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细节是最重要的,访Kharma总裁Charles van Oosterum [复制链接]

查看: 6964|回复: 23
11#

人生很短,能做好一件事情足矣。访Jeff Rowland



新闻
- 人物专访


周三, 08 十月 2008 15:48



上一次在台湾访问Jeff Rowland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这次他与Avalon副总裁Lucien Pichette从日本音响展结束之后联袂前来,刚好让我们多了解一些他们近年来着力极深的D类放大交换式扩大机奥秘。
为何使用交换式扩大机?Jeff Rowland表示:「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提升扩大机效率的方式。而当我看到ICEPower的规格时就认为:这才是未来!放大线路都是为了要『驱动』某些东西,像是交换式扩大机被广泛的用在驱动马达上。喇叭单体的磁铁总成不就是一种马达吗?用交换式扩大机来驱动它,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在以往交换式扩大机的限制在于切换的速度,而随着各种组件不断的进步,已经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组件,就像功率晶体或真空管一样。我想,音响迷们不必局限于某些组件本身,我们要看的,应该是器材整体的声音表现。」
用上ICEPower后,最大的不同在哪里?「解析力。许多小功率真空管迷喜欢说『第一瓦是最重要的』,而ICEPower最棒的地方正是如此,甚至它的『第一微瓦』都是如此的真实,这是以往我用晶体管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Jeff Rowland还补充:「人们有抗拒创新的习惯。当音响迷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的讯息时,很容易产生抗拒的心态,觉得无法承受这么多的讯息量,会有压力。所以,我建议音响迷们在听我们的交换式扩大机时,除了需要一段时间让机器中的输入变压器熟化外,也需要一段时间让我们的听觉『熟化』。接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音乐中还有这么多以往无法察觉的讯息。」
新产品方面,在东京音响展发表的Criterion旗舰前级其实早在两年前的CES就已经现身。「不过为了让它达到最佳表现,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作各种微调。」Jeff Rowland还说,在出发至东京前,他一天只睡两个小时,就是希望展示机能够有最完美的表现。何时正式量产呢?「差不多已经完成了,只要一点点软件微调,就能够量产了。」Criterion最大的特色在于使用了电池电源与输入输出变压器,至于主体放大线路,与最平价的Capri前级架构是相同的。Jeff Rowlnad还告诉我:「你应该要仔细听听这台前级,虽然没有使用输入输出变压器,但是我设计了一个模块,与高级输入变压器功用相同,也有极接近的表现能力。这是非常超值的产品!」
许多人一定很想要造型与Jeff Rowland扩大机相称的讯源。Jeff的答复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人生很短,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不错了。我知道市场上有许多很棒的讯源,我自己听过,都不认为自己能做得比它们更好!模拟放大对我来说,还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探索,现阶段完全没有作其它方面产品的意图。」
Jeff Rowland也提到了前阵子网络上很多人提起的PC-1电源处理器,这产品已经内建在如Model 312后级与Continuum综合扩大机等产品上,不过对于其它使用交换式电源的产品如Model 102201Capri等产品来说,加上一台PC-1是相当有效的升级方式,可以让这些产品的表现更逼近高价产品。至于功率因子修正的原理与作用?我在这边卖个关子,请大家注意十一月号音响论坛更深入的访谈纪录。(刘名振)


原厂网址:Jeff Rowland
详细访谈请见:音响论坛242


IMGP3934.jpg (, 下载次数:93)

jpg(2009/2/3 9:11:32 上传)

IMGP3934.jpg

TOP
12#

专访>Chapter技术总监Duncan Shrimpton



新闻
- 人物专访


周三, 17 九月 2008 14:41



Chapter
的技术总监Duncan Shrimpton今年才三十二岁,但是从事音响设计却已经长达十七年!这有可能吗?难道Duncan十五岁就到音响公司上班了?!请看本文分晓......



