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复制链接]

1#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终于等到过路云兄论坛开讲了,可喜可贺。与兄聊过一些,就知道绝非我这个初哥级别的。
关于笛子,我还是最喜欢俞逊发。这套唱片里我就拿下了俞逊发,其他一张没有拿(现在想想有些后悔)。俞逊发号称魔笛,可见其技巧方面的水准,特别是其中的《秋湖月夜》,表现出秋深夜静,风轻月明的意境。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4 22:45:00 发表
终于等到过路云兄论坛开讲了,可喜可贺。与兄聊过一些,就知道绝非我这个初哥级别的。
关于笛子,我还是最喜欢俞逊发。这套唱片里我就拿下了俞逊发,其他一张没有拿(现在想想有些后悔)。俞逊发号称魔笛,可见其技......
2_2404_52f13feca11cef6.jpg (, 下载次数:55)

jpg(2007/5/4 22:46:19 上传)

2_2404_52f13feca11cef6.jpg

TOP
3#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2 23:51:00 发表
这是一套我无法不推荐的唱片。6张唱片里,包含了从先秦到清代的重要音乐,让欣赏者仿佛在音乐的时空漫游了一回。
不过……很遗憾需要说明的是,先秦部分的全是假古董,只是涉及到与先秦有关内容的音乐而已,而并非真......


这套6张我见过另一个版本,也是从先秦、两晋南北、唐宋、元、明、清这六张。当时差点拿下。但是当初犹豫了一下,因为不知道演奏者。这些曲目大都我听过。或是有的,所以这个版本也不知道好在什么地方。后来再去拿的时候发现少了先秦、两晋南北,这两张。其实很喜欢两晋南北朝那种玄之又玄的奇妙。看来以后见到还是要拿下的。
TOP
4#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4 22:56:00 发表
我想问一下,在中国有谁没有听过郭兰英唱的《我的祖国》?我想大概没有吧?面对这套唱片,我能不推荐吗?
专业厉害的艺术家很多,但是真正做到德艺双磬的艺术家就少之又少了。当然,我们在评价他们时,把道德和艺术......


郭兰英咬字很有特点,并不是很清晰却很入味的。其实当时很多的民歌手咬字很有特点,很有乡土气息。看看 刘三姐电影录音中的咬字,就比较含糊。
18-1.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7/5/4 23:01:51 上传)

18-1.jpg

TOP
5#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当时很多的民歌手,如李波、刘改鱼、屈忠如,都是咬字不太清晰的,但是常来味道却很好,远不是后生小辈所能赶上的,尽管个个吐字清晰。这就是所谓原生态唱法了。
TOP
6#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37-1.jpg (, 下载次数:13)

jpg(2007/5/5 0:16:11 上传)

37-1.jpg

TOP
7#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0:16:00 发表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36-1.jpg (, 下载次数:59)

jpg(2007/5/5 0:16:52 上传)

36-1.jpg

TOP
8#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5 0:1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4 22:45:00 发表
终于等到过路云兄论坛开讲了,可喜可贺。与兄聊过一些,就知道绝非我这个初哥级别的。
关于笛子,我还是最喜欢俞逊发。这套唱片里我就拿下了俞逊发,其他......


yes,姑苏行特别棒,我还没有听到哪个笛子能此曲超越这张唱片里的。握手。
TOP
9#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我是古琴的粉丝,目前有几张李祥霆的唱片,估计云兄也看不上眼。这张海算可以拿来瞧瞧。这是一次国宝i级的演绎,四世同堂,指的是唐、宋、元明的四把名琴,由张子谦、刘赤诚、刘正春、徐匡华等各流派的大师奏来,当然还是一些经典名曲。
23-2.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7/5/5 0:31:46 上传)

23-2.jpg

TOP
10#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云兄这个帖子太好了,看来是有几日要向兄讨教了。今天就到这里了,俺先撤了。
TOP
11#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5 5:57:00 发表
这个大家不知道吧呵呵,是杨先生和曹安和女士采访阿炳时使用的钢丝录音机。我们现在能听到阿炳的6首音乐,就是这台录音机立的功啊。


当时杨先生等访问阿炳录了几首,原本打算第二年开春再来录,没想到 天不假年,阿炳当年就去世了。真是中国音乐的一大损失。我几年前到无锡阿炳墓前凭吊,发现墓前有一人为凭吊者现场拉奏阿炳的传世曲,10元。当然能在阿炳目前听到这些曲子也算凭吊的一部分。
TOP
12#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5 0: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0:16:00 发表
这张又是我的镇宅之宝了。Cd1是诗词歌曲,坦率的说我没有完全听完一遍,但是还是奉为经典。中国很多诗词歌曲旋律缺少起伏,动听性不强。Cd2则是名曲连连哪。......


