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1#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各频段平坦还原,声音也还是不一定“宽松自然无比”的。
在“平坦还原”这个基础上各频段瞬态反应良好,动态没有压缩,声音才会宽松自然无比。与扬声器口径大小真的没有直接关系。

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箱子在(有效)全频段内具有平坦的响应同时具备良好的瞬态和动态能力。从整个系统看,功放的控制力要足够强,听音环境残响要足够的小,音响系统的不失真声压能满足环境听音要求,都是必要的条件。这里与扬声器口径大小也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 :D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富盛 于 2008-10-9 1:04:00 发表
对残响要足够小有异议,其他非常认同。


“残响丰富”被许多朋友误认为是“音色丰满”的条件。

如果认同全频段瞬态反应良好是声音宽松自然的必要条件之一,又希望听音室“残响丰富”,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轰隆隆的中低频怎么能谈“瞬态良好”??听音室不是录音室,不需要“残响润色”,听音环境“音染”应该尽量减小才是正道!!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8-10-9 6:47:00 发表
顶起来!
对于残响我认为应该适当有一些,没有在声暗室听过,但在微波暗室听过,声音难接受,没有残响的声音停吓人的...   


业余条件下,我们的听音室不管怎么吸收处理,总是还有一定残响的,所以尽管放心地去进行吸收处理都不会过量,但是非常容易造成“不平衡”,通常,低频吸收相对不足,高频吸收就相对过量的情况常常发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9 15:32:00 发表

透视感跟最终照片的幅面大小有关. 同样一张照片, 放大尺寸的时候, 透视会变弱. 缩小尺寸的时候, 透视会变强.

所以, 严格的商业摄影, 首先要考虑最后展示照片的尺寸大小



顶你!!:strong: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猜一猜:镜头焦距小于50mm,大约在38mm~45mm之间,而且拍摄距离较近
透视感有点夸张了,但可突出主题,看起来还是不错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哈哈!!!!
火药味太浓了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0 0:36:00 发表
不学基础知识, 端个相机去西关, 也拍不出啥好东西, 走马观花而已.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中国足球为什么搞不出名堂? 队员没文化!


再顶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monkeybiz 于 2008-10-9 17:51: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9 14:06: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阿泰 于 2008-10-9 13:57:00 发表
请教ray_ji兄,在同一距离,同一条件参数,用一只长焦拍一个头像,与用广角拍摄并裁出与长焦拍摄的大小一样的头像,透视一样吗?


透视完全一样的.


另外, 回答另外一位兄弟, 镜头畸变跟透视是两个概念, 有桶状变形, 有枕状变形等.


晕,ray_ji兄当然是正确的,倒是那些“老”色友,再仔细想想吧。

同一位置,拍出的结果,对于相同的物体,透视关系是肯定一样的,只是广角的画面覆盖范围比长焦大。

但如果限定画面覆盖范围一致,则广角需更接近/长焦更远离被摄物体,只有此时,结果的透视关系才会不同。


顶!!!!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0 0:14:00 发表


我原来也以为是很简单的事, 就随手拿出来作比喻. 结果挨了那么多砖头.

可能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一样. 很多人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弱一点. E版说的好 "你的时间在哪里, 你的成功就在哪里." 当年玩摄影, 疯狂研究了1米厚的技术资料, 今天打砖头仗, 好歹用上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D :D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看来摄影发烧里的误区和音响发烧里的误区相似且同样存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3L-AUDIO 于 2008-10-10 2: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7 12:00:00 发表
我还想说一点, 音箱和喇叭也是有控制力的. 好喇叭曲线好, 就是控制力好的体现. 音箱谐震控制得好, 大动态下丝毫不乱, 也是控制力好的表现. 音箱控制力好, 有利于获得宽松的声音.
[si


音箱和喇叭也是有控制力的————正确!
好喇叭曲线好, 就是控制力好的体现。————不一定!

音箱和喇叭确实存在“控制力”好坏差别和“瞬态”好坏差别的。这主要与箱子(扬声器)设计的“顺性”好坏有关,以及谐振能量能否充分释放有关。与箱子(扬声器)頻响曲线好坏无关。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2#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3L-AUDIO 于 2008-10-10 3:16:00 发表
频响曲线只是单元曲线的一部分。



老兄认为音箱或者扬声器的什么曲线与控制力和瞬态有关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3#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monkeybiz 于 2008-10-10 11:28:00 发表
晕啊,景深和背景虚化。。。和透视有啥关系啊?

阿泰的图,光圈如果都缩到22,那就一模一样了,和透视完全两码事儿   


再顶!!
真理是要常常讲天天讲的。
因为谬误的东西也在常常讲天天讲。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SMERT 于 2008-10-10 16:09:00 发表
能播好20-20000Hz全频都很宽松的箱子,必定是用的大口径的低音。  


这个说的不错!但是我们的唱片(节目源)里有多少张唱片有40Hz以下的音乐信号呢?因为除了管风琴等少量乐器外,没有几件乐器能够发出40Hz以下的低频,可以说98%以上的唱片里都没有低于40Hz的音乐信号。这是不用争论的事实。

更严格些要求,其实能够在35Hz~20KHz频段内能够理想还原,你就不会再去追求什么“两端延伸”了,而且也可以代表了实际意义上的“全频”。个人认为追求40Hz甚至30Hz以下的低频延伸意义不大,那是厂家的“卖点”宣传。但是许多号称能够达到30Hz甚至更低低频的箱子,50Hz都已经严重衰减,连40Hz的低频平坦下潜要求都达不到…………


40Hz左右(或以上)的低频,就不一定需要太大口径的扬声器了,这就是我支持楼主标题的原因和依据。事实上许多相对小口径的箱子都能够给我们声音宽松自然的听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宽松自然的听感还是瞬态、动态、控制力等等这些最不起眼的基础性能上,包括扬声器的性能等,绝对不是扬声器口径大小的问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7#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哈哈!!我喜欢糊弄,通常也叫DIY吧,我去就看不到内脏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PULSAR 于 2008-10-10 20:09:00 发表


楼主差不多可以和老浦东结拜兄弟了, 哈哈!!


绝对不是一条道上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9#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哈哈!!四个18寸JBL的低音,和迪吧有得比啦

不过迪吧里大多数是播放电子合成音乐,低频频率一般在50Hz以上,大多数时间是在60Hz左右,不要以为那些低频“下潜深”就对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10-11 00:25:25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