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乐海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09-7-27 12:27:00 发表除了卡拉扬的这版, 飞利浦出的 科林戴维斯巴伐利亚广播乐团的 也是很不错 能听到很丰厚的弦乐声音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7-26 14:45:00 发表卡拉扬无意把这两首小夜曲作为室内乐来演奏,不去追求那种晴空万里的透明度,而是有着浑厚而丰沛的音响构成,那种华丽张扬的厚重音色虽然绵密,但在光泽的均匀与织体的层次方面仍然值得称道。其实柴可夫斯基在小夜曲总谱上加注,要求“人员愈多愈妙”的弦乐组,卡拉扬对此自然是心领神会。
hpstudio
卖碟的
jpg(2009/7/27 16:47:59 上传)
大刀阔斧
清水亚当
原帖由 大刀阔斧 于 2009-7-27 12:23:00 发表很多朋友不喜欢DG,但俺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这10年来收的DG,比其它古典CD总合还多。不过这张碟LP转CD应该是有问题的,不光不通透,音场、层次、离箱感都有问题,俺也是丹拿落地。。。
cktony
原帖由 chopin 于 2009-7-26 14:45:00 发表这张唱片怎么会闷呢?这虽然是DG1981年的早期数码录音,但绝对是一流水准。觉得闷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口味问题,有人喜欢薄如蝉翼和极度透明的声音,而有人喜欢丰厚饱满的声音,这张唱片属于后者。卡拉扬无意把这两首小夜曲作为室内乐来演奏,不去追求那种晴空万里的透明度,而是有着浑厚而丰沛的音响构成,那种华丽张扬的厚重音色虽然绵密,但在光泽的均匀与织体的层次方面仍然值得称道。其实柴可夫斯基在小夜曲总谱上加注,
jpg(2009/7/28 21:18:39 上传)
条顿骑士
jpg(2009/7/29 21:34:07 上传)
中庸无为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09-8-5 12:21:00 发表可能是的。 不过也许以后还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回想起来,90年代的我们多么幸福,几乎是想买什么就有什么。那时候,只觉得自己的荷包不够鼓,但依然买了很多在今天被趋之若鹭的“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