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ium .5扬声器 (2)
(2009-01-11 07:55:45)
避震梁按:本文转载自香港HiFi音响杂志主编刘志刚
(即香港乐评人沙维奥)稿件。
且让我介绍这对全音域无分音器双面发声屏风式扬声器的技术特色。
发声原理
这是Shelley Katz专利设计最引人入胜之处。在既轻且硬的蜂巢平板背面的5cm木方(我叫它做「脊骨」)上开了若干直径3cm的圆洞(.5是四个而Podium 1是五个),镶入圆型发音器。发音器与蜂巢板透过一个接口耦合:看似橡胶的特殊黏合剂。发音器(Katz叫激励器exciter)发音时,声波「激励」蜂巢板共振,将声音放大。
何森上期用「用锤拍打木板」做比喻,看官幸勿误会木方内藏有小锤、拍打蜂巢板!「拍打」构造特别的蜂巢板的是声波。何森说的「音响槌」就是由强力磁铁加上突出来的音圈组成的发音器(Katz有时会叫它做摩打motor)。它们是标准的电磁驱动单元,跟一般传统设计喇叭上的驱动单元很类似,只是省去锥盆、防尘罩和basket部份。关键的分别,是传统喇叭的音圈附着锥盆,而Podium的设计,是让露出的音圈之活动(声波)直接传导至蜂巢式平板。由于音圈一边抵着蜂巢板,故「摩打」是中央穿窿的,让压缩空气可以从背部透出来;这样「摩打」就可以呼吸了。
虽未能一睹Podium .5的「摩打」庐山真面目,但从中央穿窿的那孔洞望进去,可以清楚看见「蜂巢」。爽,因为整块蜂巢板被透声布遮盖,仅从这四个孔我们才可以一窥蜂巢的纹理,知道每一「格」究竟有多大(其实是很细小)。四只「摩打」在脊骨上垂直排列,每只相距约25cm(从圆心量度)。厂方提供了「盖子」,用家可以把呼吸气孔塞着,用以「校声」。盖子的白色底部当然可以很贴身的封着孔洞,而盖子的顶部(直径4cm)是做成火漆封印(red seal)样子。据代理称,这种火漆出身显贵,一直仅是英国皇室专用!
在「音盆式单元的世界」里,若音盆在运动时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模态,或上下左右抖动,都是衰声之罪魁。可是在「Katz的世界」,那块面积约131cm×52cm的又薄又轻发声板的表面随着不同声波的撞击而出现不规则的、彷佛「混乱」的模态,却正是Katz要的。由于发声板是悬浮装置,自然会有上下左右的抖动——这也在Katz计算之中(当然他会严格控制抖动幅度)。这跟我们熟悉的平面震膜整块前后活动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
这跟一般发烧友认知的发声原理岂止不同,简直有矛盾(以为一定不好声)。奇就奇在,用这奇特设计的Podium .5出奇好声!
代理送来测试的一对 .5,是淡色透声布配浅色木框(买家可选多种颜色),这块屏风面积虽不小但不碍眼,加上宜摆近后墙,多了不碍地方这个好处。
像一件乐器
不少写稿佬都会说「某件器材识唱歌」、「某款喇叭像一件乐器」。我说Podium .5像乐器,一方面包括「它相当musical」这含意,不过还有多一重意思。
极轻的蜂巢式发音板的四只角给「收圆了」,当中有理论基础也有实际好处。发音板与木框互不接触(相距不足半厘米),因此是完全悬浮状态(Katz说常被误会Podium Sound使用NXT专利技术,NXT发音板的四边却是给镶紧的)。发音板用扣件扣在框架上,妙的是扣的位置不是每只扬声器一模一样的,个中可能有分别——由Katz金耳朵定夺。Katz叫那些扣件做sound bridges(按:提琴上的琴马也叫bridge),他会像调音师傅那样作业,务求达致一种全无妥协的声音要求。这不禁令我想到,改变提琴内部的音栓(sound-post)位置一毫米也会显着改变音色和音质。每只Podium Sound屏风经过的调音(tuning)方式活像乐器。
面积愈小的发声体,响度(loudness)随听距拉长衰减便愈明显;集射(beaming)效应亦然。细音箱喇叭是具体例子。Podium .5纵是该公司目录上最细的发声板,但其发音面积也甚大。因此它予人的听感是声音从容地填满整个聆听室,走近它不会觉得「太大声」,远离它又不觉「太细声」。情况恰像客厅内有部(baby)grand piano,一出声就「接管」了整个空间,近些听虽响些但不会震耳欲聋,坐到客厅另一角去听,也听得一清二楚。Podium .5比baby grand强的地方是,在很小的客厅放一台baby grand始终有「过载」(声音太饱满)之虞,但(如何森文中提及)在小房间听.5都可以;不是「勉强可以」而是十分吸引。
用 .5,你可以播放满员管弦乐团录音时(且是在大声演奏时),跟邻座的人低声谈话而可以听清楚对方说甚么。你在音乐厅里也可以——当然,我是强烈反对有人在演奏进行时交谈的。听管弦乐录音,.5提供的多是「中间偏后排声」。向来「猛声」的、「第一行」感受的Mercury Living Presence,由 .5播出来,没那末「猛」和「狠」。但这扬声器并不是「不Hi Fi」,从深度感、阔度和高度的营造能力而言,.5是很厉害的。Winson Ng认为它播放大场面古典音乐时的定位感和场面「吓死人」。
它的低音即使用到大瓦数后级,也不太深潜,但「量」已经出奇地叫人满意;同样面积的Magnepan和Quad肯定办不到。它的低音很punchy?.5不能满足崇尚狠劲冲击力的Hi Fi友的需求,但它播大鼓bass drum鼓皮味倒逼真(大鼓发音是把大量空气作短距离移动,屏风式发音板有先天条件)。不少力感强横的音盆音箱喇叭系统播出来的大鼓声震撼刺激,方向性强;但现场听并不是那样的。
多天下来,除了用.5听过多只CD,少不免将各种器材也左配右搭,图找出.5的所有强项和潜在的弱项。加入「游戏」的有Accuphase DP-700 SACD机、Esoteric SA60 SACD机、Audio Space AS-6i(REB)300B合并机、Moon P5.3RS前级、Moon W5.3 RS后级、Moon W8后级、Conrad Johnson ACT 2 SII前级、CJ LP 140M单声道后级(×2)〔除「西装一套」、也交叉配搭〕;讯号线和喇叭线也作过调动。试音结果限于篇幅未及一一细表,总结居然是:Podium .5的分析力拍得住顶级(音箱式)录音室鉴听器,不但录音里的细节巨细无遗(这显然需要front end、扩音器和接线都是顶班),又完全反映出配合它演出的器/线材的班数、个性和特征。韩拔(他听了七个小时,似乎也「中」了)打趣做了个比喻:引用Tom Cruise在电影《甜心先生》中的一句话:“……show me the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