谢谢云兄指点,以后找时间一定好好把这张中的诗词歌曲好好听一遍。中国的诗歌以前都是念唱的,可是近几十年来会念唱诗歌的人越来越少了,估计北大北师大这样的老牌中文系,能念唱诗歌的教授都找不到了。实在让人扼腕。
TOP
13#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d9 于 2007-5-5 22:48:00 发表
李商隐兄:可听听hugo的杜聪那张幽兰逢春里的姑苏行,个人很喜欢这张CD的演绎.
龙音公司有不少好东西,可惜现在不好找了
中国龙也是一样,这方面,一点不烧兄介绍的很详细,很佩服.我在你的blog上也曾经问过你那套中国音......


是啊,杜聪也是一大笛子高手,可惜我还无缘聆听其唱片。
TOP
14#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关于李祥霆的古琴。我目前的看法是这样:他虽然有些商业化,但是他对古琴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

1)发展了古琴弹奏的方式,他在剑桥访问研究的那一年里,开始运用了吉它弹拨的技术运用到古琴演奏中,虽然有老一辈大师指责其为背祖离宗,但我认为确属难能可贵。
2)作了一些古琴曲。古琴曲数十年演奏来就是这样几十首而已,出名的就是十几首。李教授自己就做了唐诗、宋词、元曲等至少我看到了4张唱片,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做的曲子。
3) 商业化的拓展。如云兄所言,确实古琴的特质是不应该被商业化的,可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商业化社会中,不商业化是很难生存的,我想李教授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并且没有抛弃古琴千年来的基本特质。

至少是以上三点,这还没要包括他在国际上对古琴事业的推广,以及教书育人。
最后编辑李商隐 最后编辑于 2007-05-05 23:09:12
TOP
15#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5 23:13:00 发表
这也是一张比较珍贵的唱片。
清初时,琵琶分南北两派。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北派,即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但是到了20世纪之后,北派琵琶开始衰落,南派则是大放光彩,20世纪的琵琶流派有“5大派之”......



长见识了,谢谢云兄精彩讲演。云兄看看认识这位弹琵琶的人吗,我好几年前无意拿下此张,也久未听了。就是不知此人是否真如纽约时报所捧得那样。
7-1.jpg (, 下载次数:70)

jpg(2007/5/5 23:27:08 上传)

7-1.jpg

TOP
16#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5 22:57:00 发表
关于李祥霆的古琴。我目前的看法是这样:他虽然有些商业化,但是他对古琴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

1)发展了古琴弹奏的方式,他在剑桥访问研究的那一年里,开始运用了吉它弹拨的技术运用到古琴演奏中,虽然有老一辈大师指责其为背祖离宗,但我认为确属难能可贵。
2)作了一些古琴曲。古琴曲数十年演奏来就是这样几十首而已,出名的就是十几首。李教授自己就做了唐诗、宋词、元曲等至少我看到了4张唱片,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做的曲子。
3) 商业化的拓展。如云兄所言,确实古琴的特质是不应该被商业化的,可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商业化社会中,不商业化是很难生存的,我想李教授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并且没有抛弃古琴千年来的基本特质。

至少是以上三点,这还没要包括他在国际上对古琴事业的推广,以及教书育人。
lixiangting.jpg (, 下载次数:8)

jpg(2007/5/5 23:32:34 上传)

lixiangting.jpg

TOP
17#

回复: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请教:
高山流水一曲是否是后人所作而且与伯牙无关。而且,广陵散我一直认为是前代绝响,有人说目前的此曲是来自于《神奇密谱》,而我一直固执认为是后人打谱所得,不知云兄如何看。另外,胡笳十八拍,云兄最喜欢第几拍,怕这也是后人打谱所得吧。初哥的问题。
TOP
18#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6 18:1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6 17:47:00 发表
请教:
高山流水一曲是否是后人所作而且与伯牙无关。而且,广陵散我一直认为是前代绝响,有人说目前的此曲是来自于《神奇密谱》,而我一直固执认为是后人......


谢谢云兄讲解,尽快将《琴史初编》买回来扫盲一下。我今日将四世同堂的古琴重新听了一遍,录音真的是不错。倒是证实长期以来的疑惑,就是“梅花三弄”中的一部分旋律和“胡笳十八拍”中的“九拍”非常像,简直就是一个旋律。而且我听了最近各大公司出的古筝唱片后也觉得,现在古筝的音色再向古琴靠拢。
TOP
19#

回复: 我一部分的中国音乐方面的唱片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07-5-6 23:11:00 发表
哟,帖子被加精还顶置了,才看到的,高兴啊哈哈!!


这确实是好贴,E版怎么会忽视呢。云兄对民乐的了解,我实在佩服,所以这几天就在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