我没听错,各位也没看错。Duncan真的早在十五岁时,就半工半读进入英国Hi End大厂 Chord工作。他还清楚记得,当时台湾下单订购的第一批二十六台Chord SPM1200扩大机(当时还是上瑞代理),就是由他与另一位伙伴制造的。在此期间,他不但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还拿到电子工程与资讯工程双学位。Duncan笑着说,他的同学几乎都选择投入计算机软件领域,而且现在都已经是多金的电子新贵了,只有他钟情电子硬件,不过他并不后悔,因为与其为了赚钱而工作,他宁愿追求自己热爱的兴趣。

Duncan
Chord一共工作了九年,离开时才二十四岁,职位已经是总工程师,专精项目正是Chord素负盛名的交换式电源技术。离开Chord之后,Duncan到一间专门研发精密交换式电源的美国高科技公司工作了四年,替 NokiaMotorolaSiemens等大厂设计手机电源供应系统。Duncan拿出他的Nokia N96手机告诉我,所有Nokia N系列手机都运用了他所研发的电源技术(熟悉手机的人应该都知道,N 系列是Nokia的顶级机种)。在与这些手机大厂交流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各家公司不同的思考角度,也发现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让他收获良多。

不过,Duncan终究难以忘怀他最喜爱的音响领域,他笑着回忆,在与这些客户开会讨论到创新技术时,他常常会忽然灵感涌现,思考着将这些技术运用在音响中的可能性。终于在一九九九年,他与另一位原本任职于Chord的业务专才Mike Gregory共同创立了Chapter




Chapter
产品的造型独树一帜,工业设计是由两位专门设计赛车流体力学的专家操刀,这两人来自英国Lola集团(www.lola-group.com)。知道Lola这间公司做的是什么吗?他们专门设计赛车、汽车、飞机、船舰,以及通讯医疗等等设备。设计Hi End音响对他们只是牛刀小试,纯粹做兴趣的。图中是Chapter最新Reference旗舰后级,将有Couplet 500M单声道版本及400S立体声版本。




Chapter
的机箱加工质感也精美绝伦,不仅表面处理滑顺精致,连钣件衔接处也看不到缝隙。在Hi End领域,恐怕只有瑞士Goldmund的金属加工质量可以比拟。这是Chapter与英国一间专业金属加工厂共同努力的成果,Duncan告诉我,这家供货商只是中等规模,因为只有中等规模的厂商才有可能依照Chapter的规格,量身打造专属生产线。图中是Couplet 200S后级。




这是Duncan这次专程送到台湾的Chapter最新CD唱盘Sonnet,照片中这台是最终试作机,外观已经与量产版本无异,内部线路经过无数次修改调整,拍照时他正将电压调成台湾的110V,所以留下这张难得一见的半开机箱照,可以看出独特的机箱结构。Sonnet唱盘采用Philips转盘机构,不过最关键的伺服线路,是由两位曾经主导Philips转盘设计的专家负责设计。时钟产生器则是卫星级的超精密制品。




图中是Chapter Precis综合扩大机的3D计算机设计图,所有所有Chapter产品都是用这套Catia专业软件所设计,这套软件也是当今所有汽车工业设计所采用的标准软件。

Chapter
的扩大机不仅采用了交换式电源供应,放大线路的输出级也采用了D类放大。但是 Duncan特别强调,Chapter的放大线路其实依然是模拟架构,不应该被称做「数字放大」。一方面他们更精确的控制数字放大脉冲调变开关的切换时间,让D类放大的工作更线性,失真更低;一方面采用开环线路架构,不在D类放大线路中施加任何负回授,只在模拟讯号阶段施加少量负回授。所以基本上,Chapter的扩大机运作方式就像一般AB类扩大机一样,只是在输出级采用了独家D类放大而已。
为何不直接采用AB类甚至A类放大线路呢?除了D类效率高之外,Duncan还有其它更重要的理由。观念足以推翻传统扩大机设计思维。详情请见音响论坛241期。(陶忠豪)

Chapter网址:www.chapteraudio.com
进口总代理:星辰(02-27985577
详细评论请参阅:音响论坛241


chapter01.jpg (, 下载次数:88)

jpg(2009/2/3 9:14:13 上传)

chapter01.jpg

chapter02.jpg (, 下载次数:86)

jpg(2009/2/3 9:14:13 上传)

chapter02.jpg

chapter03.jpg (, 下载次数:87)

jpg(2009/2/3 9:14:13 上传)

chapter03.jpg

chapter04.jpg (, 下载次数:87)

jpg(2009/2/3 9:14:13 上传)

chapter04.jpg

chapter06.jpg (, 下载次数:86)

jpg(2009/2/3 9:14:13 上传)

chapter06.jpg

TOP
13#

Duncan真的早在十五岁时,就半工半读进入英国Hi End大厂 Chord工作。他还清楚记得,当时台湾下单订购的第一批二十六台Chord SPM1200扩大机(当时还是上瑞代理),就是由他与另一位伙伴制造的。
==============================================================================
15岁的神童!!!

