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富特文格勒的“命运” 交响曲 [复制链接]

查看: 7049|回复: 27
21#

manincyan 在 2004-3-11 11:41:56 发表的内容
今天到DG的网站看到有个新出的6cd的东东,是他的50周年专辑,但没有更详细的信息,不知道哪位老大能够提供?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113273759339.jpg[/upload]



小弟简略地答:

CD1:贝多芬的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贝多芬的第七交、舒伯特的第八交“未完成”。

CD2:舒曼:曼弗雷德序曲、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及第二交响曲。

CD3: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

CD4:理查-斯特劳斯的唐璜、老柴的第六交响曲

CD5:欣德米特的“韦伯主题变奏曲、法朗克的D小调交响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

CD6:瓦格纳专集:爱之死、《诸神的黄昏》中的齐格弗里德的葬礼音乐、等!!!
TOP
22#

是后人,根据音乐的色彩形象加上的
TOP
23#

audio 在 2004-3-11 10:25:33 发表的内容
转一段评语:

初听富氏这个“贝五”录音,尤其是从开头处那几个乐句的处理开始,颇诧异它浓重的压抑,大不同于小克莱伯那激越奋发的处理手法。富特文格勒1943年的这个录音,突出了生存所面对的问题之沉重和巨大,整部交响曲的展开在这里已不仅仅是音响和线索,它们被细腻而起伏有致的情感和思索带动着往前走。这种内在精神是如此有力量,以至于它把那些所谓的带有“命运”动机的全部展现,都当作了自身所生发出来的某种回响。听惯了小克莱伯酣畅淋漓的演绎,是否有人会隐约觉得觉得其中少了点回味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家去试着听听富特文格勒的演绎吧,那里有你想要的东西。


命运交响乐在富氏的演绎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偶收藏的富氏4个版本来看,audio 兄上面提到的43年在柏林的现场演出,个人认为最出色,开章命运敲门的声音略显压抑,预示着来者不善,面对命运的肆虐,意志与其展开了殊死搏斗,而克氏的处理一上来就分出了胜负,意志占据了绝对优势,压的命运喘不过气来,削弱了斗争的残酷性和戏剧性,降低了末乐章对胜利期盼的渴望度。富氏经过前三个乐章的陈叙铺垫,末乐章对意志力的揭示众望所归,伴以疾风暴雨般的气势达到了酣畅淋漓的效果。
TOP
24#




小克莱伯这个我是最早买的,及后与富氏这个1943年现场版对比,果真如此。
TOP
25#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114425292046.jpg[/upload]

在这张电影原声里面,开头第一段是指挥家巴伦邦姆遵循他的老师富特文格勒1943年现场版的风格,演奏的“命运”第一乐章,更为贴近。
最后编辑audio
TOP
26#

富氏1947年5月27日指挥柏林爱乐的演出,是战后富氏重返柏林的第二场演出(遗憾没有找到25日的第一场“命运”)。首乐章命运的降临比43版更为沉重和压抑,富氏战时沦为纳粹的宣传工具,战后流亡他国,接受盟国的审判,多坎的命运折磨着他的意志,从终了几声乌云盖顶式的重响可见一斑。
TOP
27#

我也觉得是!!!他继承了德国血同........马苏尔演奏第一乐章,我最满意当中一些在其它版本听不到的...,只有Furtwangler指挥1943年那个录音才听到.
TOP
28#

古典纵横乐友富特文格勒 在 2004-3-11 13:28:13 发表的内容
manincyan 在 2004-3-11 11:41:56 发表的内容
今天到DG的网站看到有个新出的6cd的东东,是他的50周年专辑,但没有更详细的信息,不知道哪位老大能够提供?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113273759339.jpg[/upload]



小弟简略地答:

CD1:贝多芬的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贝多芬的第七交、舒伯特的第八交“未完成”。

CD2:舒曼:曼弗雷德序曲、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及第二交响曲。

CD3: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

CD4:理查-斯特劳斯的唐璜、老柴的第六交响曲

CD5:欣德米特的“韦伯主题变奏曲、法朗克的D小调交响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

CD6:瓦格纳专集:爱之死、《诸神的黄昏》中的齐格弗里德的葬礼音乐、等!!!


个人认为这个50年专辑里面,选了许多DG公司首版的CD,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值得赞赏的是DG按“大师原版系列“技术转制,音效十分的好。
贝多芬的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较战时录音逊色, 富氏的疲态尽现。
贝多芬的第七交排在43年和EMI录音之后。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是他战时最后的演出,整体洋溢着乐观气氛,想想几天前演出的勃一是何等的悲壮惨烈。反差也太大了。
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给人的印象不是太深刻。
老柴的第六交响曲是最大的亮点,将老柴的痛苦刻画的入木三分,可以同穆拉文斯基教长短。
欣德米特的“韦伯主题变奏曲、法朗克的D小调交响曲都是不错的演绎。
瓦格纳也是富氏拿手好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