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海拾贝]献给喜爱巴赫的朋友!! [复制链接]

查看: 45386|回复: 257
41#

[upload=jpg]Upload/200665642354871.jpg[/upload]

14.诹访内晶子的版本

一个新版本,技法流畅,音色高贵,非常优雅。一个给人惊喜的版本,谁说美女拉不好提琴?
TOP
42#

                         真美!
TOP
43#

[upload=jpg]Upload/20066419255390986.jpg[/upload]

19.米尔斯坦的《夏空》。
TOP
44#

[upload=jpg]Upload/20066419272535497.jpg[/upload]

20.米尔斯坦的告别音乐会。

一生钟爱巴赫的米尔斯坦在最后的告别演奏会上再拉《夏空》。
TOP
45#

[upload=jpg]Upload/20066419312623364.jpg[/upload]

22.迪莫尼的版本

只有第二帕蒂塔,但录音出奇的好。迪莫尼是帕尔曼的同学,他的小提琴天碟《妈妈教我的歌》发烧友人手一张。
TOP
46#

[upload=jpg]Upload/2006641944095837.jpg[/upload]

24.海菲兹的《夏空》,古朴苍劲,令人感叹。他好象有三版夏空,不能证实。
TOP
47#

(二)小提琴奏鸣曲

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不同于后来的由一件乐器独奏的古奏鸣曲,而是由一件乐器主奏,另外两件乐器为之伴奏的室内乐形式。

巴赫的这组小提琴奏鸣曲大概是他1717年至1723年在科腾创作的,虽然不像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那样经常被人们演奏,但也有着复杂多变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旋律,如果说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是幻想与自由的表白的话,那么他的这十首用古钢琴和低音提琴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则是技巧、情感与内在精神的体现,使他的好听类作品中比较迷人的那一类。据说巴赫在创作前六首奏鸣曲的时候妻子刚去世,所以第一首的忧郁和伤感,第三首如泣如诉的歌唱性旋律,第四首的哀怨与缠绵,都深刻地揭示了巴赫对亡妻的怀念和对自己心灵的抚慰。后四首有人怀疑是伪作,也有人认为是他改编的,但也同样充满着鲜明的巴洛克音乐风格。

巴赫的这组小提琴奏鸣曲老一代的演奏家都只录了前六首或选其中的几首,后来的演奏家虽然录有全曲,但却很少见到。

也许是巴赫的那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太伟大了,巴赫在其后所作的六首小提琴奏鸣曲一直在其阴影下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平心而论,编号为BWV1014-1019的六首小提琴奏鸣曲是巴赫室内乐中相当有新意的套作品。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巴赫几乎是最早在室内乐的键盘乐器上使用了obbligato(中文叫助奏)的方法。结果上说虽然是两件乐器的室内乐独奏作品,然而乐谱上却有三段谱。

其中最上端的是独奏小提琴,第二段是键盘乐器的右手旋律谱。而最下段则是左手的通奏低音声部。而事实上在巴洛克时代,所谓的乐器独奏奏鸣曲的习惯应该是独奏乐器加上通奏低音两个部分构成的。而这种obbligato的奏鸣曲的obbligato与独奏乐器形成的两个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的通奏低音所形成的结构和巴洛克时代盛行的三重奏鸣曲非常相近了。当然,独奏乐器与obbligato声部具有大致相同的地位,甚至键盘乐器的功能要超过小提琴了。这样的obbligato要求键盘乐器演奏者具有相当高超的演奏能力的。
TOP
48#

(三)小提琴协奏曲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部,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却非常有名。这三部协奏曲写于巴赫在科藤的时期,大致创作于1717至1723年之间。a小调协奏曲编号BWV1041,通常被称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协奏曲编号BWV1042,也被称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则协奏曲则是为两把小提琴而作,被称为“二重协奏曲”,编号BWV1043。据说巴赫当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至少应该有六首,但如今能够找到原谱的只有上面提到的三首,这得益于在巴赫有生之年,这三部作品的乐谱被反复转抄方才得以流传下来。就总整体风格而言,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所使用的乐队规模相当之小,伴奏主要由弦乐合奏、羽管键琴和数字低音所组成,所以听起来显得相当清秀、亮丽,犹如器乐重奏。然而巴赫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独有的新意,使得这些作品充满着戏剧性。

第一协奏曲,a小调,BWV1041。第一乐章没有明确的速度标记,按照惯例大家总是用“Allegro(快板)”来演奏,全曲由强有力的合奏开始。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带出一个略显哀伤的主题,在整个呈示过程中,乐队则起到烘托、映衬的作用,时而紧随、时而应答,最后以合奏结束整个乐章。第二乐章由固定低音构成这个行板乐章的基础,而独奏小提琴则有一段极具歌唱性的主题,抒情而委婉,几经转调、扩展,将整个第二乐章演化成一首美妙的变奏曲。第三乐章则为速度较快的意大利舞曲,旋律轻盈欢快。

第二协奏曲,E大调,BWV1042,这是巴赫现存的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乐队配置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个一把以及古钢琴。第一乐章是快板,由十分热烈的全奏开始。这个三段体的乐章在结构上已经和现代奏鸣曲有很多相近之处,但并算十分完整,整体风格依然延续着巴洛克的传统。主题旋律加以变化后,独奏和竞奏交错进行是主要的表现手法。第二乐章的慢板为c小调,以固定的低音主题为基础写成,是一首极其优美的变奏曲,听起来好似一股清泉流出,却又饱含着火一般的热情。第三乐章则为“非常快的快板”,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十分鲜明的意大利回旋曲风格,虽然标注速度很快,但实际上听起来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二重协奏曲,d小调,BWV1043,其全称是“为两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据说这部作品是巴赫专为科藤王宫中十八人小乐队而作的。除了独奏小提琴,乐队部分则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以及低音声部乐器组合而成。现在在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会加入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钢琴等乐器。与传统巴洛克合奏协奏曲强调不同乐器与乐队之间的竞奏有所不同,巴赫的这首二重协奏曲强调的是两把独奏小提琴之间的竞奏,但是他们与乐队之间又有紧密地联系,所以听起来色彩相当浓郁、热烈。曲子的第一乐章就把这一特色表现得相当突出,两把独奏小提琴进行着各种各样形式的对话,真可谓“你问我答、你追我赶”,整个乐章在不断的变化和竞奏中进行着。第二乐章广板则要安静许多,旋律优雅而庄重,如同静静的流水一般。第三乐章重新恢复了活力,具有鲜明热烈的舞曲风格,在欢快的气氛中构成了厚重而绚丽的色彩,同时还体现了对位法的音乐写作技巧。(短歌行)
TOP
49#

好铁,收藏。建议版主设精
TOP
50#

只有谢林和米的两张,再多听不了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