小小年记就已经在做极品了。
TOP
14#

专访>Plinius国际营销总监Pedro J. Lorenzo



新闻
- 人物专访


周三, 20 八月 2008 12:54



纽西兰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们壮阔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生态环境。只我没想到,来自纽西兰的Hi End品牌Plinius,竟然也与纽西兰的自然生态有关!



Plinius
以制造纯A类扩大机闻名,巨大而造型奇特的散热片尤其引人注意,叶片表面还有无数微小的波浪纹路,能有效增加散热面积。Plinius国际营销总监Pedro J. Lorenzo告诉我,这种散热片的造型灵感,其实来自于纽西兰的特有植物「银蕨」,银蕨是纽西兰的国树,他们的员工都以产品能与银蕨有关为荣。除此之外,Plinius器材背板与内部的蓝色特殊涂料,不但有抵抗噪声的作用,同时也象征着纽西兰四面环海的优美景观。


奇特的散热片造型,灵感来自于纽西兰国树「银蕨」。

Plinius
到底是怎么制造出如此复杂的散热片的?Pedro的回答令我惊讶,原来Plinius从散热片到机箱,全都是在自家工厂中完成,他们一共拥有八部CNC计算机精密加工机具,规模比一般金属加工厂还要庞大!他们的铝合金原料就是产自纽西兰,在进行加工之前,所有铝合金钣件都必须经过X光与UV检验,以确认铝合金板块中没有空气或杂质残留。加工精度更精密到2微米之谱。在这个标准之下,光是车制Tautoro前级面板上的八个LED透光小孔,就要耗费超过一小时四十分。


车削这个面板上细小到看不见的八个圆孔,需要耗费超过一小时四十分!

Plinius
早在1980年就推出第一部扩大机,纯A类线路尤其是他们的拿手项目。品管方面,Plinius的每一部产品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多达12道的检验手续,并且进行100200小时的通电测试,确认工作稳定无误后,才能够正式出场。更令人惊讶的是,Plinius竟然已经取得ISO 900090019002等国际质量认证,这代表Plinius的质量控制已经符合国际标准,制造流程也已经制式化,完全跳脱一般Hi End公司的微型制造规模。(陶忠豪)

旗舰后级RA-Reference的内部,主线路板与电源供应采隔离处理,以避免相互干扰。


每一部Plinius器材的背面与内部,都涂有这种清爽的蓝色,这种特殊涂料可以抵挡噪声干扰,蓝色则象征纽西兰四面环海的美丽自然景观。


这个超重量级遥控器是由整块实心铝块切削出来的,制造一个要花六小时。


Pedro
皮箱上的纽西兰航空贴纸,右边纽西兰航空公司的商标就是源自于银蕨,左边的「All Blacks」则是纽西兰最厉害的橄榄球队,他们的队徽同样是银蕨树叶。黑、白两色,是纽西兰的国家代表色,Plinius的产品也有黑色款式,不过台湾没有引进。




这就是银蕨。



这也是银蕨。

详细评论请见:音响论坛240


plinius01.jpg (, 下载次数:77)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1.jpg

plinius02.jpg (, 下载次数:76)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2.jpg

plinius04.jpg (, 下载次数:78)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4.jpg

plinius05.jpg (, 下载次数:77)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5.jpg

plinius06.jpg (, 下载次数:73)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6.jpg

plinius07.jpg (, 下载次数:70)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7.jpg

plinius08.jpg (, 下载次数:69)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8.jpg

plinius09.jpg (, 下载次数:68)

jpg(2009/2/3 9:25:09 上传)

plinius09.jpg

TOP
15#

专访>珠海斯巴克副总经理
马伟民



新闻
- 人物专访


周二, 12 八月 2008 10:33



你对于中国制音响的观感,还停留在质量堪虑的印象吗?与珠海斯巴克马总谈过之后,我才发现Cayin早已摆脱追赶质量的阶段,而进入真正Hi End的层次……



马总告诉我,八月八日北京奥运揭幕,正好也是斯巴克创立十五周年的日子,原本总公司员工早已准备好庆祝活动,不料当天台风过境未能举办,虽然可惜,但是马总并不因此惋惜,反而邀请当时来访的日本客户为公司主管上课座谈,渡过一个别具意义的十五周年庆。


