4 13:21:55 发表的内容
无线电与电视在80年代的那群专栏作者现在都没了踪影。严重怀念中!


当年最著名的是赵娜丽、发烧轩主、田寿宇,俺就是读着他们的文章进门的。这三人其实是同一个人--田寿宇老师,他用夫人赵娜丽的名字,让当时的国内发烧友着实YY了一番。可惜前几年田老师已经仙去了。

当年我在《无线电与电视》的学习中只猜到了发烧轩主和田寿宇可能是一个人,但赵娜丽其实也是田寿宇却是今天才知道,但文章中能发现他们关系却是非常密切,曾怀疑是师生关系,呵呵。
怀念轩主!
最后编辑niuniu
TOP
320#

laovo 在 2006-11-6 10:40:22 发表的内容
绝对不是50A的桥!楼上中了汕头原音的招了。

是,如果是50A的话,引脚至少要6平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