从这点处事态度,可以看出马总的经营智慧。他回想当年在母公司凯迪克旗下创立斯巴克音响事业,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认为在国营事业体制下,根本无法成事。但是马总不以为然,他认为事在人为,国有企业体制不是问题,人的认真态度才是关键,只要用心去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机会终有降临的一天。



Cayin全新管机CA8,每声道使用4EL84功率管,造型摆脱以往中国音响过于夸张的外观,纯粹以简洁的设计,扎实的组装与精致的质量取胜。

日本市场的试炼
你可知道,创立十五年的斯巴克,早在十年前就已打入日本市场。马总透露,目前日本市场中的管机,几乎有60%都是斯巴克代工,其中更有85%是由斯巴克设计。这项成就并非凭空得来,马总告诉我,他们当初花了五年时间才打入日本市场。当年产品首度进军日本,立刻就被打了回票,说他们的机箱黄铜侧板有沙孔。结果马总把日本人请到公司,才发现原来日本人是用高倍数的放大镜来检视。后来马总四处探询,才在洛阳找到了符合日本人要求的黄铜钣材,虽然成本贵上1/3,但是为了提升质量,马总二话不说采用。


又有一次,斯巴克的管机又被日本退货,原因是变压器有杂音。日本客户还同时送给马总一个「秘密武器」,竟然是医生看诊用的听诊器!马总这才了解,原来日本客户是这样检验他们的机器的。日本市场对质量的挑剔,当时一度引发斯巴克工程师的反弹,认为他们根本是刻意刁难。但是马总找来工程师,让他们选择,是要不做这笔生意,从此与日本市场无缘;还是接受挑战,解决问题。工程师冷静思考之后,决定动手修改,后来花了三个礼拜终于解决问题,日本市场的大门至此豁然畅通。马总笑称,斯巴克进入日本市场的过程,可说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一旦通过日本市场的试炼,就等于取得了全球市场的通行证,因为日本人对质量的要求,真的比任何国家都来得高。



马总认为一般橡胶材质的RCA端子保护套容易变质,因此特别开模制造专用的端子保护套,密合度超高,可见他对细节之讲究。

精益求精的Hi End精神
如今,斯巴克即将取得ISO 9000国际认证,同时也积极通过5S6 Sigma等管理认证,品管认证不但远远超越Hi End产业,认证数量甚至比许多上市公司还多。从本次音响展首度在台曝光的新产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斯巴克的进步,他们不只注重制造质量,而且开始重视产品的造型与使用体验,从CD承盘的进出质感,到操控拨杆的手感,甚至面板灯光的亮度也必需讲究。苛求细节、追求完美的态度,正是Hi End精神的展现。(陶忠豪)




Cayin新一代CD唱盘,外壳采用耐热MDF板构成,质感绝佳的木皮,必需以特殊耐热胶黏合。访谈中,我才知道Cayin的商标原来是斯巴克的德国代理商帮他们设计的。



这个电源按钮看似平凡,不过它竟然内建继电器,可以透过遥控断电弹起,这可就前所未见了。



全新300B单声道后级,每声道采用一支300B管,面板上的表头可以显示偏压。



这款300B管机虽然是木头音箱,但是对流设计完善,无须担心木壳散热问题。



马总抱起300B管机,告诉我机箱底部的散热对流设计。



配合计算机使用的数字音响产品,是斯巴克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图中这款数类转换前级内建控制接口,只要接上音乐储存装置,即可选曲播放,线路中当然用上了Cayin最擅长的真空管。



马总坚持要抱起沈甸甸的管机合影,我怕机器太重不好抱,但是看他笑得开怀,感受得出他对自家产品的喜爱之情。


p8117360a.jpg (, 下载次数:66)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60a.jpg

p8117357a.jpg (, 下载次数:65)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57a.jpg

p8117356a.jpg (, 下载次数:65)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56a.jpg

p8117347a.jpg (, 下载次数:64)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47a.jpg

p8117350a.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50a.jpg

p8117348a.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48a.jpg

p8117344a.jpg (, 下载次数:64)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44a.jpg

p8117354a.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54a.jpg

p8117367a.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9/2/3 9:28:33 上传)

p8117367a.jpg

TOP
16#

前所未有、无法归类,访Podium Sound总经理Daniel Maumus



新闻
- 人物专访


周二, 11 十一月 2008 15:27



造访电器公会音响展圆山展场的朋友们应该都有听到用Jadis扩大机驱动的英国Podium Sound喇叭。不过,一般人可能只会以为这是一般「平面喇叭」,但它的发声原理与所有平面喇叭都完全不同,这次总经理Daniel Maumus也有来台,当然就请他现场介绍这些喇叭的特色。



Daniel Maumus
一直强调,他并非Podium Sound喇叭的设计者,只是负责生产与销售的公司总经理而已。设计者是谁呢?是位英国人Shelley Katz博士,这位博士不但是音乐神童,所学甚广,某些研究甚至已经到心理学的范畴。与一般喇叭设计者相同,他是发现市面上没有他心目中的好喇叭,才开始着手设计。而Daneil Maumus是位法国的音响商(在欧洲代理许多音响产品),在两年前的慕尼黑音响展上听到Podium Sound喇叭,仅用Sugden综合扩大机就驱动出很棒的声音,而他与好友Jean-Paul CaffiJadis创办人、负责人)长年来都是平面喇叭爱好者,因此就订购了几对听听看,结果惊为天人。不过早期的Podium Sound喇叭生产困难,需要人工调整,因此最后Daniel自己跳下来经营工厂,找到了稳定生产的方法,现在的法国工厂已经可以准时交货。


Podium喇叭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驱动器。喇叭背脊后面有几个小孔,这就是驱动器安装的地方。据Daniel Maumus说,这些单体构造与一般动圈单体无异,一样使用磁铁与音圈,只是音圈固定在前面整个发声板上,振动整个发声板,类似乐器一般发出声音。这个发声板则是使用蜂巢结构的空心板,在前面后面都蒙上Mylar薄膜。这样的发声板不会有一般平面喇叭振膜脆弱的问题,就算在发出极强音压的时候,也可以用手隔着表面的蒙布去碰、去捏,都不会有问题。


除了发声板外,Podium Sound喇叭的框架也是发声的一部分,虽然Podium Sound的几个驱动器完全不经过分音器,都是全音域发声,但是框架则因为实木特性的关系,只会增强整个系统的低频段量感。这框架是用实木加上木榫固定、黏合而成,完全没有螺丝在其中。而发声板也仅是用几个夹子固定在木框上。据Daniel Maumus表示,框架的尺寸、使用的胶、固定的夹子都是经过精密调整而成,这就是Podium Sound喇叭生产最不容易的地方。


那么,这样特别的发声方式有什么好处?第一,喇叭是三百六十度发声,就算是侧面也有极佳的能量扩散(一般平面喇叭侧面是几乎没有声音的),Daniel Maumus还现场示范,把一个声道的喇叭转成侧面向着聆听者,或甚至倾斜、倒下,声音平衡都完全不会改变,这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第二,喇叭效率都在90dB以上,使用845管机也可以惊天动地。第三、喇叭可以在极大的空间中发出自然的声音,Daniel Maumus说,最大的1号喇叭,放在圆山大厅也不成问题!第四、非常稳定,没有任何平面喇叭较脆弱、需要换振膜的缺点。第五、阻抗变化极小,就算搭配环绕扩大机都不会发出恶声。


除此之外,用家还可依照环境来微调Podium Sound喇叭的声音,只要在背脊的驱动器后方开孔塞入附送的垫子,就可以适度增强低频的量感。容易驱动、发声自然又容易摆放的平面喇叭,听起来似乎像是音响迷的美梦成真?现场听到的声音也非常自然,就等本刊对他们产品做进一步的报导了。(刘名振)


IMG08849.jpg (, 下载次数:60)

jpg(2009/2/3 9:35:29 上传)

IMG08849.jpg

IMG08854.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9/2/3 9:35:29 上传)

IMG08854.jpg

IMG08859.jpg (, 下载次数:59)

jpg(2009/2/3 9:35:29 上传)

IMG08859.jpg

IMG08864.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9/2/3 9:35:29 上传)

IMG08864.jpg

IMG08867.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9/2/3 9:35:29 上传)

IMG08867.jpg

IMG08868.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9/2/3 9:35:29 上传)

IMG08868.jpg

TOP
17#

补充:
这种发声方式的喇叭早在上个世纪大约二十年代(如果我没记错?请指正)就由德国人发明了,后来英国的NXT也是类似的做法。现在也有人尝试用在公共播音上,例如在整面玻璃上装了驱动器,那片大玻璃就是发声振膜。这种喇叭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发出好听的全音域表现,如果能,那就太棒了。
其实我采访Daniel Maumus时,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喇叭和NXT有什么不同?Daniel Maumus说他不是技术人员,没办法明确地回答我差异何在,不过他斩钉截铁地说跟NXT确有不同之处。现场聆听的感受,确实也和NXT不一样,Podium Sound喇叭高低两端的延伸明显要比NXT好很多。

小廖
这篇访谈有提到,几乎每个人都问过Podium Sound与NXT之间的关
系,Shelley Katz他强调NXT是以数学运算得到的结果,而他的设
计不用任何数学理论,而是类似乐器般的三百六十度自然振动发声。
TOP
18#

独特而不保守,访Bryston总裁Brian Russell



新闻
- 人物专访


周一, 01 十二月 2008 10:13


  


Bryston这家公司实际上成立于1962年,是家医学用品制造公司。而在1967年被Russell家族买下,这时Russell家的一个儿子Chris Russell对设计扩大机很有兴趣,于是在1973年制造出一台扩大机Pro 3,他们将这扩大机拿去一个录音室试听,而听完后他们深感满意,立刻下了订单,这就是让Bryston转型为扩大机制造商的开始。 Pro 3是录音室的版本,而为了消费市场,他们将扩大机改名为3B,而下一台扩大机很明显的就叫做4B4B推出于1976年,三十多年来一直未从Bryston的型录上消失,而且一直是它们最有名的主力产品。从以上的故事,你大概可以想到Bryston是一家很注重传统的保守公司。不过总裁Brian Russell告诉我:「你可以说我们很独特,但是我不认为我们很保守。」
CD推出二十六年后,Bryston去年推出第一台CD唱盘。这是为什么?「很简单,我们观察市场一段时间,认为SACDDVD-Audio都已经不会是主流产品,所以我们觉得该是推出我们的CD唱盘的时候了。我们找来我们认为最好的转盘、数字滤波器与数字模拟转换器,加上我们自己擅长的模拟线路,就是我们的BCD-1。这已经变成我们目前销路最佳的产品,我们根本无法来得及制造!」
那么,接下来的数字模拟转换器BDA-1呢?「我们看到音乐服务器市场一直不断发展,而Philips也不可能永远提供转盘给我们,所以把BCD-1的转盘部份去掉,加上我们认为应该要有的数字输入(包括USB在内),就成了BDA-1。也许,接下来你可以看到Bryston的音乐服务器。」
至于后级方面,SST版本已经推出市场八年了,会不会有什么新改款的动作?Brian Russell说:「没错,SST将会推出第二代。好消息是价格不会有任何变动,因为我们发现,把线路适度简化后,得到的声音反而更好!我们把开机时保护用的变压器拿掉了,而线路再作些修改,工作一样稳定,声音也更好。」你看,Bryston果然是一家很「独特」的公司,改款后居然不趁机涨价!
我也问到Brian Russell对其他Hi End音响公司不断涨价的看法,他的回答是:「你不应该问我,而应该问那些不断涨价的公司!我们一向只制定我们认为合理的价格。」Brian Russell还谈到公司其它的新产品与未来的发展方向,详情请参阅音响论坛244期的深入访谈报导。(刘名振)


Bryston原厂网站



IMG08956.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9/2/3 9:38:50 上传)

IMG08956.jpg

TOP
19#

有点明白为什么有些小型hifi公司的产品为什么那么贵了,为了加工外壳竟然买了几台数控机床来干,本来产量不大,结果是制造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电子邮件:kevin_jfy@163.com  电话:13381702856
淘宝:http://shop62641602.taobao.com/
TOP
20#

帮顶!!
Creek EVO + Melody EL34 + Spendor  S3/5R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